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15724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41.1 编制目的41.2 编制依据41.3 适用范围41.4 工作原则41.5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42 风险与资源分析42.1风险分析42.2 资源分析53 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54、组织机构与职责64.1指挥机构的组织体系64.2指挥机构的职责65 预防与预警85.1 预防85.2 预警分级85.3 预警监测95.3预警发布95.3.3预警响应105.4 预警调整及解除106 应急响应与处置106.1应急响应分级106.2 信息报告116.3 响应程序126.4 应急结束126.5信息发布126.6后期处置137 应急保障137.1 应急队伍137.2经费137.3应急物资与装备

2、147.4通信与信息148 附则148.1预案备案148.2预案修订148.3制定与解释148.4发布实施149 附件14附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组名单15附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物品清单15附件3:供电局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调整)单16附件4:供电局突发事件预警解除单17附件5: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发布流程18附件6: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调整流程19附件7: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解除流程20附件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关工作单21附件9: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信息报送流程29附件10: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30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

3、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供电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全局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3) 电网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4) 供电局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局属各单位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1.4 工作原则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必须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有序行动,科学救援、确保安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5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1

4、.5.1与局级专项应急预案的关系本预案为局应急管理体系专项子预案,遵循供电局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原则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涉及的人身伤亡事故等情况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启动供电局人身事故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1.5.2与上下级预案的关系由本预案与供电局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衔接,同省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配合。1.5.3与政府预案的关系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配合州政府应急响应时,由本预案配合州政府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指挥、协调行动。2 风险与资源分析2.1风险分析2.1.1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5、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1.2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1)甲类常见传染病有:鼠疫、霍乱。(2) 乙类常见传染病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3) 丙类常见传染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2 资源分析2.2.1 应急力量(1)局办公室为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内部力量,局各部门及基层工会组织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6、重要内部力量。(2)地方卫生部门、医院及政府相关部门是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外部力量。2.2.2 物资和装备资源局与地方卫生部门、医院及相关政府部门都保持着良好、充分的沟通联系,能及时为局提供应急的设备及药材等资源。具体急救药品详见附件1。3 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四级。3.1 一般公共卫生事件3.1.1因使用有毒物(药)品泄露,或工作环境污染造成供电局内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员工人数在3人以下,无死亡病例;3.2 较大公共卫生事件3.2.1在局公共食堂发生集体食物中毒3至5人;3.2.2因使用有毒物(

7、药)品泄露,或工作环境污染造成供电局内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员工人数在5人以下,无死亡病例;3.2.3局发生的3人及以上5人以下发病,并有扩散趋势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3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3.3.1 乙类传染病在局内有2人以下发病,并有扩散趋势的;3.3.2局发生的5人及以上10人以下发病,并有扩散趋势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3.3局公共食堂发生的5人及以上10人以下的食物中毒3.3.4因使用有毒物(药)品泄露,或工作环境污染造成局内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员工人数在5人及以上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3.4 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3.4.1乙类传染病在局有2人以上5人以下发病,并有扩散趋

8、势的;3.4.2局发生的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发病,并有扩散趋势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4.3局公共食堂发生的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的食物中毒,无死亡病例3.4.4因使用有毒物(药)品泄露,或工作环境污染造成局内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上,无死亡病例;4、组织机构与职责4.1 指挥机构的组织体系4.1.1、指挥机构的组织体系供电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组成见下图。 图4.1.2 供电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组织机构图(1)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办和各应急工作组成员构成(如图4.1.2所示);各应急工作组由组长和组员构成,组长兼任应急办副主

9、任。联系清单见附件1表一、表二、表三 。(2)应急指挥部设置人身应急抢救组、信息处理工作组、新闻发言及宣传工作组、应急物资保障组、后勤及车辆保障组,各应急工作组的成员主要来自局工会、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部、物流中心等部门。4.2 指挥机构的职责4.2.1、 应急指挥部职责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如下:(1)决定应急响应的启动和终止;(2)按照职责分工指挥各工作组进行应急处置工作;I、II级应急响应对应的应急指挥部成员职责分工应急职务行政职务应急职责备注总指挥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1.担任或授权副总指挥为总指挥,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2. 全面负责指挥紧急抢救工作。3. 负责指挥和管理紧急

10、抢救组、信息处理工作组。副总指挥总工程师1.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和管理、新闻发言及宣传工作组、后勤及车辆保障组;2.接受总指挥授权。副总指挥总会计师1.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和管理应急物资保障组。2.接受总指挥授权。III、IV级应急响应对应的应急指挥部成员职责分工应急职务行政职务应急职责备注总指挥办公室主任1.担任或授权副总指挥为总指挥,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2. 全面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3. 负责指挥和管理紧急抢救组、信息处理工作组。副总指挥办公室分管员工服务班副主任1.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和管理应急物资保障组、新闻发言及宣传工作组;2.接受总指挥授权。副总指挥员工服班

11、班长/副班长1.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和管理后勤及车辆保障组;2.接受总指挥授权。(3)审批应急资金;(4)配合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4.2.2、 应急工作组职责4.2.2.1紧急抢救组职责(办公室,主要由工会、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参加)按照人身事故应急预案组建人身救援组,主要负责收集人身伤亡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和工作计划、协调资源实施救援行动。4.2.2.2、信息处理工作组职责(局办公室负责,成员由人力资源部部门人员组成)(1)负责收集整理各组有效信息,提供应急办公室人员使用,并报应急指挥部领导审核;(2)负责发布应急指挥部指令;4.2.2.3新闻发言及宣传工作组职责(局办公室

12、新闻中心负责,成员新闻中心人员组成)(1)负责宣传报道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先进、感人事迹;(2)负责协助、配合公司新闻发言人工作,并负责配合外来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4.2.2.4应急物资保障组职责(物流中心负责,成员由物流中心人员组成)(1)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支援,例如,在灾区抢险队伍应急物资需要支援时,及时调集应急物资支援灾区。(2)必要时,负责与相邻供电局协调救援、抢险、保障应急物资。(3)负责应急物资采购和调配。(4)配合车辆保障组,完成应急物资的运送。4.2.2.5后勤及车辆保障组职责(办公室-员工服务班负责,成员由办公室(员工服务班)、工会部门人员组成)(1)负责安排应急指挥部后

13、勤保障工作。(2)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支援。(3)必要时,负责协调政府等公共资源支援。(4)负责应急指挥部文件、资料等的打印、复印、递送。(5)负责安排应急指挥车辆工作。(6)负责协调车辆,保障应急人员、应急物资的运送。5 预防与预警5.1 预防5.1.1组织开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使全体食堂员工熟悉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5.1.2组织开展对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控制措施、预防手段知识学习,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基本知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5.1.3、严格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办理健康证,保证100%持证上岗。5.1

14、.4、加强检查肉类食品检疫合格证、蔬菜残余农药的检验报告。从源头控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局食堂。5.1.5每年定期对本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各级人员明确预案中各自的指挥和工作职责。5.2 预警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大、重大、较大、一般。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和发生的可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为四个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局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红色预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局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橙色预警。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局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黄色预警。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局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蓝色预警。5.3 预警监测局办公室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流程,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信息收集工作局属各单位办公室(部门)负责。信息来源一是有关单位上报的信息,二是依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等。预警信息包括类别、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和发布机关等。对可能属于重大(级)或特别重大(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信息,有关单位在获取信息后,由其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立即报告上一级主管单位和所在地政府应急部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