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禁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167444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用药禁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用药禁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用药禁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用药禁忌老年人疾病一般具有如下特点:起病隐袭,症状多变;病情难控,恶 化迅速;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意识障碍,诊断困难;此起彼伏,并 发症多1受益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 不应给予药物治疗。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 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610种为10%, 11 15种为25%, 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 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 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

2、用多种 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 药物。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 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 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 到控制而无需用药。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 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 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 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 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应 注意的是,也并非保

3、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 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 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咲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 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 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 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 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 最佳剂量。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 择最适宜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 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

4、喘常在夜间出现, 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 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 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 午)。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知或情感方 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 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 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老年人用药十二忌老年人疾病种类多,用药也多。据统计,老年人平均用药量约是 青年人的5

5、倍以上。由于老年人体内各脏器生理储备能力减弱,对药 物的应激反应也变得脆弱,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范围变 窄,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排泄变慢,故容易发生中毒或不良反 应。一般说来,老年人用药有十二禁忌。一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 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二忌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 应的几率也越高。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 服或漏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三忌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老 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四忌时间过长。

6、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 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 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药物,更应按 “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掌握好用药时间。五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 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六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病多长期、慢性,易出现“乱 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 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七忌滥用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 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 毒”的说法。八忌朝秦暮楚

7、。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 告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 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发毒副反应。九忌长期用一种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 使药效降低,而且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成瘾。十忌滥用三大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 但不能当万能药、太平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十一忌依赖安眠药。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头胀、步态不 稳和跌倒,久用也可成瘾和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 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治疗 时应交替轮换使用毒性较低的药物。十二忌滥用泻药。老

8、年人常易患便秘,如为此而常服泻药,可使 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调节生活饮食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后期制作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们必须重视老年人的用药问题,因为 老年人用药机会多,药物不良反应随年龄而增加将老年人疾病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发生在各年龄组的疾病如感冒、胃炎、心律失常等。中年起病,延续 到老年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老年 人易患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痛风等; 老年期起病,为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症、老年性白内障及 老年性痴呆等

9、;极少数的老年人也可患儿童常见的疾病,如麻疹、水 痘、猩红热。2.老年人起病特点:起病隐袭,症状多变;病情难控, 恶化迅速;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意识障碍,诊断困难;此起彼伏, 并发症多。由于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胃液pH升高、胃粘膜萎缩、 胃排空速率下降,导致药物溶解速率改变、药物因在胃肠停留时间延 长而吸收改变;肝和胃肠道血流减少,从而改变药物首过效应而影响 生物利用度,肝、肾功能、血浆蛋白结合力和组织结合力改变使一些 药物转化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或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从而药效增 强如:普萘洛尔造成的肝性脑病。老年人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 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和中毒

10、。常量用药易蓄积中毒。 如: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苯巴比妥、四环素类、头抱菌素类、 磺胺类、普萘洛尔等应用时需慎重。老年人对以下药物敏感性增高,在应用下列药物时须重新调整剂量1.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敏感性增高: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 郁药、镇痛药2. 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表现为血管壁变性,弹性纤维减少,血 管弹性减少而使止血反应发生障碍,对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非常敏 感,一般治疗剂量即可引起持久的血凝障碍,并有自发性内出血的危 险。70岁以上患者剂量为40-60岁患者的30%即可。3. 对利尿药、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其机理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的内环境的稳定功能减弱。如吩噻嗪类、

11、0受体阻滞药、血管扩张 药、左旋多巴、三环类抗抑郁药、苯二氮类与利尿药可引起体位性低 血压。4. 对肾上腺素0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的敏感性降低:心脏肾上腺素 0受体敏感性降低,对肾上腺素0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反应均减弱。 例如,65岁患者增加每分钟休息时心率25次,需要的异丙肾上腺素 静滴剂量为25岁所需剂量的5倍;老年人动脉内灌注异丙肾上腺素 增加前臂血流的作用也要比青年人弱。老年人用药常见不良反应如下 1、镇静安眠药如地西泮、氯氮卓:中枢神经系统抑制。2、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大汗淋漓,血压 体温鄹降,四肢冰冷,虚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可致胃出 血。3、抗高血压药如

12、胍乙啶、利血平、甲基多巴易致抑郁症。4、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可引起头晕、头胀痛、心跳加快,可诱发 或加重青光眼;硝苯地平可出现面部潮红、心慌头痛等。5、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美西律可出现眩晕、 低血压、手足震颤、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6、B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可致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可诱发哮喘, 加重心衰。7、利尿剂如咲塞米、氢氯噻嗪可致脱水、低血钾。8、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与利尿剂合用可加重耳毒性反应,致耳聋、肾脏损伤。避免使用四环素、万古霉素等。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头 抱菌素需减量或适当延长间隔时间。9、降糖药如胰岛素、格列齐特等,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易发生 低血糖反应

13、。10、抗心力衰竭药如地高辛等强心苷可引起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及低血钾症等洋地黄中毒反应。11、抗胆碱药如阿托品、苯海索和抗抑郁药丙咪嗪可使老年性前列腺 增生患者抑制排尿括约肌而导致尿潴留。阿托品可诱发或加重青光 眼,甚至致盲。12、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可致嗜睡、头晕、口干等反应。1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泼泥松、地塞米松等长期应用可致水肿、 高血压,易使感染扩散,诱发溃疡出血。1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VA过量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厌食、毛发脱 落、易发怒激动等;VE过量会促使静脉血栓形成、头痛及腹泻等症 症;锌过量可致高脂血症及贫血;硒过多可致性中毒,引起恶心呕吐、 毛发脱落、指(

14、趾)甲异常。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和紊乱,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影响许多药品选 用、剂量大小、用药频率,给老年病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指导老人合 理用药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社会和家庭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一 .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1. 药物吸收 老年时胃粘膜逐渐萎缩,胃酸分泌减少,PH增高,70岁的老年人胃酸可减少20-25% 胃肠道血流量65岁约减少40%,因此减少和推迟药物的吸收; 胃肠道蠕动减少,排空速度变慢,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可能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 胃肠道吸收表面面积和吸收细胞减少,致其功能降低; 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率增加,导致细菌在小肠繁殖,引起葡萄 糖、B族

15、维生素、铁及钙在老年人吸收减少,这是老年人吸收障碍, 造成铁、钙、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2.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老年时肝重量减轻,成年人(20-40 岁)肝重约1200克,老年人(71岁)以上平均肝重仅约741克; 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 肝血流量在60-80岁减少40-45% ; 老年人特别是营养不良时肝合成蛋白的能力减少,易出现低蛋白血 症,结果可使血中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多,血药浓度增高。 因此老年人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哌替啶、吗啡、保泰松、地 西泮、氯丙嗪、洋地黄毒苷、水杨酸盐等,尤其是同用几种药物时由 于竟争性结合,导致药物血浆浓度增高或消除延

16、缓而出现更多的副作 用; 吸烟、饮酒、疾病、临床用药、饮食等诸多因素均影响肝脏的代谢 功能; 选用某些需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更需考虑上述特点,例如可的松在 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而发挥作用,应尽可能应用氢化可的松而不用 可的松。老年人代谢茶碱的功能比青年人低35%,阿普唑仑、利多卡 因、甲磺丁脲等的代谢率亦随增龄而明显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易 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作用。红霉素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 合用,可升高他汀类血药浓度,增加肌病的危险性。因此老年人应用 经肝脏代谢,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应减少剂量,通常是青 年人1/21/3.3. 药物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增龄使肾组织出现玻璃样变、动脉硬化 及间质纤维化等形态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