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18340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1.导管脱落常见原因(1)管道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将管道拉出。2.防范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或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各类导管、引流管一旦不慎脱出,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采取必要的措施。(2)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约束肢体。(3)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翻身、移动病人时注意将固定带、绳或别针松开。(4)气管插管病人若

2、清醒,应说明拔管的危险性,严加看护,经常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合适,移动病人时小心扶持呼吸机连接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受牵拉脱出。对欲讲话而又无法表达的病人,可选用文字、图片、手势等方法沟通示意。(5)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搬运病人时用_把血管钳夹住胸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一旦胸管不慎脱出,立即用手捏闭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汇报医生作进一步处理。(6)为深静脉置管的病人更换贴膜时,注意由下向针眼方向撕开,小心拆除原有贴膜,以免导管移位。如果导管有滑出,切勿向内插入已脱出的导管部分。同时应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小心

3、保护,防止意外拉出导管。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二)_年_月_日地点:护士长办公室参加人员:心胸、普外一科全体护士主讲人:何家妹内容: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常见置管种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套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型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透析管路、picc管、造瘘管、胃管、尿管、输液管、静脉留置针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病人活动情况、管道的种类、疼痛的程度及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的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做好护理安全工作,进行健康教育,避免管路滑脱,减少医疗纠纷。导管脱落应积极预防为主,针对脱落的原因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根据我院制定的住

4、院患者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分,低度风险(小于_分)、中度风险(812)分、高度风险(大于_分)对各类置管患者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并相应做出有效防范措施来预防。导管脱落常见原因: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不配合。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管道拉出。低度风险预防措施。总分小于_分为低度风险,采取一般预防措施,各类导管表示清楚,须注明置管名称、时间。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留置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5、。每天早晨固定更换胶布,并做好固定部位的皮肤护理,使皮肤清洁、易于固定。护士应树立管路安全的观念,掌握管路固定的有效方法,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及进行操作时避免管路异常滑脱的措施。标志分明,各种管路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指导患者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管路滑脱。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中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8_分为中度危险,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牢固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各部分紧密连接。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置管前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作用、所带来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告知其拔管的时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无法言语的患者,正确灵活的运用非语言沟通,建立文字、

6、图标,手势等沟通形式。做好健康宣教,昏迷躁动、神志不清病人,幼儿或不配合者防止自行拔出导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要详细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约束的目的,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固定好各导管动作应轻稳,以防导管脱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各科根据实际情况备好急救用物,如有导管脱落情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迅速处理,防止并发症发生。高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大于_分为高度危险,采取高危预防措施,护士每班进行评估,加强健康教育,必要时启动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床旁交接班,主动细心巡视,检查各类导管的深度、固定状况、约束的情况等,各类导管衔接部位有无松动,固定胶布有无卷起,如有及时更换胶布固定,警惕

7、导管滑脱。固定牢靠,维持其良好的固定,妥善安全放置,保持各管路通畅,病人翻身、排便、下床、需搬移、因卧位改变等,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在患者易拔管高危阶段,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并阻止患者自行拔管的行为,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加强心理护理,向清醒尤其不合作的患者解释病情,解释置管目的、作用和脱落的危害及置管后人体的正常不适应,示患者主动配合。当发生患者管路脱落时,医务人员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将至最低。一旦发生导管脱落,护士把脱落的经过、病情变化

8、及处理过程,在特殊情况中记录,做好交接班。及时填写患者护理意外事件自报单,上报护士长,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事后认真分析总结,提出防范整治措施。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三)1、插管前。检查导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一律不用,如过硬、过软或型号不符等。2、插管时,导管插入深度符合要求,并妥善固定。3、导管各连接处连接紧密、牢固。4、作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意义,保持管道通畅的注意事项,避免扭曲、受压、堵塞、活动时扯脱。5、对意识不清、躁动、小儿等不配合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防止将管子拔脱,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6、在给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时,如翻身时应先固定好导管,再给

9、病人翻。7、一旦发生导管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导管脱落登记报告制度(四)地点:护士长办公室参加人员:心胸、普外一科全体护士主讲人:何家妹内容: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常见置管种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套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型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透析管路、picc管、造瘘管、胃管、尿管、输液管、静脉留置针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病人活动情况、管道的种类、疼痛的程度及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的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做好护理安全工作,进行健康教育,避免

10、管路滑脱,减少医疗纠纷。导管脱落应积极预防为主,针对脱落的原因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根据我院制定的住院患者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分,低度风险(小于_分)、中度风险(812)分、高度风险(大于_分)对各类置管患者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并相应做出有效防范措施来预防。导管脱落常见原因: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不配合。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管道拉出。低度风险预防措施。总分小于_分为低度风险,采取一般预防措施,各类导管表示清楚,须注

11、明置管名称、时间。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留置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每天早晨固定更换胶布,并做好固定部位的皮肤护理,使皮肤清洁、易于固定。护士应树立管路安全的观念,掌握管路固定的有效方法,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及进行操作时避免管路异常滑脱的措施。标志分明,各种管路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指导患者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管路滑脱。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中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8_分为中度危险,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牢固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各部分紧密连接。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置管前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作用、所带来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告知其拔管的时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无法言语的患者,正确灵活的运用非语言沟通,建立文字、图标,手势等沟通形式。做好健康宣教,昏迷躁动、神志不清病人,幼儿或不配合者防止自行拔出导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要详细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约束的目的,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固定好各导管动作应轻稳,以防导管脱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各科根据实际情况备好急救用物,如有导管脱落情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迅速处理,防止并发症发生。高度危险预防措施。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