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与广东凉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1854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食疗与广东凉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食疗与广东凉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食疗与广东凉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食疗与广东凉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食疗与广东凉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食疗与广东凉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食疗文化与广东凉茶中医的食物疗法,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中医食 物疗法则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中医称为“医经”的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 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并服之,以补益精气。”强调了饮食营养的治疗功效 和恢复健康的作用。“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是生命体保持个体生存的本能,是转化成水谷精微和气血、维持生 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食物对人体具有滋养作用,能使气血充足,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使五脏 六腑功能旺盛,生命力强。所以,合理的饮食可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但是,饮食失宜,又是导致 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

2、之一,所以饮食对于养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史中,积累、总结了丰富的食疗经验。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山药、 薏米、芡实、百合、赤小豆、大枣、龙眼、蜂蜜等食用药物的治病功效。皇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 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论点。汉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 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该书还收集了很多食治与饮 食禁忌。后世更是推出大量深有影响的食疗著作,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特别列出 “食治”一门,详细介绍谷、肉、果、菜等食物的疗病作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 700多种食物性味归经,并指出

3、“食物入口,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的传统食疗理论。我国古代的医事 制度中,就设有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研究食物烹调方法和疾病饮食调养的“食医”,其职责范围和工作 内容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说明我国营养学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中的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有很大的不同。药物疗法主要使用药物,药物性质刚烈,自古有“毒 药”之称,如若随便施药,虚证用泻药,实证用补药,或热证用温性的药物,寒证用寒凉性质的药物, 不仅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因此用药必须十分审慎。所以药物主要是为 治病而设,药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局限,主要针对患者,是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而食物疗法 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

4、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虽然能 够将一些食物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但食物毕竟是食物,即便是辨证不准确,食物 也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的危害。正如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 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此外,食疗用品 在剂型、剂量上不像药物那样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换,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习惯进行不同的烹 调加工,使之味美色艳,寓治疗于营养和美味之中。因此,食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广泛,主要针对亚健康 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为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随着日常饮食生活自然

5、地被接受。所以中医历来就强调“药疗不如食疗”,以食物为药物具有以下几大突出的优点:一、长期使用药 物治病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而且还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而食疗相对安全有效,毒 副作用小。二、食疗使用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价格低廉,让我们在日常用餐中便可达到 调理的目的,这是昂贵的医药费所无法比拟的;三、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让人们在享受美食 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有此几大药物无法可比的优点,我们又怎能不 以食物为药、以食疗治病呢?当然,食疗是最好的偏方,食疗确实是对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 于药物治疗的优点,但不等于食疗能包治百病、

6、也不能因此代替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急重或者应用食疗 后疾病不减轻,应该请医生指导。当今之时,人们十分注重健康,注重食养食疗,这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出现了一些不懂得食疗的 人来大讲、大写食疗的事,一些人盲从,追风而行,化去了不少冤枉钱,还祸害了身体健康,耽误了疾 病的治疗,以致小病拖成大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在选择食疗时,必须注意 以下四个原则:一、因人而异,辩证施膳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结合病人的体质以 相应的治疗。只有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仅于病无益,反 而会加重病情。中医认为,临床病症

7、不外虚证、实证、寒证、热证。食疗应该根据中医“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来进行。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 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 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热性病证,给予寒凉 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二、因地因时制宜生活在潮湿地区的人适于吃一些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适于吃一些驱寒的食物, 如生姜。炎夏,可吃些苦瓜清暑。寒冬,可吃些辣椒温中散寒。春三月,人体肝气当令,饮食宜减酸益 甘,以免肝气生发太过。夏季,

8、气候暑热,人体消化机能下降,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特别要注意 多吃些蔬菜、水果等。三、药治食疗相辅相成药治配合适当的食疗,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专家指出:“食疗绝不是代替其它治疗。” 一些人心理上盼望出现奇迹,臆想通过某一两种食物,就祛除一些久治不愈的顽症。加上听到一些不懂 医疗、或是意在骗钱者的瞎吹鼓动,于是停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性药物,试图通过吃的办法把吃出来的病 吃回去,这实在是在缺乏科学态度的同时走上了对自身健康极不负责的路子。应该说在一些疾病的早期, 采取食疗的办法是可以治愈一些疾病的。当病已成气候,甚至成为顽症之时,就往往不是专一食疗可以 解决的了,药食之外,有时还需要手术或

9、其它治疗办法。四、重视药物与食物、食物与食物的相忌相反根据有关记载,有些食物与药物之间是的相忌的,例如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胡芡黄、百合、 苍术;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狗肉反商陆,忌杏仁;鲫鱼反厚朴,忌麦冬;猪血忌地黄、何 首乌;葱忌常山、地黄、何首乌、蜜;蒜忌地黄、何首乌;萝卜忌地黄、何首乌;醋忌茯苓;土茯苓、 威灵仙忌茶等。有些食物与食物之间也是相忌的,例如猪肉忌养麦、鸽肉、鲫鱼、黄豆;羊肉忌醋;狗 肉忌蒜;鲫鱼忌芥菜、猪肝;猪血忌黄豆;鲤鱼忌狗肉;龟肉忌苋菜、酒、果;鳝鱼忌狗肉、狗血;鸭 蛋忌桑椹子、李子;鸡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苋菜、鸡蛋等等。这些相

10、忌相反的记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有的来自中医药界,有的来自民间。据记载,违背这些相忌相反会 弄出气滞、生风、生疮,等等有害于健康的毛病。广东凉茶是中医食疗中比较有名的。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 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等功效的饮料总称。民间有云:“广东有三宝:烧鹅、荔枝、凉茶铺。”凉茶文化作为广东饮食文化中的 一道奇葩,拥有悠久的历史积蕴和民俗内涵。在粤方言中,“凉”既指体质虚寒,也指散热解暑。凉茶, 顾名思义,因其药性寒凉,故能起到清热降火的药效。它将传统的中国茶饮、药引保健,结合为一体, 成为

11、广东地区不可缺少的饮料。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粤地独特的气候环境、饮食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东位于中国陆地最南端,滨濒南海,低纬度与南岭山脉的屏障形成了 “炎方地卑”的地理环境和 自然气候条件,天气炎热,地势卑湿。而在日常饮食中,广东人偏爱海鲜野味,烹调多用煎、炒、烧、 烤等方法,佐料则多以姜、蒜、葱、椒盐、八角等辛温燥热之物。这些都使得广东居民发病多以燥热、 湿滞为主。广东凉茶在广东居民的生活中,正是起到了败火去湿、防暑防痢的治疗、保健作用。广东凉茶的前身可追溯到魏晋时期广泛流行的道教符水。东晋著名医学家、炼丹家和道教理论家 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卷二“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第十五”中记载了很多

12、治疗岭南热毒上火及 传染病的药方,如“老君神明白散”、“太乙流金方”、“辟天行疫疠方”、“虎头杀鬼方”等,这些都是道 教方士用来治疗瘴疠、四时感冒、严寒发热、温热上火等症状而采集的,其功效与后世的凉茶有异曲同工之妙。考究地方文献,有关广东凉茶的记载,最早出自元代释继洪撰修的岭南卫生方,当时将这种清 热解毒的汤药称为“凉药”资料记载,当时的广东瘴疠成灾,瘟疫之人不计其数,“皆以生姜附子汤一 剂。放冷服之。即日皆醒,自言胸膈清凉。得良药而然。”元代的这种“凉药”,也正是广东最早的凉茶。“凉茶”之称约到清代方出现。清代何梦溪在医碥七卷中记载:“按薛立斋治一老人肾虚,火 不归精,或时喉间如烟火上冲,急

13、饮凉茶少解。”虽然没有具体时间的记载,但何梦溪的医碥 七卷成书于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所以至少在1751年之前广东就有了凉茶。广东鹤山人王泽 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后来,王老吉凉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流行 170多年,可算是清热、解毒、美颜饮品的先驱。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 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 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 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

14、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在当代,凉茶中的名牌产品将凉茶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高潮。拥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王 老吉”系列凉茶制品、“黄振龙”连锁店等,它们一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一以新颖的营销思维,共同促 成了广东凉茶文化的正式起飞。时至今日,广东凉茶逐渐发展成三种不同功能的类别。一是以药效作用 为主的传统凉茶,口感苦涩,人们一般不会轻易饮用。一是适合于所有健康人群的保健凉茶,它们起 到消暑消热的保健作用,味道甘甜。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新类型凉茶、DYD鲜榨蔬果汁等新潮凉 茶也应运而生,在年轻人中渐渐走俏。2006年2月17日,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部门共同向世界公

15、 布:共同承认凉茶为粤、港、澳三地的食文化遗产。分析凉茶“高热”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首先,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 饮用凉茶是两广人民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总结而来的一种护身法宝。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 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 去暑湿”正因为各种各样效果显著的保健功能,凉茶成为广东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不能胡乱地饮用凉茶,凉茶的选用具有因季节而异的特点。据清代何梦溪的医碥七卷 中记载:“夫四时之气,春则温,夏则热,秋则凉,冬则寒。然温热蒸而为湿,凉寒肃而为燥,此四气 之外,又添燥湿

16、二气也。湿极于夏,燥始于秋,故系湿于长夏,系燥于秋。”人体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 化随同气候的改变而改变,因而季节气候不同,所选择的凉茶也不同,春季选用的凉茶宜轻、清,夏季 则以清热消暑祛湿为主,秋季则选用清肺润燥养阴的凉茶,而冬季则不宜过寒过猛,以防伤及阳气。而凉茶在煎煮之前应用清水浸泡,使药物表面所含的蛋白质更易于在药液中释出,浸泡的时间随药 材和季节气温的差异而相应不同,一般来说,浸泡的时间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延长。在煎煮凉茶的过程中, 应选用陶瓷器皿煎煮,因为陶瓷性质稳定,在药物的煎煮过程中不会干扰药物之间复杂的化学反应,而 且陶瓷的传热性也相对缓和,有利于药物的受热均匀。而煎煮的火候,一般应为“先武后文”,才有利 于有效成分的释出。此外,凉茶的服用也有一定的技巧,古有“补药热服,凉药冷服”之说,医碥七卷中就提到: “有寒剂冷服治大热病宜,有热剂冷服治假热病宜;有热剂热服治大寒病宜,有寒剂热服治假寒病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