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188372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知识1. 差错控制法:自动请示重发ARQ和前向纠错FEC是进行差错控制的两种方法。在ARQ方式中,接收端检测出有差错时,就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 到为止。ARQ方式使用检错码,但必须有双向信道才可能将差错信息反馈到发送端。同时, 发送方要设置数据缓冲区,用以存放已发出的数据以便于重发出错的数据。在FEC方式中,接收端不但能发现差错,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 而加以纠正。FEC方式使用纠错码,不需要反向信道来传递请示重发的信息,发送端也不 需要存放以务重发的数据缓冲区。但编码效率低,纠错设备也比较复杂。差错控制编码又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检错码只能检查出传输中出现

2、的差错,发送方只有重传数据才能纠正差错;而纠错码不 仅能检查出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避免了重传。演播的检错码有: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2. 三种协议:信道划分协议,一般分为:时分多路复用(TDM)和频分多路复用(FDM)。TDM将 时间划分为时间帧,并进一步划分每个时间帧为N个时隙。TDM消除了碰撞,而且非常公 平(R/Nbps的速率)。但是它有两个缺陷:节点被限制于R/Nbps的平均速率。节点必须等 待它在传输序列中的轮次oFDM将Rbps信道划分为不同的频段(每个频段具有R/N带宽), 并把每个频率分配给N个节点中的一个。不过它跟TDM的优缺点一样。第三种信道划分协 议是码分多址(CDM

3、A,在讲无线网络时再介绍。在随机接入协议中,一个传输节点总是以信道的全部速率(即Rbps)进行发送。当有 碰撞时,涉及碰撞的每个节点反复地重发它的帧,直到该帧无碰撞地通过为止。但是当一个 节点经受一次碰撞时,它不必立刻重发该帧。相反,它在重发该帧之前等待一个随机时延。 这里介绍最常用随机接入协议,即ALOHA协议和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协议。关于CSMA,如果比喻成与人谈话,有礼貌的人谈话有两个重要规则:第一:说话之前先听。第二:如果与他人同时开始说话,停止说话。轮流协议,关于多路访问协议有两个理想特性:第一是当只有一个节点是活跃的,该活 跃节点具有Rbps的吞吐量;第二当M个节点是活跃

4、的,每个活跃节点的吞吐量接近R/M bps。ALOHA和CSMA协议具有第一特性,但不具有第二个特性。这里讨论比较重要的两 种协议。第一种是轮询协议,要求这些节点之一要被指定为主节点。主节点以循环的方式轮 询每个节点。轮询协议消除了困扰随机接入协议的碰撞和空时隙,使得轮询取得高得多的效 率。但也有缺点,第一个缺点是该协议引入轮询时延,即通知一个节点它可以传输所需的时 间。第二个缺点就是主节点有故障,整个信道将变得不可操作。第二种轮流协议是令牌传递 协议,在这个协议中没有主节点。一个小的称为令牌的特殊目的帧在节点之间以某种固定的 次序进行交换。3.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电路交换是最落后

5、的交换方式,先要建立电路连接(可以是虚拟电路),然 后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结束之后释放电路。这种交换方式比较可靠,但是网 络利用效率很低。现在一般不采用这种这种交换方式了。分组交换是现在最常见的交换方式,它是把一个数据报分成若干个片段,然 后分别同时发送,每个数据片段所经过的线路路由可能是不一样的,每个数据片 段走什么路由要根据网络的具体情况和所使用的路由协议来决定。到达目的节点 之后,再把所有数据片段重新组装好。这种交换方式的线路使用效率很高。ATM交换是一种专用网络交换,原理跟分组交换大同小异,只是使用专用的 ATM交换机。4.停止并等待ARQ协议(stop-and-wait)编辑 停止

6、并等待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下:1发送点对接收点发送数据包,然后等待接收点回复ACK并且开始计时。2在等待过程中,发送点停止发送新的数据包。3当数据包没有成功被接收点接收时候,接收点不会发送ACK.这样发送点 在等待一定时间后,重新发送数据包。4反复以上步骤直到收到从接收点发送的ACK.发送点的等待时间应当至少大于传输点数据包发送时间(数据包容量除以发送点 传输速度),接收点ACK接收时间(ACK容量除以接收点传输速度),数据在连接 上的传送时间,接收点检验接收数据是否正确的时间之和。在实际应用当中,等 待时间是这个和的2到3倍。这个协议的缺点是较长的等待时间导致低的数据传输速度。在低速传输时,对连

7、 接频道的利用率比较好,但是在高速传输时,频道的利用率会显著下降。5.连续 ARQ 协议(Continuous ARQ)编辑 为了克服停止并等待ARQ协议长时间等待ACK的缺点。这个协议会连续发送一组 数据包,然后再等待这些数据包的ACK.GoBackN编辑选择重传(Selective Repeat)编辑1. 发送点连续发送数据包但对每个数据包都设有个一个计时器。2. 当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某个数据包的ACK时,发送点只重新发送那个没 有ACK的数据包这个方法的缺点是接收点收到的数据包的顺序可能不是发送的数据包顺序。因此 在数据包里必须含有顺序字符来帮助接受点来排序。3接收点丢弃从第一个没有收

8、到的数据包开始的所有数据包。4.发送点收到NACK后,从NACK中指明的数据包开始重新发送这个办法的问题是如何正确选择表明数据包的顺序字符的数量。这个数量因当包 括ACK或者ACK从接收点到达发送点的时间。6.http持久带流水线与不带流水线区别:由于HTTP/1.1允许持续连接,文件中的所有对象都可在相同的TCP连接上传送。 HTTP/1.1也允许在客户机接收到服务机的消息响应之前发送多个消息请求,这叫 做流水线式请求(pipelined request)。持久连接分为不带流水线(wi thout pipelining)和带流水线(with pipelining )两个版本。如果是不带流水线

9、的版本,那么客户只在收到前一个请 求的响应后才发出新的请求。这种情况下,web页面所引用的每个对象(上例中 的10个图像)都经历1个RTT的延迟,用于请求和接收该对象。与非持久连接2个 RTT的延迟相比,不带流水线的持久连接已有所改善,不过带流水线的持久连接 还能进一步降低响应延迟。不带流水线版本的另一个缺点是,服务器送出一个对 象后开始等待下一个请求,而这个新请求却不能马上到达。这段时间服务器资源 便闲置了。HTTP/1.1的默认模式使用带流水线的持久连接。这种情况下,HTTP客户每 碰到一个引用就立即发出一个请求,因而HTTP客户可以一个接一个紧挨着发出 各个引用对象的请求。服务器收到这些

10、请求后,也可以一个接一个紧挨着发出各 个对象。如果所有的请求和响应都是紧挨着发送的,那么所有引用到的对象一共 只经历1个RTT的延迟(而不是像不带流水线的版本那样,每个引用到的对象都各 有1个RTT的延迟)。另外,带流水线的持久连接中服务器空等请求的时间比较少。 与非持久连接相比,持久连接(不论是否带流水线)除降低了 1个RTT的响应延迟 外,缓启动延迟也比较小。其原因在于既然各个对象使用同一个TCP连接,服务 器发出第一个对象后就不必再以一开始的缓慢速率发送后续对象。相反,服务器 可以按照第一个对象发送完毕时的速率开始发送下一个对象。HTTP/1.1都有 非持 续连接(non-persist

11、ent connection)和持 续连接 (persistent connection)功能。非持续连接是指启动一次TCP连接服务机就向 客户机传送一个对象,而持续连接是指服务机可在相同的TCP连接上向客户机发 送多个对象。HTTP/1.0的默认设置是非持续连接,而HTTP/1.1的默认设置是持 续连接。7.滑动窗口协议:只有在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与此同时也发送了确认),发送窗口才有可 能向前滑动。收发两端的窗口按照以上规律不断地向前滑动,因此这种协议又称为滑 动窗口协议。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等于1时,就是停止等待协议。 当发送窗口大于1,接收窗口等于1时,就是回退N步协议。当发送窗

12、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均大于1时,就是选择重发协议。对于停止等待-WS=1ZWR=1对于 Go-Back-N- WE=1, lWs1,WR1, ws=wR当w严 Wr时,ws = WR= 2n l3滑动窗口协议a单击此处演示)o前提:在连续ARQ协议中,应当将已发送出去但未被确认的帧数加以限 制。原则:循环重复使用有限的帧序号。流量控制发送窗口:其大小WT表示在收到对方确认的信息之前,可以连续发出的最多数据帧数。接收窗口 :其大小WR表示可以连续接收的最多数据帧数。接收窗口驱动发送窗口的移动。发送窗口的最大值:鸣+职盘兰才,鸣乞2”-1(门为序号的位数)二、名词解释1、什么是 Internet?全

13、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釆用TCP/IP协议族 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2、什么是TCP/IP?TCP/IP协议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TCP/IP 是一个协议族,包括 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 等许多 协议。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它包含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3、什么是 Intranet?Intranet就是“内部网”,由于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所以也称“企业内部 网”。从原理上来说,Intr

14、anet其实就是一个局域网,只是功能非常全面,在Intranet 内部可以象Internet上一样收发电子邮件,进行WWW浏览。当然这些操作都只限于在企业 内部,并不能直接从Internet获取信息,外部用户不能通过Internet对它进行访问。三、问答题1、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是什么?IP地址就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通信地址,在网络中所有通信的实质其实都是全凭这个地址 来达到目的。但是这种IP地址都是由数字组成的,不方便人们记忆,所以定义域名来解 决IP地址的麻烦性,他们之间有对应关系。这种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数据放在公网的服务器里,叫DNS服务器。电脑访问网络时,会首先到这个服务器里,根据域名

15、找到对应的IP地址,然后才真正去往目的地,这个过程,叫IP地址解析。2、叙述物理层的功能及其常用的两种接口标准简要说明它们的区别.物理层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屏蔽掉由于不同的通信方式造成的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 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RS-232-C/V.24:模拟传输的DTE/DCE标准,通信线路传输的是模 拟信号。X.21:数字传输的DTE/DCE标准,通信线路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3、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机械特性:规定连接所使用的接插件形状和尺寸,弓I角排列。电气特性:规定物理层的二 进制比特流信号电平的高低,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功能特性:规定接口信号的引角的功 能分配和确切的定义。过程特性:规定利用信号线进行二进制比特流的传输操作过程。4、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对上一层提供什么服务?主要功能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对网络层提供透明传输。5、链路层是怎样实现流量控制的?控制字符和比特流的传输速率来实现流量控制。6、PPP帧各字段的含义,它用什么方法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PPP帧的首部和尾部分别为四个字段和两个字段。首部的第一个字段和尾部的第二个字段都 是标志F,规定为0X7E, “Ox”表示后面的字符都是16进制。标志字段表示一个帧的结束或 开始,是PPP帧的定界符。首部中的地址字段A规定为OxFF,控制字段C规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