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复习学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165643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复习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诗词复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年级语文组主备人:张文丽 一、 文学常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二、写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

2、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三、内容与情感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四、名句赏析.生子当如孙仲谋。 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年少万兜鍪。运用借代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

3、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写景的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登楼所见美景,为下文抒发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作铺垫。五、理解性默写.诗中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六、注释神州:“中原地区”( 或“中原”“中原大地”“中国”)兜鍪:代指士兵。七、中考链接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

4、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C.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4分).我们学的古诗词中与“孙权”有关的典故一共有两个,除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外,另一个是什么?并注明作者和出处。.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4分)答案:.B 2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开头两句“何处望神州”,以问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千古兴亡多少事”,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此乃人力无法挽回;“天下英雄谁敌手”,将孙权与曹操刘备并称,说明只要励精图治,定能治理好国家。通过这些问句,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