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1768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包 头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本体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姓 名: 陈刚 学 号: 11033410 院 系: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指导老师: 袁媛 孙莹 2021年12月26日目录前言 51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 61.1零件的用途 61.2零件的工艺分析 61.3零件的生产类型 62 确定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62.1确定毛坯种类 7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72.3 设计毛坯图 72.4 绘制毛坯图 83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7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73.2 零件的外表加工方法 73.3工序的集

2、中与分散 93.4工序顺序的安排 93.5制定工艺路线 103.6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123.7工序间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确实定133.8切削用量的计算143.9根本时间的计算274 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36)4.1 接受设计任务、明确加工要求36)4.2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36)4.3确定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37) 4.4确定分度方案、设计分度装置(37)4.5确定导向方案和选择导件(37)4.6钻模板机构类型确实定 37)4.7动作说明 (38) 5设计心得 39参考文献40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综合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CAD/CAM等专

3、业根底课和主要专业课,并且经过了为期六周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本次毕业设计主要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工程材料这两门课程的运用,同时也有对刀具和切屑的局部知识的综合,因此这是我们对以前所学各门课程的一次较为深入的综合总复习,同时还要对相关课外知识进行查阅和学习,是一次对我们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练习。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所要到达以下几方面:1、 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根底?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 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复习课程设计过程相关知识:CAD、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等等, 加深对

4、专业知识的理解。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 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希望通过对本盖体的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并掌握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因为是第二次接触制造工艺设计 ,设计上定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希望老师多多批评和指正。任务介绍: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本体盖工艺规程设计。要求如下:生产批量为大批大量生产,其他要求及零件参数见本体盖零件图,要求设计该本体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具体内容为1根据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3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序加工设备

5、及工艺装备,确定各 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并计算工序的工时定额;(4) 填写工艺卡片;(5) 撰写说明书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1.1零件的用途由于不知道零件在什么上面用,而不知道其用途。零件的技术要求 :1.铸造斜度按2.线性尺寸未注公差按GB/T1804-2000-m3.未注铸造半径毫米毫米4.未注倒角0.65.外表磷化、1.2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去齐全,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合理。该零件需要加工的外表均为切削加工,各外表的加工精度及外表粗糙度都不难获得。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到达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

6、的外表,上述各外表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该本盖体位置公差没有严格要求,但是局部加工面需专用夹具进行夹紧定位。1.3零件的生产类型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该零件为大批大量生产。2确定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2.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采用ZG270-500,屈服=270MPa,抗拉强度=570MPa,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铸造性良好,焊接性尚好,切削性好。考虑到铸造可以铸造内腔、外形很复杂的毛坯,工艺灵活性大,铸造本钱低 ,应选用铸件毛坯。又零件的生产规模为大批大量生产,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确定毛坯铸造方法为手工砂型铸造,由表5-3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G-K级,表

7、5-2公差等级11-14级。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毛坯制造方法为手工砂型铸造,材料为ZG270-500,规模为大批大量生产,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表5-2可取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为11级,表5-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H级。 表1 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mm加工外表根本尺寸铸件尺寸公差机械加工总余量铸件尺寸端面外端面964.4大端4、小端31032.2孔1852.86直径1791.2的外圆14556直径1512.5内端面端面674.4大端4、小端3742.2孔11056直径1042.5端面 外端面83端面3,端面3141.5端面,内端面110度缺口213.2大端面4,

8、缺口处端面1261.6 2.3 设计毛坯图(1) 确定铸造斜度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确定毛坯砂型铸造斜度为,圆角半径=8确定分型面以孔内端面和孔内端面为分型面。(2) 毛坯的热处理方式为了去除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2.4 绘制毛坯图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3.1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应尽可能选择不加工外表为粗基准。而对有假设干个不加工外表的工件,那么应以与加工外表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外表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那么, 以外圆为初基准。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

9、考虑基准重合、统一基准、互为基准等原那么。采用基准统一反复加工的方法到达位置度要求,然后以车后的孔和端面为精基准。3.2 零件的外表加工方法根据零件图上标注的各加工外表的技术要求,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表5-1至表5-4,通过对各个加工方案的比拟,最后确定零件外表的加工方法如下表:表2 零件外表加工方法需加工外表尺寸精度等级外表粗糙度Ra/加工方法端面3.2车两次走刀镗的内端面IT113.2车两次走刀镗孔IT81.6镗两次走刀车的外端面3.2车三次走刀车的端面IT116.3车两次走刀车的外圆IT91.6车两次走刀镗的孔IT81.6 镗两次走刀铣缺口IT1212.5铣数控插宽度为3mm的

10、槽12.5um插钻6XM8的螺纹IT1212.5um钻丝锥攻螺纹钻5Xm10的螺纹IT1212.5um钻丝锥攻螺纹钻7xM10的螺纹IT1212.5um钻丝锥攻螺纹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零件的生产规模为大批大量生产,初步确定工艺安排的根本倾向为:工序都要集中,采用工序集中可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许多外表,有利于保证各外表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加工设备主要以专用设备为主,采用专用夹具,这样生产质量高,投产快生产率较高。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本钱尽量下降。3.4工序顺序的安排1.机械加工顺序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那么,首先加工精基准,即在前面加工阶段先加工端面和

11、孔。同时考虑尺寸精度要求。在以后各道工序中都以其作为定位基准。 遵循“先主后次原那么,先加工主要外表孔,后加工次要外表槽、螺纹、倒角。 遵循“先面后孔原那么,先加工端面,后加工孔。先加工的端面后镗的孔。 2辅助工序 毛坯铸造成型后,应当对铸件毛坯安排清砂工序,并对清砂后的铸件进行一次尺寸检验,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在对零件的所有加工工序完成之后,安排去毛刺、磷化、清洗零件、终检工序。3.5制定工艺路线工艺路线一:工序号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5铸造铸造毛坯10清沙清理15热处理退火20钳工整形25检验毛坯检验30车车的外端面的外圆,的端面镗的内端面镗孔、倒角35车车的外端面、的端面,的内孔车的端面车的外圆镗的内孔、倒角40铣数控铣的缺口的端面,的内孔45插插宽度为3mm的槽的端面,的内孔和的内孔50钻钻外端面孔攻6xM8螺纹的端面,的内孔和度的缺口钻外端面孔攻5xM10螺纹55钻钻外端面孔攻7xM10螺纹的端面,的外圆,和度的缺口60钳工去毛刺65外表处理磷化70清洗清洗零件75检验80入库工艺路线二:工序号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5铸造铸造毛坯10清沙清理15热处理退火20钳工整形25检验毛坯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