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应考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167202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治疗应考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治疗应考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治疗应考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治疗应考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治疗应考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应考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应考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治疗(应考版)第一章心理治疗的涵义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症状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咨询的概念: 在相关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不同方法技术,通过口头、书面及体态语言的互动过程,助人自助解决发展性和障碍性问题,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和不断成长完善。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异同相似: 1 遵循的理论和方法是一致的。 2 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 3 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相似, 4 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5 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同1 工作

2、对象各有侧重 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复原的患者,称为来访者;心理障碍者,称为病人或患者。2 工作内容有所差别 正常人所遇到的问题,如人际、职业选择、婚姻家庭等;神经症、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3 专业人员的称谓和接受的训练不同 咨询师,接受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或职业心理学的训练;治疗师或心理医生,接受精神医学或临床心理学的训练4 干预重点和干预策略不同 重视支持性、发展性,助人自助,耗时较短; 重视行为的矫正、训练、人格的重建,耗时长。5组织构建不同 在学校、社区等非医疗机构中开展;而心理治疗多在医院进行。心理治疗的原则1 保密原则 自伤、自杀或危害他人与社会、严重的人格障碍等除2 主体原

3、则 来访者既是治疗的对象,又是治疗活动的主体3 转介原则 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或时间不够,不能很好解决问题4 时间限制原则以及意义5 态度中立原则 不奖私人情感参杂到治疗中,不过度卷入 1 采取通情、尊重和真诚的态度 2 处理和调节好个人的情绪和态度,摆正自己在治疗中的位置和角色 3 避免主观臆断,不做简单的评价和判断 4 避免与来访者有超出工作以外的个人接触6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促进来访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心理治疗的形式支持性心理治疗 帮助来访者渡过难关,不探讨深层的心理冲突教育性心理治疗 以自知力重建教育为目的重建性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 包括经典精神分析,也包

4、括广义的分析生活史的治疗。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要求1 学历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或者其他专业本科学历以上2 理论学习1 基本理论:普通、发展、社会、咨询心理学等2 职业道德、职业守则、相关法律等3 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和心理治理技能3 实践操作 实践训练课程、临床实习、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伦理道德标准1 保证自己具备合格、过硬的治疗技能和专业素养2 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和专业素养,培养伦理判断能力3 不在超出能力范围的领域工作4 尊重来访者的自主权5 公正对待所有的来访者6 保证治疗过程来访者免受伤害7 诚实向

5、来访者做出承诺8 避免与来访者建立双重或多重关系不道德的心理治疗行为泄密、吹嘘自己、不负责的活玩忽职守的行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诱导、强化来访者的依赖性、与来访者发生性行为、不合理的收费或额外多收费、不真实的广告宣传。 第二章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时期(18951905): 放弃催眠,提出自由联想和意识层次理论。 第二个时期(19051923): 发表性欲三论,探讨了儿童心理的发展与精神变态机制的联系。 第三个时期(19231939): 发表自我与本我,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一、意识层次理论冰山理论(一)意识 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与直接感知有关的

6、心理活动部分(二)前意识 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可以召回到意识中的经验和记忆(三)潜意识 压抑在意识之下、无法召回的记忆,被社会风俗、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原始的冲动、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二、人格结构理论(一)本我 (二)自我其功能有:防御机制 所有神经症的症状都可理解为痛苦冲动与对对抗这种冲动的防御机制之间的辩证过程。(三)超我理想自我,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获得和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人格结构中道德和准则的代表。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依赖父母的影响。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三、性心理发展理论(一)口欲期:01岁 口腔及口周黏膜是满足快乐及交流的重要部位。快感

7、区在口唇部位。(二)肛欲期:24岁 1岁左右的孩子接受大小便训练,控制自己的大小便,通过肛门时能获得快感。(三)俄狄浦斯情结期:46岁 进入三角关系(四)潜伏期:611岁(五)生殖期:12、13岁 男孩子骨骼与肌肉长得粗壮,声调变粗;女孩子第二性征也发育。 精神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一、自由联想鼓励来访者尽量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讲,说出任何所想的事情,不要有任何隐瞒,特别是那些不想说、或者不好意思说的东西。 具体做法 1 安静、光线适当的房间,躺在沙发床上。治疗师在来访者身后。 2 打消其顾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修改。对谈话内容保密。 3 不随意打断来访者的话,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 4 回忆童

8、年的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 5 最终发现压抑在潜意识内的情结或矛盾冲突,并带到意识领域,产生领悟,解决问题。二、梦的分析梦的来源:最近发生,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直接表现在梦中;几个最近发生且有意义的事,在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一个或数个最近而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一个对梦者很有意义的经验,却以另一最近发生 但没有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三、阻抗分析阻抗的定义和种类 对分析进展、治疗师和分析性方法及过程起反作用的反向力量,即阻碍来访者的自由联想、妨碍来访者试图回忆和达到对顿悟的理解领会、针对来访者的合理化自我及想改变的愿望起反作用的力量。 自我协调性阻抗和

9、自我不协调性阻抗阻抗的临床表现 沉默、谈论琐事、回避特定的主题、迟到、失约、厌烦情绪、付诸行动等。阻抗的分析和处理 认识、展示、澄清情绪 放慢治疗进程、增加情感支持、情感分享等。四、移情分析移情的概念和特点 是指来访者由于他与治疗师的关系所引起的冲动性体验,这些体验不是由于客观的分析治疗场景所引起的,而是起源于来访者早期的客体关系,使这些客体关系在强迫性冲动作用下的重现。 特点:在当前情景中显现过去;显现熟悉而亲近的人;拒绝接纳新的信息。表现形式: 1 不合时宜性 2 强烈情感 3 矛盾情绪 4 反复无常 5 顽固不化 分析移情的技术 镜像作用、中立的态度、节制原则 分析移情的技巧 展示移情、

10、澄清移情(询问详细情况;移情的启动点)、解释移情、修通移情五、心理治疗的设置治疗室 房间固定;布置要简单、舒适;治疗中不应接听电话;座椅的距离要适当。治疗时间 保持恒定,不提前结束也不延长时间;对迟到、缺席现象作讨论;咨询师度假要提前通知并讨论。治疗收费 一经确定,不宜随便改动;考虑来访者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收费;治疗前与来访者讨论收费问题。对治疗师的要求 态度中立;少自我暴露;不要将自己的情感对来访者见诸行动(被激怒时攻击来访者);接受自我分析和督导。第三章 行 为 治 疗行为治疗: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

11、则,对个体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并获得新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 即:根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减轻或改善来访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行为治疗的理论来源: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基本假设第一,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行为(异常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但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得来的。第二个,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后天习得的异常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共同特点()治疗只能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而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认为是无关紧要的; ()治疗以特

12、殊的行为为目标,以行为为导向。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那些要改变的行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状的表现; ()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且带有教育色彩,如布置家庭作业。 ()对于每个求治者,施治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具有弹性。 (5) 坚持,进行验证和不段修正。 (6) 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积极性和主动性。 技术一、系统脱敏法本世纪50年代由精神病学家沃尔帕所创。它是整个行为疗法中最早被系统应用的方法之一。 步骤: 1 进行肌肉放松,直至来访者完全放松; 2 由治疗师与来访者共同设计一个引起焦虑的由轻到重的等级表,即按刺激的大小不同确定一个刺激梯级表。 3 让来访者在完全松弛时依次想象或经历梯级表中的不良刺激情景,治疗师通过口述让来访者想象,每一个梯级情景保持30秒左右,直至放松,每一治疗期呈现25个事件,持续时间1530分钟二、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三、行为塑造法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一般采用逐步进级的作业,并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