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18508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7.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间:60分钟)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确的是()A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防止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制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小,误差就越小B称出重锤的质量C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假如不接近2 mm,如此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一定较大D处理打完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答案D解析在打纸带时,纸带太短了,不易打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选项A错误;由于mghmv2,故称出重锤的质量是多余的,选项B错误;纸带上第1、2两点的间距不接近2 mm,是由于通电后释放重锤时操作不同步造成的,不

2、会影响验证结果,选项C错误;处理纸带时,由于自由落体加速度较大,纸带上点迹距离较大,故可直接用实际点迹测量研究2.图796用图796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由于重物下落时要克制阻力做功,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重物的动能和系统的能,故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A正确3如图797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我们选

3、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答案是()图797An点是第n个点,如此vngnTBn点是第n个点,如此vng(n1)TCvnDvn答案CD解析vn应表示从(n1)到(n1)间的平均速度C、D对,A、B错4. 用如图798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 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展测量,即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图798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

4、量;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分析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展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明其原因:_.答案BCD,原因见解析解析步骤B是错误的,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步骤D是错误的,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步骤C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物的动能和势能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5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当

5、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重锤质量为m1 kg,计算结果均保存3位有效数字)图799图中的三个测量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段的读数,应记作_cm;甲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B,如此求得该过程中重锤的动能增加量Ek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J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Ek_Ep(选填“、“、“或“)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同学所采用的方法(选填“甲或“乙)答案OC15.701.201.22甲解析毫米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毫米下一位,OC长度读数到1毫米,不符合读数要求应记作15.70 cm.AC段的平均速度

6、即B点瞬时速度vB1.55 m/s,如此系统增加的动能Ekmv1.20 J,重力势能减少了Epmg1.22 J,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局部重力势能转化为能,所以EkEp.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所以B点的速度vBgtg80.02 s1.57 m/s,动能的增加量Ekmv1.23 J,这样做把加速度按照自由落体计算,没有考虑摩擦力的作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加速度aEp.乙方案中直接把加速度按照重力加速度计算,不符合事实,而且误差大,所以合理的是甲方案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图7910(甲)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其中连续的计时点标为A、B、CG、H、I,对BH段进展研究

7、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如此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用刻度尺测量距离时如图(乙),读出A、C两点间距为_cm,B点对应的速度vB_m/s(保存三位有效数字)假如H点对应的速度为vH,重物下落的高度为hB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实验,要比拟v与_的大小(用字母表示)图7910答案0.02 s5.401.35vghBH解析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如此每隔0.02 s打一点sAC(5.900.50)cm5.40 cm,vBm/s1.35 m/s.由动能定理有mghBHmvmv,得ghBH.7利用图791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图791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

8、纸)、交流电源、铁架台、导线与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大小适宜的铁质重锤B体积较大的木质重锤C刻度尺D游标卡尺E秒表图791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重锤质量用m表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从打下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动能的增加量Ek_图7912在实验过程中,如下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正确的答案是_A释放重锤前,使纸带保持竖直B做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锤C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锤的速度v,可测量

9、该点到O点的距离h,再根据公式v计算,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用刻度尺测量某点到O点的距离h,利用公式mgh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v,通过描绘v2h图象去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假如实验中重锤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v2h图象是图7913中的_图7913答案ACmghBABDA解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需要尽量减小阻力,以使得减少的重力势能接近增加的动能,所以选择铁质重锤而不是木质,这样可以尽量减少阻力影响,即选项A对B错;在计算速度时需要刻度尺测

10、量点迹之间的距离以与下落的高度,所以选项C是必须的;而秒表不需要,只要查相邻点的间隔即可得时间间隔,所以E错误;有刻度尺测量点间距,而不需要游标卡尺,选项D错O点到B点下落的高度为hB,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B,增加的动能要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B为AC的中间时刻即等于AC的平均速度,所以vB,增加的动能Ekmv.为保证只有重力做功,释放前纸带竖直可减少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选项A对;实验过程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选项B对;速度的计算必须从纸带数据来求,而不能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求速度,如果按照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来求解如此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增加的动能,验证就没有意义

11、了,选项C错;计算减少的重力势能mgh一定要按照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来计算,选项D对假如有恒定的阻力存在,如此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f)hmv2,即2,所以图象斜率为定值,而且过原点,对照选项A对8为了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岳口高中的金金设计了如图7914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器材:A小车B钩码C一端带滑轮的木板D细线E电火花计时器F纸带G毫米刻度尺H低压交流电源I220 V的交流电源图7914(1)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认为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_(2)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

12、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d4、d5、d6,打点周期为T.如此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假如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v1、v5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如此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_(3)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如果以为纵轴,以d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d图象,其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_答案(1)H天平(2)或mg(d5d1)(Mm)(vv)(3)g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因此低压交流电源用不着;另外还需要用到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2)打点2时的速度等于13间的平均速度,即v2;根据机械能守恒,整个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整个系统增加的动能,即mg(d5d1)(Mm)(vv);(3)根据mgd(Mm)v2得:d,所以d图象的斜率,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加速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