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176188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有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情节的朗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有小说情节的朗诵稿_带有小说情节的朗诵 小说情节朗诵篇一:施家和孟家鲁国有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儒家的仁义之术,小儿子爱学军事。大儿子用她所学的儒家仁义思想去游说齐王,得到齐王的赏识,聘任她为太子的老师。二儿子到楚国去,用她所学的法家军事思想游说楚王,在向楚王讲述自己的思想、看法时讲道理、举例子,有条有理,楚王听了很快乐,以为她是个军事人才,就封她为楚国的军事长官。这么,弟兄两人一个在齐国任职,一个在楚国作官,她们赚的钱多,使家里很快富裕了起来。弟兄两人全部有显赫的爵位,让她们家的亲戚好友也感觉到很荣耀。施家邻居中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家庭情况和施家以前相仿:家境并不富裕,也是有

2、两个儿子。大儿子和施家大儿子一样,好学儒家仁义之术;二儿子也是爱学兵法之术;两家的儿子还曾经在一道讨论学问,研究兵法。孟家为贫穷所困扰,生活很艰苦。孟家看到施家这两年很快富裕起来,门口的马呀、车呀常常有来的,来的人员中有当兵的,也有当官的,真够荣耀,很有点羡慕施家。因为这两家一直全部很友好,孟家就向施家请教怎样让儿子取得官职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就把自己怎样去齐国,怎样向齐王游说及怎样到楚国,又怎样对楚王游说和当官的经过如实地告诉了她们。孟家两个儿子听到后,以为这是个门路,于是大儿子准备到秦国去,二儿子准备到卫国去。孟家大儿子到秦国去后用儒家学说游说秦王。她向秦王讲得头头是道,真是口若悬河,口

3、才不错。秦王说:“目前啦,各国诸侯全部要靠实力进行斗争,要使国家富强的,无非是兵力、粮食。假如光靠仁义治理国家,就只有死路一条。”秦王心想:这个人当然有才能,她要我用仁义之术治国就是想要中国不练兵打仗,不积粮食不富裕,这能行吗?于是,命令军士对她施行了最残酷的宫刑,然后又将她赶出了秦国。孟家的二儿子到了卫国以后,用主张发展军事的学说游说卫王。她为了能让卫王采纳她的意见,能在卫国授爵当官,向卫王进言时有条不紊她讲述自己用兵的道理。卫王听后说:“我们卫国是弱小国家,又夹在大国之问。对于比我们强的大国,我们的政策是要恭敬地侍奉她;对于同我们一样或比我们还要弱的小国,我们的方针是要好好地抚慰她们,只有

4、这么才是我们求得安全的好方法。你提的军事治国当然不错,但假如我依靠兵力和权谋,周围的大国就会联手进攻中国,我们的国家很快就要灭亡。假若我好生生地放你回去,你肯定会到别国去宣传你的主张,其余国家发展了军事力量再对外扩张起来,会对中国造成很大的威胁。”卫王感到这个人既放不得,又留不得,于是派人砍断了她的双脚,然后把她押送问鲁国。孟家的两个儿子回到家里,已是残废人了,全家人感到又悲又恨,她家父子三人找到姓施的人家里,悲痛地拍着胸脯责备施家。施家的人回复说:“不管办什么事,通常适应时势的就会成功、昌盛,违反时势的就会失败、灭亡。你们学的东西和我们相同,不过取得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为何呢?这是因为你们选

5、择的对象不一样,同时又违反了时势啊。我们的做法和行为又有什么错误呢?”这篇小说告诉大家:不管办任何事情,全部必需考虑条件是否适合,对象选择得是否正确,要适应形势。对他人的经验不能死搬硬套,不然的话,肯定会把事情办糟。小说情节朗诵篇二:苛政猛于虎春秋时期,朝廷政令残酷,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老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有些人没有措施,只好举家逃离,到深山、老林、荒野、沼泽去住,那里虽一样缺吃少穿,可是“天高皇帝远”,官府管不着,兴许还能活下来。有一家人逃到泰山脚下,一家三代从早到晚,四处劳碌奔波,总算能勉强生活下来。这泰山周围,常常有野兽出没,这家人总是提心吊胆。一天,这家里的爷爷上山打柴遇上老虎,就再也没

6、有回来了。这家人十分悲伤,可是又无可奈何。过了一年,这家里的父亲上山采药,又一次命丧虎口。这家人的命运真是悲惨,剩下儿子和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俩商议着是不是搬个地方呢?可是思来想去,实在是走投无路,天下乌鸦通常黑,没有老虎的地方有苛政,一样没有活路,这里虽有老虎,但未必天天碰上,只要小心,还能侥幸活下来。于是母子俩依旧只有在这里艰苦度日。又过了一年,儿子进山打猎,又被老虎吃掉,剩下这个母亲一天到晚坐在坟墓边痛哭。这一天,孔子和她的弟子们经过泰山脚下,看到正在坟墓边痛哭的这个母亲,哭声是那样的凄惨。孔子在车上坐不住了,她关切地站起来,让学生子路上前往探询,她在一旁仔细倾听。子路问:“听您哭得这么的

7、悲伤,您一定有十分难过的事,能说给我们听听吗?”这个母亲边哭边回复说:“我们是从别处逃到这里来的,住在这里好多年了。先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去年,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里,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吃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心的事呢?”说完又大哭起来。孔子在一旁忍不住问道:“那你为何不离开这个地方呢?”这个母亲忍住哭声说:“我们无路可走啊。这里虽有老虎,可是没有残暴的政令呀,这里有大家家全部和我们一样是躲避暴政才来的。”孔子听后,十分感慨。她对弟子们说:“学生们,你们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猛啊!”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穷苦人走投无路,她们宁可生活在猛虎威胁的环境中,也不愿生活在暴政

8、的统治下。小说情节朗诵篇三:松鼠和松鸡见松鼠忙忙碌碌地采集核桃、松籽、蘑菇,松鸡忍不住说道:“好友,你父亲、母亲留给你那么多好吃的,你还费这么大的劲,瞎忙乎啥?”“父母留下的,总有一天会吃完。”松鼠说,“我还得靠自己贮备食粮,不敢有半点儿偷懒。”松鸡“格格”发笑,笑松鼠有福不会享,说自己的生活过得潇洒又自在。松鸡在吃食方面历来全部是挑挑拣拣的,很讲究,再好的果子,它也是这儿叮几口,那里啄几下,就丢在一边不再理会;很多果实被它糟践了。松鸡不仅不心疼,还得意地宣称:“这是我的福分;松鼠那穷命,甭想沾边儿。”很快,下了几场暴雨,树林里的野果被冲洗一空,极难寻到充饥的食物。这天黄昏,松鼠冒雨采蘑菇归来,见自己树洞贮藏室外,吊着一只鸟儿。赶近一瞧,竟是松鸡!原来,松鸡肚饿难挨,趁松鼠不在家,便把脑袋伸进洞里偷吃,一时啄得太猛,嘴里叼的食物太多,吞不下喉咙,头又抽不出来,便活活卡死在小洞口了。小说情节朗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