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18320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 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马在学 0X年第9期经济建设 近年来,鄂州市鄂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板块。22X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利润8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9%、532、209,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068万元,80来源于支柱产业,还有一大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签约。今年,全区支柱产业的生产能力可望突破38亿元,财政收入可望突破4亿元。 着力发展五大支柱产

2、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推进产业形成特色、集中发展,形成了矿产冶金、建筑建材、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食品轻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依托国家政策,做强矿产冶金业。重点放在矿业链条的加粗延伸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使其形成梯级分布、品种齐全、门类众多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采选炼轧一条龙的产业模式,促使矿产业向大采矿、大选厂、大球团、大轧钢方向发展,促企业上规模、产品上质量、技术上水平,发展上台阶。重点发展磨石山铁矿、巷子口铁矿、德胜钢铁二期、杨叶特钢工业园等龙头企业。 依托传统企业,做强机械制造业。充分发挥机械制造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以华

3、中重机、长江压力容器、永宏粮机、华阳重工、江燕船厂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目前,全区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相关企业达29家,总规模已超过10亿元。 依托品牌优势,做强金属制品业。为了聚集金刚石刀具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打造金刚石刀具产业群,我们在“中国金刚石刀具第一镇”燕矶镇,投资3亿元兴建了一个集金刚石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金刚石刀具产业园。目前,产业园辐射拉动园内外相关企业00多家,从业人员16000多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并远销日本、韩国。2X年,金刚石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达1080万克拉,金刚石锯片产量200万片,被评为全省2家重点成长

4、型产业集群之一。 依托龙头企业,做强建筑建材业。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在202年是仅有一条日产0吨水泥生产线的小型旋窑企业,经过我们的大力扶持,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三条先进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公司。目前全区建筑建材业在以世纪新峰的带动下,规模逐步壮大,该产业产值在12年内可突破50亿元。 依托农产品资源,做强食品轻工业。我们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着力发展壮大食品轻工业。近年,全区共扶持发展食品加工企业2家,总规模达6亿元。 着力整合各种资源要素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着力加强要素整合,推动要素向特色支柱产业集中,不断优化建设环境,培植骨干企业,推进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5、大力培植骨干企业。我们始终把建设大项目、发展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在用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予以倾斜,并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开工率、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10个,签约过亿元项目10个,跟踪过亿元项目0个。2年,全区税收过000万元的骨干企业达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骨干企业达25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开放经营”的理念,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花湖经济开发区、城东港口经济区、杜山工业园等三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6、建设,把三大园区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全区用于三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2亿元。二是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到目前,三大园区已入驻企业6家,总投资达8亿元,到位41亿元,22年实现税收2680万元。三是构建特色鲜明的乡镇工业园。突出各地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园。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一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行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挂点制度、企业行政执法告知制度、规模企业“一卡式”收费制度、项目服务代理制度、违规执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等,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二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不断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环境。三是营造良好的治安环

7、境。扎实开展“平安鄂城”创建活动,大力进行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治理,重点打击强讨恶要、强装强卸、阻碍进场、强揽工程、断水断电、堵门堵路等破环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着力优化企业投资环境。 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我们坚持抓工业从科技进步入手,抓科技进步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着眼,建立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全区支柱产业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提质扩容为目标,以资金嫁接为手段,鼓励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升企业科技水平。近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推行行业标准,并在金刚石刀具

8、、机械制造、轻纺化工等行业,制订出了个行业标准和1个国家标准,采用高新技术68项、专利技术11项。2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打造精品名牌,提高竞争能力。加大精品名牌战略实施力度,鼓励企业申请专利,争创“中国名牌”、“湖北名牌”和著名商标,争取一批产品跻身省级和国家级名牌。近年来,全区共培育知名品牌12个,年创产值.6亿元。例如,“雷山牌”水泥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湖北名牌产品,“昌利牌”金刚石刀具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信源牌”面粉被评为国家级“放心面粉”,“洋澜牌”保健米和高档精米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聚集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近年来,全区共投入科技资金976万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9名,吸纳培训科技人员5900名,开展校企定向交流20场次,组织编印科技资料300多册,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星火计划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和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项。202X年,我区通过了国家县(市、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光荣称号,并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区”。 (作者系中共鄂城区委书记)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