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语音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15818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语音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章 语音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章 语音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四章 语音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四章 语音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语音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语音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语音学一、语音学:音素区别特征辅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概括的类一一Vr元音音素的成音节能力二、音系学:音位最小区别对儿超音段音节结构 音系规则概说 语音学研究符号的声音方面。一种语言中有些什么音,这些音又是如何“串”在一起的。包括语 音学和音系学两个分支。语音学phonetics,研究语音发音特点,提出语音描写、分类和转写方法。是对语音发音、声学 或知觉的一般研究,是“实质”/ “物理”的研究。基本单位是“音素”(“音段”)。三个分支:(a)发音语音学,(b)声学语音学,(c)听觉语音学。音系学phonology,基本单位是“音位” 一个语言的具体音形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音系的单

2、位只能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活动。 每种语言的语音都是一个有限集,具有系统性,其语音单位总是在一定的语音格局中活动。所 谓音系的格局,包括: 1 一套音系的基本单位;2 音位的活动模式,后者可表示为一套规则,包 括:语音单位的组合规则;语素音形的交替规则。音系单位在一定的框架中的活动总是成组行动的。单位组合相交替的模式限制,模式中单位活 动的成组性,就形成了语言音系的格局。音系结构和语音现象之间存在差别 “语音假象”,人们往往“听”不出自己语言的语音之间的差异,把具有不同声学特点的音“听” 成是相同的,或把几乎相同的音听”成是不同。萨丕尔(1933)调查萨其语(sarcee,加拿大印 第安语言)时

3、发现,发音人强调bini “这个”不同于bini “出声”,但萨丕尔却听不出二者之间的 分别。原来,“出声”在别的语言环境下作binit,而“这一个”词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作bini ; 单说时,binit的t尾脱落,听起来就和“这一个”一样。萨其人之所以“听”得出两词之间的差 别,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萨其语的知识。不懂萨其语的人,只能在单纯的语音这个层次考察词与 词之间的关联,而无法在抽象的层次上作出判断。语音假象实际反映音系结构的真相。读写脱节字母与音素knot, not; now, know, psychoDid he believe that Caesar could see the peop

4、le seize the seas?The silly amoeba stole the key to the machine dame dad father call village manythink this ether eitherwho what resign ghost know hole 、语音学语音的切分什么是“单个的音”,各个音之间是如何相互区别的 “音素”(音段),音值语音的同一性 声学,相对性 国际音标 气流机制 肺部,口腔、鼻腔呼气音,吸气音浊音(+带声voiced)和清音(-带声voiceless) 鼻音(nasal)和口音(oral), +鼻,-鼻辅音(conson

5、ant)和元音(vowel) (一)、辅音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个位置受到阻碍。1发音部位 气流受阻的部位唇音(labial),双唇音( bilabial ), b, p, m 唇齿音(labiodental), f, v 齿间音( interdental), th 齿龈音(alveolar), d, t, n, z, c, s; +前部 腭音(龈腭音, alveopalatal) zh, ch, sh, r; -前 , -后 软腭音(velar), g, k; +后边音(lateral), l声门音(glottal), h喉塞音?上海话,鸭?人?2 发音方法气流从肺部向上逸出口、鼻时的方式。塞音

6、(stop),声道完全闭塞发出的音。破裂/爆破音。通音( approximant ),基于牵涉的发音过程,即一个发音器向另一个发音器靠近,而间隔变狭 的程度又不足以产生听得到的摩擦声。包括w, j, r, l,及元音。鼻塞音 m, n, ng;口塞音也叫爆破音 双唇塞音 b, p, m 龈塞音, d, t, n 软腭塞音, g, k, ng送气音(aspiratio n) 和不送气音清音、浊音(+带声 voiced)。 p t k b d g擦音(fricative), s sh x h塞擦音(affricate), zh ch z c j q咝音(sibilant)舌叶和齿龈隆骨后部之间狭窄

7、的、有如舌沟的制流发出的擦音。这类音,如s和sh有频率很高的咝咝声特征。所有元音都为卜粗糙。相对的是“圆润”3 根据发音特征概括的类流音(liquid) l,r气流有一定阻碍,但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压缩或摩擦。r:卷舌音,颤音,闪音。半元音/滑音(glide,音渡)y, 腭滑音, w, 圆唇软腭滑音。-辅, +响,但不能形成音节峰。阻音(obstruent ),由于收缩而阻碍气流从鼻或口腔通过的音,如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响音( sonorant ),用相对不受阻的气流、声带取可自发带声位置时发出的音。如元音、流音、 鼻音和边音。四个概括的类:阻音、流音、半元音、元音。两个更基本的类:辅音(包括阻音

8、、流音、半元音)、元音。发辅音时空气流通过嘴巴时受阻。 发元音时没有任何口腔阻碍。口、鼻塞音、擦音、塞擦音、流音和滑音都有某种程度的阻碍, 因而是辅音。4 特征刻划 从人类听觉感知的角度着眼,音素是最小的线性单位,是人能够听出的最短的音。但从生理发 音的角度考虑,音段并不是不可分析的最小的要素。如,t由舌尖前、不送气、塞、清等更小 的发音要素组成,无论替换其中的哪一个要素,都会得到另一个音段。如把t 的舌尖前换为舌 根,就得到k;把不送气换为送气,就得到门;把塞换为擦,就得到s,把清换为浊,就得到 d。从发音看,每个者段都可以分析为若干个语音特征,所以,每个音段也就可用一束语音特征的 集合来表

9、达。p: +辅音, -响音, -浊, -送气, -鼻, +双唇p +辅音,-响音,-浊,+送气,-鼻,+双唇m: +辅音, +响音, +浊, +鼻, +双唇e: -辅音, +响音, +浊, -鼻, -圆唇, -后, -低,-高给单位分组,找出它本质性的最小组成成素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可控制较大单位的活动方 式,而在音位组合时,往往只是某一个或几个区别特征在起作用。正如化学元素原子的化台能 力,直到揭示了原子下级成分的组成,才得到最简明的说明。元音滑音流音鼻音 辅音i uy wl rm nb p t d阻音-+响音+-阻音流音滑音元音辅音+-成音节-+/-+5 音素的成音节能力响度:元音 半元音

10、 流音 鼻音 辅音 音节峰:音节的“主核”或核心。土成音节Humboldt元音:卜辅,土响,土成音节。滑音:卜辅,土响,卜成音节。流音:成- 曰 I:nedal, people, little; feather 不成- 曰 I:deal, little, label, labial, dear 鼻音:rhythm, him; mutton, mean, name 上海话:姆亩呒m 五午鱼n(二)、元音气流在发音器官畅通,不受阻碍。负荷音高和音量,可唱。可长可短。能“独立”,发音时前后都可没有辅音。音质取决于声道的特定形状。舌头的各个部分都可抬高或降低。嘴唇可以展平也可撮圆。紧音(tension

11、),肌肉总体用力发出的音。发音和声学两方面:发音时肌肉较用力,声道偏离 静止位置的程度较大,分布的声学能量较强。如元音i为+紧,I为卜紧,后者发音时肌肉不 太用力,动作不太大,较短较含混、跟央化元音一样分布的声学能量较弱。鼻音化塘藕da 13-22耳辺3-44莲心H13-22区审3-44韵律特征音长 boot, foot音高小结元音要素:舌头位置:前后、高低(口腔开闭)嘴唇形状:圆、展声带状态、振动(浊)软颚状态:开(鼻腔进气)、闭(鼻腔不进气)舌肌状态:紧、松时间因素:长、短辅音要素:发音位置:唇、齿、龈、硬颚、软颚等 发音方式:塞、擦、塞擦 声带状态;振动(浊)、不振动(清) 软颚状态:开

12、(鼻腔进气)、闭(鼻腔不进气)二、音系学音系学phonology (音韵学),研究语音系统:语音在语言中以何种方式组成系统、搭配类型。即语音在一种语言的发音系统中如何使用。目的是揭示一种语言中区别性语音的组织型式,并 对世界上各种语言音系的性质作出尽量概括的说明。 “功能”研究。 “功能语音学”。两个分支:音段音系学、超音段音系学1 音系分析 当我们着手分析一种语言的音系现象时,所面临的只是具体的语音材料; 要从这些材料出发,建立音系表达式,然后给出音系规则,并以此说明原有的语音材料。 归纳、抽象、秩序。音位:语言的音系单位普通说话人和听话人感觉到的是“音”,实际是“音位”。“起码三天”( “

13、骑马三天” )pot, spot kill, skill语音假象反映了音系结构的真相。“音位”与“音素”音素phone:语音学单位,语流中可感知的最小离散音段。从音系学的观点看,音素是音位的 物理实现,在特定语境里的具体体现。单凭语音特征揭示不了什么是辨义即音位性的。音位phoneme:音系学单位,研究语音现象在语言中的功能。一种语言语音系统的最小单位; 具有辨义作用的音素,即,能区别词,能使词产生对立;音位是词的体现成分。音位是个抽象 单位。一般情况下,音位和音素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音位能有多个音素体现。“他”(ta)、“胎”(tai)、“坍”(tan)、“汤” (tang) “天”(ti

14、an):A、e、a、a、bad fine banbed vine panschool speed student即使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语音特征造成这些音的区别,我们还是知道这些音段表示了英语音 韵系统中的音位。语音学提供描写这些音素的手段,揭示它们有什么不同;音系学告诉我们它 们作为音位使词产生对立所起的作用。汉语的声调是不是音位?确立音位这个概念的最初动因是想为语言中听到的无穷多的语音建立一些组织型式。人们意识 到,言语中听到的各种音的语音特征包含大量多余的细节,并非辨别语言中各种意义对立所必 需的,即,不同的语音流能表达相同的“意义单位”。即,不能区别词,不能使词产生对立。音位的概念使语言学家能将一组语音上相似的音素归并为同一底层单位,将它们视为同一单位 的变体或“成员”。因此可以说音素是音位的具体实现,那些变体就称作 “音位变体”, “同位 音(allophones)。语言的音系系统不同,音位也不同,甲语言的音位不定是乙语言的音位。英语p(pot )和p(spot )是巾/的音位变体,但在汉语里,两者是独立的音位:“怕”(pa)、“坝”(pa) 是最小区别对。p和p的差别在汉语里是音位性质的,在英语里则是音素性质的。2 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