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安全手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157319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安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气体安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气体安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气体安全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气体安全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安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安全手册(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一、 法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二、 法规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 危险化学品名录3 剧毒化学品目录4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5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6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三、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公约 四、 国家标准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2 常用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3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4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

2、1519995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6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19907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GB136901992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859 低温液体储存设备使用安全规范GB496285 第二章 火灾和一般爆炸知识在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有一部分是易燃易爆的,如对其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本章对火灾和爆炸一般知识做概要介绍。一、生产性火灾危险性分类11 目的为了便于在工业建筑上对防火要求区别对待,使工厂厂房和库房及有关设施既安全又经济,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或生产物品特性,而对工业企业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12 分类我国对工业企

3、业火灾危险性分为甲、 乙 、丙 、 丁 、戊五类。121 甲类凡是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均属此类:、 闪点28的易燃液体;、 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遇水或空气中水蒸气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酸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在压力容器内的物质本身温度超过自燃点的。122 乙类凡生产和使用下列物质的为此类:、 闪点28,60的易燃、可燃液体;、 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

4、 助燃气体和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生产中排除浮游状的可燃纤维或粉尘,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123 丙类凡是生产和使用下列物质的为此类:、闪点60的可燃气体;、可燃固体。124 丁类凡是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均属此类:、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使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125 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均属此类。根据上述火灾危险性分类,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工业企业应属于甲、乙类。二、起火条件及灭火方法 21起火

5、条件燃烧起火不是随便就能发生的,而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只要有了这种必要的条件,物质才能由不燃烧状态转变为燃烧状态。对于非自行燃烧的起火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1) 能燃烧的物质。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 触能燃烧或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气油、酒精等。(2) 助燃物。凡能支持、帮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如空气、氧气等。(3) 有着火源。凡能使可燃物质燃烧的火星、电火花或明火焰等都是着火源。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就能起火。对于能自行燃烧的物质,则只要前两个条件就能起火。对于这一点应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生产使用能自燃物质的场合

6、,更应特殊注意。22 灭火方法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条件,使物质燃烧停止下来。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灭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21 冷却法(1) 原理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质上,灭火剂液体如水受热变成蒸气,其体积大大扩大,吸收大量热使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之下,停止燃烧。 方法最普通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以密集水流、分散的细小水雾或用二氧化碳冷却降温灭火;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起火点。2.2.2 隔离法 原理将火源与可燃物质隔开,使燃烧会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 方法将火源与可燃物隔离,可以采取将火源处或周围可燃物撤离或隔开的方法,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

7、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阀门,以减少或停止可燃物进入燃烧区域;也可拆除与火源相连的建筑物等使燃烧中断。2.2.3 窒息法 原理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熄灭。 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使燃烧窒息。如用不燃或难燃物捂盖住燃烧区域,使之与空气及氧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目的;也可用潮湿的毡毯来覆盖火焰;在火焰上抛洒大量的土和沙石;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把氧气隔开来而使燃烧窒息灭火。2.2.4 中断化学反应 原理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从而使燃烧的化学反应中断。 方法对烃类

8、燃料产生的燃烧,可采用这种方法灭火。使用含有卤素的灭火剂,如二氟二溴甲烷,二氟一氯一溴甲烷(CF2ClBr)等,能分解出游离基Br,游离基Br又和氢反应,生成BrH,BrH又和OH游离基反应生成水和单质Br。这样就消除了氢、OH游离基,结果使连锁反应中断,使火熄灭。 反应方程式: CF2ClBr CF2Cl+Br Br+H2 HBr HBr+OH H2O+Br三、燃烧物质及其特性31名词术语311燃烧和自燃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氧)或其他氧化剂进行剧烈化合而发生的放热发光现象,统称为燃烧。自燃是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下,由其本身所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产生热,在达到一定温度和热量

9、时,发生自动燃烧。312燃点和自燃点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的可燃蒸气来维持其燃烧。这种加注该物质形成连续燃烧所形成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显然,物质的燃点越低,则物质越容易燃烧。 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在这一温度时,可燃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就越大。物质的自燃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温度、压力、散热条件等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压力增高,则自燃点降低。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较易爆炸,自燃点降低就是其原因之一。313 闪点闪点是指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

10、,遇火源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燃通常发生兰色火花,而且一闪及灭。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在闪点时,挥发速度并不快,只能维持一刹那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维持继续燃烧,所以一闪就灭了。不同种类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化学组分不同,具有不同的闪点。闪点愈低,火险愈大。因此,闪点是衡量易燃和可燃液体燃烧的最好尺度。根据闪点高低,可以确定易燃和可燃液体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时的火灾危险性,并进而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32 燃烧物质及其属性321 可燃气体凡遇火受热与氧化剂接触能起火、爆炸的气体、称为可燃气体。根据其起火浓度下限(或爆炸浓度下限),分为一、二两级。 一级可燃气体。起

11、火(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硼烷、二氟乙烷、硫化氢、天然气等大多数可燃气体。 二级可燃气体。起火(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三氯乙烯等。322 可燃气体的特性可燃气体的特性,可概括为如下方面。 燃烧爆炸性所有处于着火(爆炸)浓度范围内可燃气体遇到火源都能发生燃烧(爆炸)。可燃气体起火(爆炸)浓度范围大小,自燃点高低,燃烧 速度快慢,发热量多少,由可燃气体化学组成决定。 扩散性 可燃气体根据其比重的大小,可进行不同的扩散。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在空气中无限制的扩张开来,且容易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长飘散于地表、沟渠、厂房

12、死角处,长时间聚集不散,遇火源或热源而发生燃烧、爆炸、自燃。 压缩和膨胀性可燃气体同其他气体一样 ,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即加压后气体体积会缩小,甚至可以变成液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会膨胀。在体积不便情况下,压力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贮可燃气体钢瓶不得靠近热源、受日晒或用沸水烫,以防压力升高、引起爆炸、造成火灾。(4) 带电性可燃气体从盛装容器管口高速喷出时,能产生静电。因气体中含有固体、液体杂质,高速喷出时与喷咀产生强烈摩擦,静电随杂质增多和流速加快而增加。因此,高压可燃气体在容器、管道破损时,或在放空速度过快时,都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毒害性有一些气体如硫化氢、氨等可燃气体都具有腐蚀

13、性。有腐蚀性的可燃气体能腐蚀设备、削弱设备的耐压强度,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腐措施,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耐压强度。323 易燃和可燃液体凡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爆炸的液体,称为燃烧液体。根据燃烧液体的闪点大小,燃烧液体又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 易燃液体a) 闪点45的 燃烧液体为易燃液体。又分为两级:第一级 闪点28如酒精、丙酮、三氯硅烷、甲醇等。第二级 28 闪点 45 ,如煤油、松节油、醋酸等。 可燃液体闪点 45的燃烧液体为可燃液体。如柴油、乙二醇、丁醇等。324 易燃和可燃液体特性易燃和可燃液体具有如下特性:(1)燃烧爆

14、炸性易燃和可燃液体都有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燃烧、爆炸的危险。危险性大小由其闪点、自燃点和爆炸极限决定。(2) 挥发性易燃和可燃液体的挥发性,表征着液体的蒸发速度和爆炸的难易程度。其挥发性的强弱则取决于其比重与沸点。(3) 蒸气饱和性液体在一定温度都具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力。蒸气压力越大,蒸发速度越快,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超过沸点时蒸气压力,能导致容器爆裂,造成灾害事故。(4) 受热膨胀性受热后,易燃和可燃液体的体积会膨胀,同时蒸气压力也随之增加。这样密闭容器就可能爆炸。所以,对盛装液体的容器应留有不少于5%的空隙,贮存于阴凉通风处,保存温度不能高于3050。(5) 流动性液体都有流动性,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粘度。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强,反之越弱。由于有流动性,当有渗漏时,会向四周扩散,一旦起火,液体流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6) 带电性多数易燃和可燃液体电阻率都很高,大都是电介质,在灌注、输送、喷流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发火,引起火灾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