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18320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何文涛 河南师范大学摘要:影响幼儿心理素质的因素很多,本文中重点从家庭教育、家长素质和家庭氛围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改善家庭教养方式的建议,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关键词:教养方式;幼儿;心理素质养成一、家庭中要加强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一)家庭中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来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将幼儿当成一个成长中的生命,包容孩子,将孩子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个体,用欣赏的眼光还看待孩子所作的一切事情,从内心去欣赏幼儿,赞美幼儿。有这样一个例子:北师大某老师有个3岁的女儿,一天这个3岁女孩的妈妈正在伏案备课,旁边无所事事的小女儿走到妈妈跟

2、前对妈妈说:“妈妈你陪我玩吧?”,妈妈随口回答道:“宝宝有宝宝的事情,妈妈有妈妈的事情,妈妈现在正在做妈妈的事情,宝宝不应该来打扰妈妈。”妈妈没有在意,宝宝若有所思的走开了。过了几天妈妈要带宝宝下楼去买菜,宝宝正在自己的房间玩玩具,妈妈喊了好几遍,宝宝也没有回应。妈妈纳闷走到宝宝的房门口,问宝宝怎么不理妈妈,宝宝回答道:“妈妈有妈妈的事情,宝宝有宝宝的事情,宝宝现在正在做宝宝自己的事情,妈妈不应该来打扰。”说完宝宝继续玩起她的玩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孩子是一个有自己思想,有独立意识的成长中的生命,家长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来看待。(二)注重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与发展一个哲人曾说过“

3、一个碰伤的膝盖是容易治愈的,而受了伤的自信心和没被开发出来的勇气是终身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作用的。”我们应该把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因为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弱是他能否获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孩子不是父母的东西,父母没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任意指使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孩子也能够独立思考,也有自己想法,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包办代替,应给孩子应有的空间,让其自由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都很注重自信心的培养,我们也常在欧美电影中听到“孩子,你能行”这样的话,在美国父母打自己的孩子也会招来警察,甚至还要受到经济或法律的处罚。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应该骄纵孩

4、子,不应该主动替孩子做事,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时间长了孩子会产生依赖的心理,并认为自己不能做什么。这样看来似乎有些残酷,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但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应该不逃避各种危险,而应该学会去面对,因为长大之后会面对更多纷繁复杂的生存环境。(三)让孩子感受幸福的家庭气氛,不要让孩子学习的东西成为一种负担家庭中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看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面对孩子该学什么,我们应该用心去冥想选择一种正确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使孩子对家长想要他学习的东西产生真正的兴趣,这样孩子不但可以去学,而且还能高高兴兴

5、的去学。孩子需要学的东西,也决不能变成孩子的负担,不应该当做任务去让孩子必须承受。否则的话孩子就会讨厌应该学的东西,哪怕这件事是他曾经喜欢做的,一旦孩子意识到自己被逼迫去做一件事、并且不能摆脱。孩子就会感到厌烦。举一个例子:你吩咐一个孩子,叫他每天到时间就去拍球,不管他想不想玩都得玩。让排球变成他必须做的一项任务,让他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去干这件事,长此以往,孩子会对一切游戏都产生恐惧心理。那么对于学习同样如此。这也就是很多孩子厌学,学习需要家长用眼睛看着的根源【1】。(四)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不要有攀比的心理家庭中要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成长道路,上名牌

6、大学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别的孩子所走的路,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家庭中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轻松的、和谐的家庭心理气氛,让孩子在这种心理气氛中没有心理压力,健康的、幸福的、快乐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二、家长要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一)家长教养孩子应注意语言艺术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应注意语言的艺术,即使幼儿做错了事得时候,也不要粗暴的训斥孩子,应该尽量用平和、亲切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维护幼儿的自尊心。父母无意间对孩子的大呼小叫会对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教养孩子也要讲究语言艺术。(二)让幼儿在鼓励和赞扬声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幼教专家总

7、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中的孩子学会自赏。”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鼓励和赞扬幼儿,使幼儿保持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心的心态非常重要。有的家长总是盯在孩子的缺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经常有意无意的习惯于挑孩子的毛病,说难听的话,否定孩子,指责孩子,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点滴成功家长都有必要及时鼓励和赞扬。应该懂得在什么时候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表扬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家长应该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鼓励

8、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时,或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表扬,这样会让孩子更有自信,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与家长交流他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增强其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不断加强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力,进而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三)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表现出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所以,在家庭中,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养成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在适当时机提供协助。如孩子在游戏中一再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状况,但孩

9、子却无法找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那么父母就应该考虑是否应该从旁边协助引导。家长要了解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要理解孩子为什么而游戏,在怎样的游戏着,同时也要对幼儿做相应的引导。如果孩子在游戏中一直透露出自尊心低落、不自信、不独立的讯息,例如,在游戏中时常说“我不会”、“我不能”“我不敢”等言语,父母一定要了解原因,适当介入,帮助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等心理品质。另外,父母除了留心观察孩子与伙伴之间的游戏外,家长还应该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总之,父母要重视在游戏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养成的重要作用。童年,不是没完没了的英语课、数学课、钢琴课,童年是沙滩、是追逐,是快乐!(四)家长教育

10、孩子时对孩子批评应该谨慎,坚决杜绝体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批评是避免不了的,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影响孩子个性心理素质的形成,更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洛克也主张对儿童要慎用奖励与惩罚。在实施奖励和惩罚之前,家长或教师也应该在孩子心里注入一种名誉感,并培养孩子珍视自己的名誉,同时也促使儿童懂得羞耻。也有研究表明,犯了错误的孩子,最担心的就是失去父母的爱,所以家长的批评应慎重,最好先和孩子从谈话开始,不要过早地横加指责或下结论。让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父母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指出问题和错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承认。要杜绝体罚,因为体罚身体

11、,不但伤害的是孩子身体,更重要的是伤害孩子的心灵。容易使幼儿形成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个性心理素质。(五)敢于放手,相信幼儿由于现代社会家庭的特点,普遍形成“一二四模式”,故家长在教养过程中,总是担心孩子会出现什么危险,所以总是抱在怀中,不肯放手,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包办代替,致使孩子做事没有自信心,缺乏独立性,渐渐地形成不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对于家长这样的行为,家长要相信幼儿的能力,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锻炼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六)处理好奖励与惩罚一般父母的错误之处在于:所采用的奖惩办法不恰当。总是用身体上的痛苦和快乐当做来当做奖惩儿童方式和手段,这样做是不

12、会有好的效果的。这样只能使孩子的嗜欲更加根深蒂固。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小点的孩子总是爱哭着要吃某种危害健康的、不卫生的东西吃,父母们多数开始不给买,后来为了买得他们安静不哭闹,后来坚持不过就给买了危害小一点的东西给孩子吃,这样一来你就保住了他不哭所带来的“健康”,可是他们的心理已经出了正轨,父母们改变他们的只是嗜好和欲望的对象,而对嗜好欲望本身却是鼓励的,毛病的根源并没有除去。父母每次这样做只能是助长孩子心里这样邪恶的根子,下次一有机会,坏毛病就会再度爆发,孩子对父母的无理要求就会更有把握,这样父母的烦恼就会更多。家长应该提倡一种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具有长久的力量正确的奖惩办法。那就-4

13、1-是幼儿知道羞耻和光荣。幼儿内心是很在乎是否被尊重和是否受到了羞辱,从幼儿心理雪上这是一种最有力的刺激。家长一旦要让孩子知道要爱惜名誉,有惧怕羞辱的心理,这样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会很大。这种影响也会永久的起作用。家长需要做到两点:首先,适时表扬。孩子比成人更爱面子。别吝惜你发自内心的表扬。另外,当孩子做错事或表现不好时,家长也不应该用冷淡的态度、假以颜色来对待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羞涩和光荣的心理感受了。(七)倡导民主而严格的教养方式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孩子哭着闹着想和家长要好吃的或好玩的,其实这种现象就像大人想吸烟、喝酒赌博一样。虽然成人与儿童所要的东西不同,但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人类和动物的

14、不同就是人类具有高级心理,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很自然的有不同的需要欲望。我们应该用理智去规范和约束我们的欲望。调查表明,家庭中心理气氛良好且对幼儿有严格而必要的约束的孩子其智商和情商均高于家庭心理气氛差的孩子。而只有采用民主而严格的教育方式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其中主要表现为平等、理智、开放三个方面【3】:1.“平等”是家庭中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相待,不论是谁不能以优越感自居来对其他成员形成心理压力。这样,孩子在成长中有安全感,有利于培养稳定的情绪,表现为精力充沛、礼貌待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幼儿时家长要有“相互尊重”的观念,也就是让孩子尊重父母的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在

15、关系上父母与孩子既应该是亲人关系,又应该是朋友关系。一次和朋友去一个餐厅吃饭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小男孩大约4、5岁。因为另一个姐姐先坐到了一个男孩想要坐的位置上而不高兴,站在那里不撅着小嘴不高兴,不愿去坐另一个位置。孩子的妈妈便走过来蹲下去对小男孩说:“这两个座位其实是一样的,对吗?”以后有机会让你先做,好吗?孩子眨眨大大的眼睛,看了看座位,确实是一样的,就坐下来了,高高兴兴地吃起饭来。后来看过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家写的一本书,书中说:大人们与小孩子说话时,应该蹲下来,与孩子处于同一水平上,握着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孩子,和颜悦色,以商量的口气与孩子说话。所以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候,父母应

16、该蹲下来并且与孩子平视,高姿态和趾高气扬的态度是不对的。2.“理智”是家庭中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因素家长教育孩子时,爱是基础,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约束自己在心理上的冲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出合乎情理的反应行为。尽量不训斥、指责孩-42-子,但对孩子要求严格,选择适当方式,改正不良习惯,对全家每名成员的优缺点均有正确的估计和评价。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少从反面影响孩子,多从正面感化孩子。对孩子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情。3.“开放”是家庭中教育好孩子的有效措施现代家庭越来越倾向于开放型,这样,就要求家庭成员在心理状况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要直白,即以其他成员习惯的方式,平等地、直接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而不是毫无顾忌的发泄。家长与孩子之间直言不讳、心理沟通、思想一致,有益于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等开朗性格和社交能力,易于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同时还能体现出不畏困难、团结一致的优良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和睦、进取的环境中达到更高境界。首先,家长要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