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16146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学习”作为一个词语,人们 ;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 。自古以来,学习就是思想家们 的主题。“学者,觉也”(礼记王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就是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的真义、学习的原则的经典性表述。A耳熟能详 司空见惯 关注 B耳闻目睹 习以为常 关心C耳闻目睹 司空见惯 关心 D耳熟能详 习以为常 关注2.下列各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春蚕到死丝方尽 B.不为五斗米折腰C.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D.冰炭不言,冷热

2、自明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我们相识几十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老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啊,来,咱们干了这一杯离别酒!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十月的微风像孩子的小手,在清晨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卧床嗅着窗外桂花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会是愉悦的。C.常常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命运的惩罚,从出生就无限的接近死亡,这是一个永远改变不了的诅咒。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3、项是(3分) 清秋的月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大地,到晨晓,月色也是微淡的了。彼时, ,隐没在西天尽头的朝云里。鹅在河岸上吃草,伸头一啄,露水簌簌而下露水濡湿了瓦檐和瓦檐下的蛛网 它自己,微淡微淡的影子 月亮的那一点黄,那一点红,都化作露水洒给了大地万物 也濡湿篱笆上朝颜花的叶和花蕾 A. B. C. D.5.下列对联所写人物与选项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菊下诗,岂甘了此一生。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

4、勾留江上别离情。A.岳 飞陶渊明屈 原杜 牧 B.范仲淹黄 巢屈 原杜 牧C.岳 飞黄 巢杜 甫白居易 D.范仲淹陶渊明杜 甫白居易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赵清献公神道碑苏 轼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佑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卒免死。一府皆服。阅

5、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改修盐法,民赖其利。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为言。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上纳其说。熙

6、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时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当复来。”至是适六岁矣。杭人德公,逆者如见父母。 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二日而公薨。实七年八月癸巳也。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 扰:安抚B.卒免死 卒:最终C.遇吏民简易 遇:遇见D.杭人德公 德:感恩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抃去世三年之后,

7、苏轼受皇帝之命,为他撰写了这篇碑文。B.为了使一个伪造印章的人免于被处死,赵抃巧妙地修改了赦令。C.赵抃入蜀为官,随身仅带一琴一龟,皇上听说后称赞他的清简。D.赵抃从杭州退休,当地百姓苦苦挽留,赵抃答应六年后一定回来。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4分)(2)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5分)9.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赵抃为政方面的特点。(3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竹林寺别友人 许 浑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8、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10.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5分)11.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4)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 (8)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

9、(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题。田间话絮和 谷雨水时令过后,渭河北原却下了一场透彻的大雪,洋洋洒洒,让人尝到了乍暖还寒的味道。归时雪满故园路,两道曲曲弯弯的车辙在引我回到老家。这么盈尺厚的雪,别说在春初,也就是在数九寒冬也是罕见的。尽管是姗姗来迟了的春雪,也足以使庄稼人开心,丰年有了指望。雪霁之后,屋檐上的冰凌在滴答着晶莹透亮的水珠,积雪的边缘也在滋滋地融化,阳光下的雪水便泥泞了乡间的土路。麻雀和喜鹊的喳喳声,摇落了柳树、桐树、核桃树枝丫上的残雪。半晌工夫,朝南的向阳山地便将雪白的绒毯变戏法似地化为乌有,湿漉漉的田坡在暖阳下酣畅地呼吸着,一片氤氲的气象。在坡路的拐弯处,我碰见了

10、碎爷。他扛了一把锃亮的锄头,说是去地里转悠。我和碎爷一起走过守护着老宅的古槐旁,远远就看见五叔弓着腰在油菜地里忙活。油菜是去年秋后种的,不畏严寒,从越冬到入春一直是绿油油的,稍遇暖风即绽芯抽薹子。待到山原上的水桃花、杏花、杜梨花露出粉白的眉眼,油菜地便金黄璀璨,招蜂引蝶,点亮寂寥了一个冬天的穷乡僻壤。碎爷在油菜地边荷锄而立,与五叔搭讪着,探节数时,量晴校雨,其舒坦的话语是雪霁晴朗的自然氛围所赋予的。五叔拿一把小铲,在茁壮的油菜丛中剜荠荠菜和茵陈芽子,说是咬春尝鲜,也可用来喂鸡的。在老家,牛马骡驴业已绝迹,猪狗羊鸡也很少有人养。知道五叔抽烟,恐怕也是村上最后一位抽旱烟的老汉了。我敬上一支烟给五叔

11、,他却板着脸说,我不吃纸烟,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我的旱烟锅子。五叔就地畔坐下,与碎爷拉话,我成了一个插不上言的旁听者。他们说,大油菜籽比小油菜籽产量高,但不香,味儿不正。买的混合油在热油锅里不见增量,好的纯菜籽油会膨胀变多。我发现油菜地里栽了不起眼的一排排小花椒苗,青色的,刺儿尖锐。五叔说,种的油菜是自己吃的,不算经济账,人家一亩花椒能收入几千元,干椒湿椒有人上门来收购,种麦也就三五百元,不值钱。花椒中的大红袍收益好,但没有难伺候的老品种狗椒吃起来香。记得几十年前,全村仅有沟畔上的一树狗椒,别说椒籽,就连椒叶子也被捋光了。谁家油锅里放入几粒花椒,满村人都闻到了香味儿。是人的味觉迟钝麻木了,还

12、是花椒退化抑或变种了?是谁给老花椒起的名字,为啥叫了个“狗椒”?我问,这些年麦子普遍增产,啥原因?碎爷说,机械化耕种,土壤深翻了,底肥化肥跟得上,合理密植,种子也改良了。早先牲畜犁地浅,粪土效力低,籽种近亲繁殖,当然产量少,吃不饱肚子。碎爷用脚蹭着路边密匝匝的野燕麦苗,说这东西自生自灭,却从来没有断种。若算计经济账,种麦子的收益一年也顶不了一个月进城打工的收入,庄稼人是念及对土地和粮食的与生俱来的情感,才不忍心撂荒生存的根本。而流转规模化经营、生态观光、美丽乡村的前景,近在咫尺,亦艰难繁复。沟对岸,背洼洼里的残雪在春日下泛着光,不日会冰雪消融,毕竟,春分之后就是清明了。碎爷和五叔说,山挡不住云

13、,树挡不住风,节气不饶人,神仙也挡不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2. 文章第二段描写了雪霁后的乡野景象,请分析其表达特色。(5分)13.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1)他却板着脸说,我不吃纸烟,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我的旱烟锅子。(2)是人的味觉迟钝麻木了,还是花椒退化抑或变种了? 14.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5分)15. 请探究文章结尾一段的意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文能穷人”辨甘正气 钱锺书在围城里写了一个舞文弄墨的大才子董斜川,他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但“不去讲武,倒批评上司和同事

14、们文理不通,因此内调”,对他的命运,作者有一句“判词”:“文能穷人,所以他官运不好。”默存先生一锤定音:董斜川官场不得志的原因就是喜欢文学、爱好写作。“文能穷人”一语惊醒读书人。大师的戏谑被奉为真理,很多人常常将其挂在嘴边,作为不读书的金灿灿借口和敲打文学爱好者的沉甸甸“大棒”。事实却正好相反。 读书写作并非命途多舛的原因,而恰恰是其结果。是“穷人能文”,而不是“文能穷人”。读书写作是“穷人”所能选择的最廉价的消遣。简而言之,就是穷得只能读书写作了,而不是读书写作使人变穷。 出生钟鼎之家,锦衣玉食的人,他的爱好也是烧钱的,花几亿买个鸡缸杯泡茶喝,也是小事一桩,根本不用到读书写作中找寻乐趣。生活在底层的呢?房贷要还,车子要慢慢存钱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