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150909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摘要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 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 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 于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 同时合理的产业结构, 也是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保证。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 如何正确分析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 提出了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 对策。关键词: 合理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江苏;经济发展Abstract: The 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

2、ure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health.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full use of regional resources to play a regional advantage, improve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economic efficiency, enhanc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but also to meet the regions growing population and social

3、 development needs. Have a 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but als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fec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how to correctly analyz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China, on the economic develop

4、ment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Jiangsu Province reasons for differences in industry structure, regional structure made of different Adjustment.Key words: 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y; Jiangsu; economicdevelopme

5、nt0、引言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 , 跨长江下游两岸 , 东濒黄海 , 有近 1000 km 的海岸线 , 毗邻上海、浙江、安徽、山东 , 面积 10.26 万 km2 , 占全国 总面积的 1.06%。江苏省依靠政策和地理位置等区位优势 , 经济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 , 但经济 水平仍明显低于上海等周边地区。 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影响 , 江苏省各地 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 ,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 其区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 发生变化。为此 , 分析了江苏省产业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 , 提出了不同区域产业 结构的调整对策。1、江苏产业结构发展轨迹近二十年多来,江苏经济发展没

6、有过多地依赖国家政策的倾斜,以占全国 1.1%的土地承载了 5.7%的人口, 2003 年创造了 6.0%的就业岗位,完成了 10.7% 的经济总量。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 一直在积极地主动 地进行之中。从整体上讲, 江苏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的发展 过程,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抓住机遇,打下基础。改革开放初期,苏、锡、常等地区利用靠近上海的特 殊区位优势, 主动把握上海国有企业人才和技术扩散的双重机遇, 开创性地走上 了以工兴农的乡镇企业发展之路, 一度形成蜚声中外的 “苏南模式 ”,成为中国农 村走上工业化之路的排头兵, 引起了人们争相模仿和研

7、究思考, 在全国影响深远。 江苏一次产业在保持正常发展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下降,在 1985 年至 1989 年期间,产业贡献份额 34.5%降到 24.5%;二次产业步入快速稳步上 升的通道,由 1984年的 48.2%上升到 1987 年的 53.5%,其中工业由 44.1%上升 到 48.1%。这个阶段,江苏纺织、食品、化工、机械、建筑、建材等产业迅速崛 起并壮大成为支柱产业, 完成了江苏产业结构的第一次转型, 为推进江苏工业化 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借助外力,健体强身。 在乡镇企业发展逐渐成熟、 国内市场空间相对稳定之 后,江苏决策层并没有满足当前,而是目光向外,注重利用好两种

8、资源,开拓发 展两个市场,通过与外来投资、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 式,推进传统行业更新换代,大力发展现代通信设备、新材料等新兴行业,走上 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国家级石化、 化工行业的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使江苏工业向资本密集、 技术密集的重型化方向发展, 实现了江苏工业化的第二 次跨越。从 1995 年起,重工业首次超过了轻工业,同时商业、交通运输邮电业、 金融保险业等服务行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在这个阶段, 实现了江苏产业结构的第 二次转型,确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新的起点,重谋发展。2003年江苏GDP达到12460.83亿元,人均GDP为 1

9、6809元,首次突破 2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改善, 2003年 第一产业比重为 8.9%,达到历史低点;第三产业比重为 36.6%,达到历史高点; 第二产业稳中有升。 回顾近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江苏经济增长基本稳定在一个高 位平台上, 农业在持续的结构调整中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 工业和建筑业增长 强劲,在进入新世纪后, 苏南招商引资工作在世界制造业基地转移的大背景下突 飞猛进, 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制进一步推开, 民营经济逐渐显露峥嵘, 在江苏发展进程中掀起了新一轮增长浪潮。第三产业的发展引起了政府和各方的高度关 注,各地纷纷出台了鼓励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民间

10、资本的大力推动下,房地产、商务服务等一些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交通通信、金融保险等基 础服务行业得到改进和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 江苏经济正面临着第三次转型的机遇。十多年来,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 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 转变,可贵的是这种转变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相反发达地区采取了以工补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农业、农 村、农民工作得到了切实改进和加强。在工业化进程推进到一定阶段,三产发展 应时而起,是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是经 济和谐发展的一种标志。而工业的发展则是利用自身优势

11、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 的机遇,是一种快速调整的发展。江苏正在走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三次产业结 构呈现出一种工业化、合理化、高度化的发展势头。目前,江苏经济正保持着良 好的发展势头向前推进。2、江苏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具体分析2.1江苏省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征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变动较大。从 总体上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表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日益缩小 ,第二、三产业比重 日益扩大的趋势,这是一种强烈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表现。19972003年,江苏 省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 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江苏省各县(市)的 城市化进程加快1。由于第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从总

12、量需求上看,其并不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增加,因此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是十分正 常的2。江苏省第二产业的比重近年来基本保持在 50%左右,呈现出比较平稳的 态势,仅中间略有波动。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至2003年,江苏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了 36165%3。表1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年份(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7151105110733183199814111501563513319991310450193:36104200012101511683613020011113851159371032002919252171371372003818

13、854147361652.2江苏省区域产业结构的阶段性分析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库兹涅茨模式和钱纳里模式,表明了各国三大产业 GDP结构变动的平均模式或一般趋势(表2) 0比较分析与我国条件相近的若干亚洲国 家及美国在1997年的三大产业结构的国际对比情况(表3),对分析江苏省产业结 构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4。通过对表2和表3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产 业结构与库兹涅茨模式的相近发展阶段(人均GDP300500美元阶段)及钱纳 里模式的相近发展阶段(人均GDP 5001 000美元阶段)的结构变动相近,只是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从一开始就相对偏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相对偏低。同时, 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印

14、度尼西亚相差不大,但人均GDP差距较大。表2江苏省三大产业GDP构成变动的一般趋势Mf究給构人均(黃兀)各产第一产业业所占比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7045為2LO33, 215036. 128. 4冷5库兹涅茨模式30026.536.936.6(1971)50019.442.538. 11 00010*948.440- 730048.021-031. 030039.432- 4钱纳里模成50031.733.434-6(19S9)1 00022+39.237, 82 00015 44344L 24 0009.745.644. 7表3江苏省与部分国家的产业结构对比国家人均P各产业所占比例(%)哋

15、区)(吳尤)第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620214S31i匸苏1 320125236印度340292942印度尼西亚980174241泰国2 7401 14049韩国9 70074350H本39 64023K60芙国26 98022672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与库兹涅茨模式的相近发展阶段 (人均GDP 5001 000美 元阶段)及钱纳里模式的相近发展阶段(人均GDP 1 0002 000美元阶段)的结 构变动相近,同样也只是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偏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相对偏 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水平和发展水平已经基本上达到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平均水 平。2003年江苏省人均GDP约为1 320美元,第一产业比重12% ,与1997年印 度尼西亚的第一产业比重(17% )基本相当,与钱纳里模式相近发展阶段(人均 GDP 1 0002 000美元阶段)的第一产业比重(1514%2218% )相比,江苏省 第一产业的比重偏低。江苏省第二产业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