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18491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X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这是大班科学公开课拱形的秘密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知识,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活动目标】、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活动准备】 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2、。【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二、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

3、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三、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四、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2)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

4、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五、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桥、高架桥、立交桥、铁路公路两用桥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