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17886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复习重点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现场试验接受干预对象的基本单位 AA. 个人B. 社区C. 人群D. 个种族E. 个民族2. 最古老、最普遍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AA. 面访B. 信访C. 电话访问D. 自填式问卷调查E.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II3. 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组,常 需在该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这样选择的对照称谓 CA. 内对照B总人口对照C. 外对照D. 多重对照E. 单重对照4. 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的是 AA现场试验B. 社区试验C. 干预试验D. 临床试验E. 社区干预实验5. 利用数字表随机排列表,也可用抽签的方法的随机分组方法是:

2、AA. 简单随机化B. 区组随机化C. 分层随机化D. 系统随机化E. 盲法随机化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DA. 合理膳食B. 适量运动C. 戒烟限酒D. 提倡病人自我管理E. 防止和减缓疾病的发展7. 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 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DA. 临床试验B. 横断面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8. 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CA. 现况调查B. 病例对照研究C. 生存分析D. 生态学研究E. 数理研究9. 死亡指标包括 EA. 死亡率、发病率B. 发病率、患病率C. 感染

3、率、患病率D. 患病率、生存率E. 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10. 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 BA水平传播B. 垂直传播C. 连续性传播D. 接触传播E. 无传播11. 估计某病流行势态的指标是 BA. 患病率B. 感染率C. 引入率D. 发病率E. 续发率12. 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EA. 临床经验B. 疾病自然史C. 前瞻性观察D. 回顾对比E. 临床试验13. 新出现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总称为 AA. 新发传染病B. 传染病C. 总体传染病D流行疾病E. 流行性传染病14. 确定某因素与某疾病联系强度最好用 CA总人群中发病率B. 患病率C. 相对危险度

4、D. 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E总人群的死亡率15. 真正的普查是指 CA. 对某个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 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 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D. 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E. 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16. 治愈率的计算公式 AA. 治愈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B. 缓解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C. 复发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人数D. 死于该病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总数E.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7. 疫源地的正确概念是 BA. 传染源活动范围的大小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C. 传染源居住地区的大小D. 传染病的病原体排除与否E. 易

5、感者聚集的地方18. 疾病的流行强度分为? DA. 散发B流行C. 爆发D. 散发、流行和爆发E. 散发和流行19. 下列哪项属于医院感染: CA.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IIB.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C.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IID.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IIE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0.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 CA. 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 .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 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 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 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1. 病例对照研究的

6、缺点是 DA. 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B. 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C. 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E. 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22. 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DA.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E. 致病因素与非致病因素23. 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DA.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 为另一组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

7、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 另一组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24. 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 CA. 之后B. 同时C. 之前D. 以上都有可能E. 最后25.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 AA. 串联使用B. 并联使用C.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 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 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26. 只检测系统发现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的是 AA. 敏感性B. 及时性C. 简便性D. 灵活性E. 代表性27.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哪个是正确的。 CA该病在当地居住人群中发病率高,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B. 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段时间不

8、发病C.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D. 迁出该地居民,患者症状无法得到减轻E. 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没有发生类似疾病28. 下列哪个是学习和应用流行病学的最基本观点。 BA. 比较的观点B. 群体的观点C. 概率论的观点D. 社会医学的观点E. 多病因论的观点29. 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 发病率B. 病死率?C. 死亡率D. 患病率?E. 罹患率30. 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 EA. 同时使用两个试验B. 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C. 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D. 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

9、E. 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 性31. 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或规模的医院收治病人在病情,临床类型及病程上可能存在较大的 差异。这是什么偏倚: BA. 零点偏倚B. 集合偏倚C. 失访偏倚D. 无应答偏倚E. 其他偏倚32. 预后因素中通常是结局发生之前的早期产物,对结局具有预测作用的是: DA. 致病因素特征B. 疾病特征C诊疗情况D. 疾病标志物E. 患者特征33. 疾病随访的起点 BA. 人群B. 零点C. 集合D. 失访E. 预期34. 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 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

10、故的危险性更高,该推论是 CA. 正确的B. 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 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 不正确,因为用流行率而未用发病率35. 我国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正确的是: BA. 感染谱发生变化,重度和中度病例所占比例逐渐增加B. 传播途径多样,疾病散播快速IIC. 传染源的流动性呈现快,近的特点IID. 疫源地范围易确定E. 人口大量流动,流动人口基础免疫水平基本相同II36. 预后研究最常用的设计类型是: CA. 病例对照研究B. 描述性研究C. 队列研究D试验流行病学研究E. 实验研究37. 误差包含 AA.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B. 机

11、遇误差和偶然误差C. 选择误差和偏倚误差D. 间接误差和直接误差E. 信息误差和关联误差38. 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 设,合适的对照为 CA. 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 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 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 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 夫妻不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39. 某种因素只能引起某种特定的疾病,某种疾病只能由某因素引起指的是: EA. 关联的强度B. 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C. 相似性D. 剂量-反应关系E. 关联的特异性40. 能够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 BA计划免疫B. 新生儿增加C. 易感者迁入D隐性感

12、染E.新生儿减少41. 某乡5 0 0 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一户,抽到的 户,对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CA. 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简单抽样E. 多级抽样42.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A. 霍乱B. 艾滋病C. 病毒性肝炎D. 钩端螺旋体病E. 天花43. 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A. 支气管炎病人B. 胃病病人C. 意外损伤病人D. 肠道传染病人E. 眼病病人?44. 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A. 现况调查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临床试验E. 盲法试验45.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13、 DA.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B.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 现患研究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E.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46. 防止医院感染措施中最常用和最先用的方法是 AA清洁B. 消毒C. 灭菌D. 隔离匚占】曰E. |高温47. 伯克森偏倚是指 AA. 入院率偏倚B. 检出症候偏倚C. 新发病例偏倚D. 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E. 旧发病例偏倚48.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CA.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 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C. 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 疾病在不同的年

14、、月和日的分布E. 疾病在国际、国家和城乡的分布4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策略是 BA. 全人群策略和危重病人策略并重B. 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急性病策略并重D. 高危人群与危重病人策略并重E. 全人群策略与急性病策略并重50. 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A该病患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D. 该病发病率将增加E. 发病率升高患病率减少51. 在病因模式中,流行病学轮状模型的图形含义是 CA. “轮子”表示机体;“轮轴”表示环境B. “轮子”表示遗传因子;“轮轴”表示病原物C. “轮子”表示环境;“轮轴”表示机体D. “轮子”表示传染源;“轮轴”表示传播途径E. “轮子”表示易感者;“轮轴”表示传染源52.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BA. 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 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