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18763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一个北洋水师的军官家庭,福建长乐人。五四运动爆发时,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并以写“问题小说”而引人注目,作品多涉及教育男女平等报国婚姻家庭等问题。在此同时,还写了许多清新隽美的小诗,其诗集繁星春水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其文笔隽逸,艺术精巧。冰心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还是散文,其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独成一体,被当时读者誉为“冰心体”。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2时代背景 本文原发表于京沪周刊1947年第1卷第2

2、7期,是一篇带有哲理寓意的“生命体验”散文。这位世纪老人在霞一文中提及:40年代初期,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时,看到英文读者文摘上一个使她惊心的句子“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也一样。【学法指津】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

3、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巉岩()休憩()芳馨()清吟()荫庇()挟卷()云翳()骄奢()2、解释下列词语:巉岩:_清吟:_荫庇:_芳馨:_怡悦:_一泻千里:_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1、生命如“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春水”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有怎样的特点?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由此你想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2、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3、怎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

4、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拓展创新】冰心认为生命像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自测提升】一、积累运用(6分)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A.挟(ji)卷 喧(xun)闹 覆(f)压 绯(fi)红B.怡(y)悦 丛莽(mng) 枭(xio)鸟 芳馨(xng)C.朔(shu)风 荫(yn)蔽 云翳(y) 巉(chn)岩D.惊骇(hi)清吟(yng)休憩(q)卑(bi)微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

5、极地袖手旁观。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3、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2分)A.原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改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瘦肉精的责任呢?B.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C.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改句:在鹿特丹世乒

6、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D.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常常会把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二、课内阅读(11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

7、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

8、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

9、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4在文中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C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挟卷着 穿过

10、了 冲倒了5画线句“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什么?(2分)6对本段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7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联系作者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答:8下面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棵小树,以此揭示生命生长壮大和衰老的历程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表现了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的历程时,虽然

11、没有遗憾,心境平和,但却有几分惆怅和虚无C“破壳出来”“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消融了,归化了”这些语句喻示了人的生命历程D选段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三、课外阅读(13分)阅读欧阳斌生命的暗示一文,回答问题。生命的暗示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躁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他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的显示自己的存在吗?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

12、?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吗?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热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丧失了。 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

13、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和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大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_。当然,在

14、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_.这样,死亡反而变的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为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变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