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181617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轧、电镀锌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冷轧、电镀锌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发行版本:V1.1发行日期:2012.10.16实施日期:2012.10.18归口管理部门:质管部起草: 批准:冷轧薄钢板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检验员提供检验方法和操作指引,指导其正确地对钢板进行验收,以确保钢板品质符合产品需求。2、 范围2.1本标准规定了钢板(包括冷轧钢板、冷轧电镀锌钢板、耐指纹电镀锌钢板)的验收细则。2.2本标准适用于0.53.5mm,宽度为7001500mm的冷轧钢板验收;2.3本标准适用于0.52.0mm,宽度为7001500mm的冷轧电镀锌钢板的验收;2.4本标准适用于0.52.0mm,宽度为7001500mm的耐指纹电镀锌钢板的

2、验收。3、 定义3.1钢板:以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用大于600mm宽钢带剪切而成;3.2薄板:厚度在0.34.0mm之间称为薄板;3.3大规格板:宽度大于1500mm或长度大于4000mm称为大规格板;3.4变断面板:厚度沿板材长度方向均匀变化的板材。3.5耐指纹板:用干净的手指触摸耐指纹电镀锌钢板表面时,应不留下指纹痕迹。3.6包装:将1件或1件以上产品包裹包或捆扎成一个货物单元。3.7标签:固定在包装件上的纸条或其他材料制品,上面标有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厂等内容。3.8标志:该术语适用于以下标识钢材特性的任何一种方法,如字模喷印、打印、书写等。3.9吊牌:用钢丝、U形钉、平头钉等固

3、定物在包装件或容器上的一种活动标签。常用纸板、塑料、金属等材料制造。3.10覆盖:用保护材料盖住产品或包装件的顶部和四个侧面(底部除外)。3.11裹包:用保护材料完全包裹产品,即用保护材料包裹产品的顶部、底部和四个侧面。3.12护角:安放在产品或包装件角部上起保护作用的构件。3.13护棱:安放在产品或包装件棱边上起保护作用的构件。3.14毛重:货物重量和所有的包装材料重量之和。3.15净重:货物本身的重量。3.16理论重量:根据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计算的重量。4、检验规则4.1钢板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和验收。4.2交货钢板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需方可以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4.

4、3钢板应成批提交检验和验收,组批规则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4.4钢板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规定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4.5复验当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应从同一批钢板中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白点除外)。复验结果均应符合标准,否则为不合格,则整批不得交货。5、包装5.1包装应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期间不致松散、受潮、变形和损坏。5.2冷轧薄钢板的包装方法如表1。5.3供需双方协商,亦可采用其他包装方法。表1:冷轧薄钢板的包装和标志品种包装包装材料箱重(t)标志冷轧、镀锌钢板1、用垫木或其他材料组成托架;2、用气相防锈纸(不锈钢高温合金等推荐采用)、塑料薄膜

5、依次包裹;3、用包装铁盒罩盖;4、捆扎道次:1、垫木2、气相防锈纸;3、塑料薄膜(厚度为0.100.14mm);4、包装铁盒(推荐采用咬口式),厚度不小于0.70mm,表面涂漆;5、捆带:1)冷轧钢带;2)表面发蓝处理;3)尺寸0.9mm32mm;2.0箱内最上面1张钢板上粘贴或喷上标志或放卡片;箱外横侧粘贴二个标志(1端1个);粘贴或喷涂:向上、防潮、防雨、防碰标志。宽度(mm)捆扎方向捆扎最少道次1000210003长度(mm)捆扎方向捆扎最少道次10002100020003200055、外形整齐、平直附:垫木技术条件1、技术要求:1)用外形整齐的木材制作,没有开裂和腐烂;2)应在干燥时安

6、置,以避免弯扭和翘曲。2、尺寸和数量:1)断面尺寸:高宽为60mm90mm;2)长度偏差:板宽2mm;3)根数:纵横各不少于2根;4)捆带槽尺寸:37mm3mm;5)位置:均匀放置。6、标志6.1标志应醒目、牢固、字迹应清晰、规范、不褪色。6.2冷轧钢板标志应包括如下内容:供应商名称(或厂标)、标准号、牌号、规格、重量(单张轧制的钢板除外)及能追踪从钢材到冶炼的识别号码。对于精加工程度高的钢板可以增加主要性能指标、级别等内容,包内标识内容可以酌减。6.3标志可以采用字模喷印、打印、粘贴标签、挂吊牌、书写等方法,供方根据经验选择一种或一种以上。6.4裸露包装的钢板,应在最上面的一张钢板上作标志,

7、在端面粘贴标签或挂吊牌。6.5用防护包装材料和各种保护材料裹包的钢板,包内应有标志,在包装外部的两端各粘贴二张标签或挂吊牌。7、运输7.1运输过程中钢板应避免碰撞。7.2运输过程中应防水、防潮。7.3钢板应堆放在库房中。如露天堆放时,应用防雨布等覆盖,同时下边要用垫块垫好。7.4应采用合适的方法装卸。8、贮存8.1钢板应贮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8.2钢板附近不得有腐蚀性化学物品。8.3对精加工程度高的钢板应防止雨雪浸入。9、质量证明书的复核 每批交货的钢板必须附有证明该批钢板符合标准规定及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上应注明:a)供方名称b)需方名称;c)合同号d)品种名称e)标准编

8、号f)尺寸g)级别h)牌号及能够追踪从钢材到冶炼的识别号码i)交货状态j)重量(毛重、净重、理论重量、张数),件数k)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试验结果(包括参考性指标)l)供方有关部门的印记m)发货日期或生产日期。10、冷轧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0.1尺寸10.1.1钢板的厚度、宽度及钢板长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10.1.2钢板的宽度也可以为10mm倍数的任何倍尺,钢板长度为50mm倍数的任何倍尺;10.1.3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尺寸的钢板。10.2尺寸允许偏差10.2.1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2: 单位:mm公称厚度按下列钢板宽度的最小和最大长度6

9、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100125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0.800.901.00120030001300300014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5001500350015003500150035001500400020004000200040001.11.21.3120030001300300014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50015003500150035001500350015004000200040002000400020004000

10、20004200200042001.41.51.61.71.82.0120030001300300014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4000150040001500600020006000200060002000600020006000250060002.22.5120030001300300014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4000150040002000600020006000200060002000600025006000250060002500

11、6000250060002.83.03.2120030001300300014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4000150040002000600020006000200060002000275025002750250027002500270025002700 表3: 单位:mm 公公 称 称 宽 厚 度 度厚度允许偏差A级精度B级精度1500150020001500150020000.901.100.070.090.090.111.101.200.090.100.100.121.201.400.100.120.110.14

12、1.401.500.110.130.120.151.501.800.120.140.140.161.802.000.130.150.150.172.002.500.140.170.160.182.503.000.160.190.180.2010.2.2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单位:mm公称宽度宽度允许偏差1000+61000+1010.2.3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单位:mm公称长度长度允许偏差2000+102000+1510.3外形10.3.1钢板每米的不平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10.4尺寸测量10.4.1钢板厚度:在距离边部不小于40mm处测量;10.4.2钢板的不平度: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板的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用1000mm钢片尺进行测量,测量钢板与钢片尺之间的最大距离;10.4.3钢板的镰刀弯,将10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