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181675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吉林正高(精神病学心理学)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消退训练期间,已消失的行为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再现的现象称做 _A.间歇强化B.自然恢复C.消失爆发D.症状复燃E.以上都对2.在消退过程中,一旦行为不再得到强化,它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经常在减少和最终停止前暂时地增加,这就是 _A.惩罚B.自然恢复C.间歇强化D.症状复燃E.消失爆发3.影响消退的因素有 _A.间歇强化B.自然恢复C.消失爆发D.惩罚E.以上都对4.消退的基本程序是 _A.制定

2、消退计划B.执行消退计划C.巩固消退成果D.确定目标行为E.以上都是5.给予强化物时,要对被矫正者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下述正确的是 _A.你真乖B.你今天表现得很好C.你把房子打扫得真干净D.谢谢你今天帮妈妈的忙E.你在学校的表现好极了6.在分配强化物时,可以结合其他的奖励,如 _A.爱抚B.拥抱C.微笑D.口头赞扬E.以上都可以7.在积极强化实施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A.矫正者在每次强化时可给予过量的强化物B.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强化,不要拖延很长时间C.分配强化物时,不需要结合其他奖励D.给予强化物时,不需要对被矫正者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E.在积极强化实施前,不必把计划告诉被矫正者8

3、.有效的强化物应具有的特点是 _A.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B.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迅速的饱和C.积极强化实施过程D.易用E.以上都对9.有效运用积极强化原理的原则与程序有 _A.积极强化实施过程B.正确选择正强化物C.正确选择目标行为D.让被矫正者逐渐脱离程序E.以上都对10.下列有关二级强化物描述正确的是 _A.二级强化物又称社会强化物、条件强化物B.钱、关注、赞许、地位等都是二级强化物C.二级强化物的特点是不容易受短缺状态的影响D.二级强化物在现代人类行为塑造中具有更现实、更有效的作用E.以上都对11.下列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 _A.钱B.毕业证书C.荣誉奖状D.赞许E.以上都是12.精神分析理论

4、创始人是 _A.华生B.巴甫洛夫C.弗洛伊德D.斯金纳E.桑代克13.如果在惩罚以后奖励,则惩罚刺激将变成 _A.初级强化物B.一级强化物C.二级强化物D.非社会强化物E.原级强化物14.孩子不做作业,会遭父母的责打。为了不再受责打的痛苦便自觉地做功课。这一行为属 _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性惩罚D.负性惩罚E.泛化15.将苦味酊涂在吮指癖患儿的手指上进行治疗属 _A.代币法B.塑造法C.厌恶疗法D.森田疗法E.系统脱敏疗法16.行为治疗方法不包括 _A.渐进性放松B.厌恶治疗C.自由联想D.标记奖励E.暴露疗法17.厌恶疗法中可作为厌恶刺激的是 _A.电刺激B.戒酒硫C.橡皮筋D.巨响E.

5、以上都是18.下列对电刺激的描述错误的是 _A.电压和刺激时间可被准确地调节和控制B.最理想的电极是同心电极C.电流的强度应因人而异D.电极通常安放在前额E.以上都不对19.行为治疗的自我调整疗法不适用于 _A.偏头痛B.高血压C.躁狂症D.焦虑症E.失眠20.关于行为学习理论,以下哪项不正确 _A.良好的行为可习得B.不良的行为可习得C.某些躯体症状可习得D.不良行为可通过行为疗法纠正E.以上都正确21.下列有关满灌疗法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_A.方法简单B.疗程短C.收效快D.疗程长E.实施难22.运用行为学习的消退原则,对幼儿的哭闹行为父母应采取的办法是 _A.哄他B.打他C.骂他D.吓唬他

6、E.不予理睬23.下列哪些适合饱和疗法 _A.吸烟B.嗜酒C.进食障碍D.强迫症E.以上均可24.一孩子晚上上床有哭闹行为,父母就给予安慰,结果这孩子睡觉前的哭闹更频繁。孩子哭闹行为的增加属 _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E.泛化25.在幼儿园别的小朋友玩小丽的玩具她就打他们。每次她打别的孩子时,老师就让她停止玩并关在一间小房间里。于是,小丽就不再打别的孩子。这是 _A.正性惩罚B.负性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E.分化26.当老李身体不适上床休息能使他舒服一些,以后老李的卧床行为越来越多,这是 _A.正强化B.负强化C.泛化D.消退E.分化27.一儿童有咬手指的坏习惯,母亲一见她咬手指

7、就打骂但其行为并没有因母亲的打骂而减少,反而增加。这是 _A.正强化B.负强化C.负惩罚D.消退E.泛化28.小明是一胖小孩,同学总叫他“猪猪”,他很生气,越生气同学叫得越起劲。妈妈告诉他同学叫他绰号时不予理睬。不久,同学叫他“猪猪”的次数越来越少。小明使用的方法为 _A.正强化B.负强化C.负惩罚D.正惩罚E.消退29.老师对弱智儿童说:你要是乖乖吃饭,不把饭粒掉到地上,午睡起来,老师给你冰淇淋吃。冰淇淋是一种 _A.一级强化物B.二级强化物C.次级强化物D.原级强化物E.个人强化物30.关于行为治疗的步骤,以下哪项正确 _A.要进行行为分析,找出目标行为B.评估行为治疗的疗效C.选择行为治

8、疗的具体方法D.具体问题具体对待E.以上每一步都需要31.厌恶疗法的原理是 _A.条件反射B.交互抑制C.精神分析原理D.自我强化E.心理防御机制32.满灌疗法的程序包括 _A.体检B.约法三章C.准备场地和条件D.实施满灌疗法E.以上都是33.下列有关满灌疗法描述错误的是 _A.选择患者最恐惧的刺激物或环境B.一般是一日一次或间日一次,24次即可完成C.少数患者只需治疗一次即可痊愈.D.患者无重大疾病E.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求停止应马上停止34.下列哪些疾病的患者适合满灌疗法 _A.心脑血管病B.内分泌病C.呼吸系统疾病D.精神性疾病E.以上都不是35.将厌恶性刺激与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

9、从而消退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_A.塑造法B.示范法C.厌恶疗法D.生物反馈法E.满灌疗法36.下列有关厌恶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_A.其原理是操作性条件反射B.内隐致敏法不属于厌恶疗法C.厌恶疗法可纠正某些成瘾行为D.电击刺激过于强烈不能作为厌恶刺激E.在实施过程中不会给患者造成任何痛苦37.最适合应用内隐致敏法治疗的是 _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窥阴癖E.神经病38.下列哪些疾病可以应用厌恶疗法 _A.赌博B.肥胖症C.强迫症D.性变态E.以上都是39.当患者欲实施和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时,在想象中主动地呈现某些可怕的令人厌恶的现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这种疗法是

10、 _A.强迫法B.示范法C.厌恶疗法D.生物反馈法E.内隐致敏法40.通过过量的强化而使不适当的强化物失去其效力的方法是 _A.塑造法B.示范法C.饱和法D.内隐致敏法E.厌恶疗法41.厌恶疗法的适应证是 _A.药瘾B.酒瘾C.烟瘾D.毒瘾E.以上都是42.病人中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 _A.抑郁B.愤怒C.焦虑和恐惧D.敌意E.自怜43.濒死病人心理活动分为五个连续的阶段,即 _A.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B.否认期、协议期、抑郁期、愤怒期和接受期C.协议期、否认期、愤怒期、接受期和抑郁期D.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E.抑郁期、协议期、否认期、愤怒期和接受期44.某病

11、人即将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医务人员不应做 _A.必要的躯体检查B.提供有关手术信息C.听取病人和家属意见D.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E.与病人家属建立医疗之外的人际关系45.对于病人来讲,最重要的、最优先的需要常是 _A.生理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46.病人情绪反应的主要特征是 _A.情绪表现明显,情绪不稳定B.情绪表现不足,情绪难以控制C.心境不佳,情绪较稳定D.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E.心境不佳,情绪表现不足47.病人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变化是 _A.人格变化B.意志变化C.情绪变化D.认知功能变化E.以上都是48.病人意志特征是 _A.主动性降低、耐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加B.主动性降低、耐受能力和自控能力下降C.主动性增加、耐受能力和自控能力下降D.主动性、耐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加E.主动性和自控能力下降、耐受能力增加49.残疾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 _A.焦虑、恐惧B.自卑、抑郁C.依赖、退化D.忧虑、期盼E.以上都是50.病人求医过程中,引起愤怒反应最常见的因素是 _A.医院环境不好B.医疗负担过重C.疾病无法治愈D.医患之间产生冲突E.病人期望过高,无法实现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