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18696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作文指引之巧点题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种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步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一、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1、 开头点题。 如背影开头:“我与爸爸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掉的

2、是她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步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尚有一点就是能不久地表白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2、文中点题。 如背影。 3、结尾点题。 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她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体

3、现愿望的作用,同步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种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教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体现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二、点题的规定。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规定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一方面应当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当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重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重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种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种部分的小

4、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步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一方面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状况或抒发感情,或体现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当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但愿人们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种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体现,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点题的措施。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重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措施。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家乡。 2、用抒发感情体现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

5、敬业与守业。、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种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某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例文1:送你一轮明月阴沉的天空扯来一片乌云掩住了自己忧伤的脸。鲜红如血的分数,像把图钉洒在我的心上,再一种个被用力地踩了进去。“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刺耳的五个字幽灵般在我脑际纠缠不散,失望的泪水不能自已地滑过我的脸颊,肆意地滴在紧紧握住的那张单薄的试卷上。乌云变成打翻了的黑墨汁,浸染了整片天空,狂风抓乱了我的长发,雨飘零而至。悲哀就像秋千荡了出去又回来

6、几多寒暑,几多日夜,我挑灯夜读。多少次累得昏睡,睡醒又读;多少次整夜无眠,撑开双眼。疲倦的身躯、煎熬的心灵,换来的,竟是这?!回家的路竟格外长。我该怎么办?“小佳!如何,这次考试?”小羽轻轻走了过来。对于“如何”,我已无心回答。我停止了挪动的脚步,耷拉着头,只顾自言自语:“有什么用!?努力又如何?什么考试!我我再也不会了!”我哽咽住了。小羽似乎察觉了什么,她一手用力握住我的手,一手搭在了我肩上。“小佳,不是这样的你看!”她用搭在我肩上的左手划出了一道弧线,停滞在了半空中。“看,这月亮多美啊!在这黑暗无垠的夜空中,在寥寥宇宙中,它放弃了么?它为什么不同周边同样?它用力地绽放自己的光辉,照亮大地和

7、夜空。它不畏惧黑暗,由于有抱负啊!”我猛地抬起头,她的双眼闪烁着晶莹的光,双手揽我入怀:“小佳,一次考试又能阐明什么?你就是那轮月亮,不要惧怕眼前的黑暗,只要努力还怕发不了光吗?”她温暖的胸膛包裹着我。风停了,雨住了,月亮出来了。我从她闪烁的双眼中看到了光明,似乎她就是天空的那轮明月。我用力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送你一轮明月,让如水的月光涤净心中失意的尘埃。送你一轮明月,让如洗的清辉拂去伤痛的心痕,洒满人生的道路。送你一轮明月,让如珠的璀璨划破迷茫,直伴我们迎接下一轮的太阳。【作文点评】 本文的成功在于着力渲染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起笔一句拟人手法的环

8、境渲染,就让人物羞愧、绝望的内心呈现于读者眼前。继而让读者在体味“图钉”、“幽灵”、“黑墨汁”、“秋千”这些贴切而新颖的比方之时,不知不觉地随着涓涓流淌的文字沉浸于作者悲哀、黑暗的心灵世界。直到朋友小羽的浮现,方才拨开云雾,见到那一轮“明月”。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明月”的意义含蓄而丰富,使人看到了朋友的热情协助和友爱的心灵,使人感受到了作者重获的自信、坚强与执着。特别是结尾用诗化的语言,给人启迪:漫漫人生,有知心朋友相伴、有自信坚强相随,此生足以灿烂辉煌。例文2:为了那颗感恩的心风声、雨声、开考铃声,声声入耳;沉着、冷静、稳重下笔,牢记在心。 题记“记住,作答时要沉着、冷静,稳重下笔;不要浮躁

9、,先易后难,慢慢把平日学过的知识回忆起来;此外,千万不要忘掉填写姓名与准考证号,有什么事就举手找监考教师啊” “哎呀,妈,您就放心吧!这些我都懂得了,您还是回去吧,我立即就要进考场了”“当当当当当当”开考的钟声响彻校园上空,我怀揣着父母的但愿,教师的期待,朋友的祝愿,迈进了中考考场。考场里一片安静,三十个人沉着不迫地迎接人生旅途中第一次重要考验,进行第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面对黑板上方那面庄严的五星红旗,仿佛觉得自己即将要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天地,就要用喜人的成绩来报答对我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了,心里一种骄傲的感觉油然而生。为了那颗感恩的心,今天我也要好好体现。此时的我,心情十分激动,往昔的一幕幕又一一

10、清晰地浮目前眼前了。幼儿时期,我们孪生姐妹由于体质弱,免疫力差,爸爸妈妈一人一种走得最多的便是妇幼保健院的路,常常是一日一趟,甚至有时一日两趟三趟。上小学后来,身体好些了,但是我们又总是不让父母省心,这时期父母走得最多的便是到教师家的路。上了中学,每日接送便又成了爸爸妈妈必做之事。临近中考了,父母做得最多的事,便是每天陪着我和妹妹复习,提示我们如何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整顿零散的知识点,给我们鼓劲打气,以缓和我们的压力。此时此刻,又是她们焦急地在考场外静静等待,等待她们两个宝贝女儿的凯旋。这一切,都让我坚定要“为了那颗感恩的心”而努力的信念。 “妈妈,爸爸,我爱您!”这句话已经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好

11、久好久了,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体现的机会,我要痛痛快快地体现出这十几年来您们对我们的爱!有时,我也会自己问自己:难道是上帝早已安排好了这一切,用这根挂念之绳将我们彼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吗?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爸爸妈妈,“绿叶奉献给了大地,阳光奉献给了万物。”说着爸爸妈妈摸摸着我们的头说:“爸爸妈妈就奉献给了你们呀,小傻瓜!”这使我想到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了那颗感恩的心,我手中的笔不断地运转为了那颗感恩的心,我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特色点评:文章巧妙地化用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的一幅名联作为题记,可谓独出心裁。而题记又来源于妈妈在“我”临考前的谆谆叮嘱,*的叮嘱真是“无微不至”,而正是这种叮嘱使小作者感受到*的那份爱的可贵。文章又从回忆往昔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对“我”的种种关怀的画面展开来写,使“感恩的心”有了具体的交代,文章从考场写到往昔,从往昔又写回考场,“为了那颗感恩的心”“我”要好好体现,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回报,主题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