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17761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为贵》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和为贵》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为贵》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为贵》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为贵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和为贵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其精髓和要义究竟是什么,今天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意思是说礼的运用、礼的功用以“和为最重要,以和谐为目标。结合当今实际,我以为“和为贵的要义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和为贵反映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均由多种成分以一定关系共处,形成有机统一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和。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认为宇宙万物存在于“和的状态中,没有“和就没有世界,没有一切事物的存在。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我国古人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应当把“和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最高目标。“和是多种成分共生共荣、

2、有机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成分都有确定位置,与其他成分形成密切联系,对整体的“和发挥一定作用。各种成分所处的位置恰当,能发挥应有作用,“和的状态就能够保持;任何一种成分的位置和作用不恰当,整体的“和就会遭到破坏。由此可见,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它应在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那么。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成认差异与多样化是正常、合理的,否定差异、强求一致是不正常、不合理的;在成认差异的根底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异求统一。应成认在统一的整体内,各成分均有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在成认差异的根底上相互尊重,

3、尊重各方利益,尊重不同的思想、信仰等。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还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那么。过和不及都会破坏“和的局面,正所谓“过犹不及。如烹饪,各种佐料和水、火,分量都有一定之规,必须做到每一项都无过无不及,才可能做出美味佳肴。同样,在人际关系中,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回报都要讲平衡、讲恰当。只求权利、不讲义务,或只讲义务、无视权利;不负责任或越俎代庖,都会导致对“和的破坏。因此,每一个人都需认清自己应处的位置,恰当地处理个体开展与整体和谐的关系。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不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好高骛远,亦不推诿塞责。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应该激励;碌碌无为、不求上进,应当反对。

4、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正确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当一天士兵就要安于其位,尽一天士兵的职责;只想当元帅却不能当好士兵的人,非但不可能成为元帅,也不是一个好士兵。为此,应把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古人所说的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国家和社会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差别,包容多样;集体和个体秉持无过无不及的理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此根底上努力促进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月9以下选项中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春秋时期的人们认为“和是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根底,不可或缺。B

5、. 为了保持“和的状态,我们只需要让各种成分都有其应在的位置。C. 文章第段以烹饪为例,论述了实现“和应秉持无过无不及的原那么。D. 作者认为探索“和为贵的精髓和要义于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10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答:_11作者认为应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6分答:_参考答案:93分B10.4分例如:本文先提出“和为贵的要义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1分其次解释了什么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1分再论述了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1分最后强调了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的现实意义。1分11.6分 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那么。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那么应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好高骛远,亦不推诿塞责。或:应把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每点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