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15313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化心理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进化心理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进化心理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进化心理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进化心理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化心理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化心理学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进化心理学期末论文 论文名称:为什么男人都是好色之徒?浅析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男性短期择偶观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为什么男人都是好色之徒? 浅析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男性的短期择偶观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巴斯(David Buss)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发展了荣格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进化人格心理学是西方人格研究中的一种新取向,它以进化论为指导,以功能分析为基础,对人格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完整的进化人格理论。择偶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是目前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进化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生物物种在适应环境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不仅生

2、理特点不断进化,而且心理与行为特征都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作为人类后代繁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角男人,为什么会那么好色?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答案就会变得明朗许多。关键词: 进化人格心理学 择偶观 好色 繁衍 男性 性选择 Why are men so lecherous? analysis men s concept on short-term mate choice through 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Abstract At the end of 1980s,psychologists,represented by D

3、avid Buss,had developed Carl G.Jungs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put out the theory of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which is a new orientation of the western research on personality.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which is guided by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ased on functional analysis had fo

4、rmed an intact of evolutionary theory of personality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Mate choice is the research fucus of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t the moment for its great importance of human survival. Not only Biological specie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5、 kept on evolving ,but also it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was the result of natural selection and evolution while biological species adapted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multiplied i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As the indispensable protagonist in the prolifera

6、tion of human offspring -men,why are they so lecherous?W d best understand it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o plac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n a still clearer light.Key words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ncept on mate choice Lecherous Multiply Men Sexual selection.

7、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择偶是婚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现象。现代人择偶不需要像古代社会一样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个可以自己选择配偶的自由时代,如何选择配偶就变得异常重要了。古人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男人又何尝不是。对于男人来说,选择怎样的妻子就等于选择了怎样的人生。男人自打20岁以后都不约而同的喜欢2024岁漂亮又有身材的女人。男人为什么喜欢看A片?男人为什么喜欢大胸女人?男人为什么喜欢腰臀比接近0.7的女人?男人为什么看到漂亮女人就会有性冲动?男人为什么比女性追求更多的短期性行为?男人为什么容易出轨?等等,以上种种都被人

8、们视作男人好色的表现。人的心理机制是长期进化选择的结果。进化心理学认为“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人类的许多天性都是在长期的历史中被选择出来的,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就必然要先了解心理机制的起源和适应功能。近30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角度对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具有进化基础。因此,要想解开这些问题并理解男人的择偶策略和观念,必须要回到远古时代用进化的视角来理解男人们的心理机制。1. 男人为何都是好色之徒?1.1男人好色是由于上古时代的遗传,亦是亿万年生命进化过来的本质。 人类在胚胎的时候是有尾巴的,在十月怀胎之中,尾巴渐渐退化消失。这是远古基因对人类影响的

9、有力见证。返古现象也说明,远古的基因存在于人体中,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暴露出来。每一种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其实是相同的。就是让本物种得以不停的延续、繁衍。越低等的生物越是可以清楚直接的看出这点。随着物种的进化,越高级的生物,每次出生下一代数量越是稀少。越低等的生物越是可以清楚直接的看出这点。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身在宇宙的物质论角度来说,不是基本的概念)就是基因的竞争和遗传复制。里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只不过是基因制造出来的生存机器而已,世间的生物只不过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机器,大家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基因繁衍下去。我们的存在,完全是自然选择和不断淘汰的产物,我们活

10、着就是为了保存和延续基因的存在。我们的饥饿、痛苦、快乐、满足感等这些感受只是基因“设计”的“程序”,让我们在这些情绪的驱动下不断回避痛苦和追求享乐,以确保基因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因此,对于雄性来说,与之交配的雌性是越多越好。受精的雌性越多,生孩子就越多,自己的基因被复制的次数越多,竞争力就越强,进而自己基因存在下去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征服,发展成为雄性的主题。1.2男人好色是生命的本质,也是为了人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 古人云“君子色而不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古至今,地球上没有一个男人是不好色的。动物在满足自我生存的要求之后,第一任务就是繁殖后代。为了留下更多的后代。潜意识里,所有雄性

11、物种都会尽一切本领留下最多的后代。另外,雄性的生殖系统设计也提供了生理性依据。这是这是自然赋予的生理本能,是生物繁衍不息的保证。故,“色性”又称“兽性”,是动物乃至人最原始欲望的体现。从生物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一切行为归结到底即为繁衍二字,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好的繁衍。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有一死。而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生命或者说的更确切是基因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也是为了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下去而进行的努力。1.3男人好色是因为热衷于追求更多的短期性行为。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雄性的配子比雌性的配子要小得多,数量也多得多,所以在交配、生殖过程中,雄性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雌性所付出的代价,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述

12、为,雌性个体总是受到剥削,其进化的主要基础就是卵子比精子大而且少。从特里夫斯的亲本投入理论及性选择理论也可以解释男人好色这一问题。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和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是进化理论的基础。特里夫斯扩展了性选择的概念,提出了亲本投资(parental investment),认为亲本投资是性选择的原因。男性交配后可以选择继续进行亲本投资,也可以抛弃对方,其实是后者,他仍有所收获,因为他又多了一个可以使基因遗传的后代。结果就是,同一次性活动,可能引起女性9个月的妊娠期,而男性几乎不用任何投入,因此成功的短期性行为给男性繁殖带来的直接好处

13、就是增加了后代的数量也进一步而言就是增加其基因遗传的几率,因此男人还保留有喜欢多伴侣的心理策略,即热衷于追求更多的短期性行为。2. 男性的短期择偶策略 当今社会, 性观念日趋开放, 一夜情 、婚外恋、出轨之类的短期择偶( 或称短期性交往、随意性行为) 现象屡见不鲜。以“一夜情”为例, 新浪网做过一项网络调查, 参与调查的23. 4 万人中, 71. 89% 的人选择会发生一夜情, 其中男性占57. 93%, 女性只占13. 96%。另有研究表明, 已婚男性比已婚女性更有可能发生婚外性关系, 且出轨次数与频率远多于女性,男性希望拥有的性伴侣的数量是女性的4倍,男性性幻想的数量则是女性的2倍,而且

14、男性在短期性行为中也更容易降低对异性的标准和要求。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要想理解男性们短期择偶的观念或者策略必须先知晓其短期择偶的心理机制。2.1男性短期择偶的心理机制 繁衍过程中因面临不同适应问题而产生的同策略叫做择偶策略或性交往策略。在远古时代,男性为了解决繁衍后代题,往采用选择尽可能多的性伴侣的短期择偶。人类进化的过程中, 男性就进化出喜欢与多个配偶发生短期性行为 的心理偏好, 生物学上把男性这种追求配偶多样性的偏好称为柯立芝效应。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现代男性可能遗传这一心理,从而有较强烈的与众多异性结合的愿望。在古代,上至天子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下至平民的三房四妾,同时还有各种青楼之

15、类的风月场所。而现在大多数国家奉行的是“一夫一妻”的法律制度,同时古代那些风月场所因为被视作违法行为而不能堂而皇之的自由出入。在这种条件下,一夜情,婚外情,出轨,包二奶等短期性行为就开始盛嚣尘上,男性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其最原始的追求性伴侣多样性的心理偏好。2.2短期择偶心理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解释 虽然男性在生理上更有繁衍优势,同时他们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孩子就是自己的基因遗传。在远古时代,识别和追求短期性伴侣,对男性来说是具有高度适应意义的。研究也证实男性的生理特征适合短期性关系:第一个证据来自男性睾丸形态的大小。另外一个就是阴囊的外置可以储存更多的精子,这也和更多的短期性行为相适应。 Trivers( 1972) 的亲代投资理论提出元假设: 男性选择短期择偶策略所获得的繁殖收益远大于女性, 付出的潜在代价却小于女性, 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选择短期择偶策略。女性一旦受孕则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而男性的生殖行为不会受这9个月的限制,他可以通过其他的性伴侣来增加他的后代数量,从而利用生殖优势最大限度地繁衍后代。从投资和收益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