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14909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调节试题(A 卷)答案一、 填空题(每空2 分,共 24 分)1、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空调系统混合状态点的变化和围护结构负荷的变化。2、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是指实际窗玻璃与标准玻璃日射得热量之比。3、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是= Pq 100% 。Pq b4、空调中的瞬变负荷一般是指由于人员、灯光、太阳辐射等传热引起的冷负荷。5、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 :(1)喷淋室实际所能达到的效率满足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两个效率。(2)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空气放出的热量。二、 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 20 分)1、贴附射流:由于贴附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的射流。具体讲,如果送风口接近顶棚,

2、射流在顶棚处不能卷吸空气,因而射流上部流速大、静压小;而下部则流速小、静压大,使得气流贴附于顶棚流动,这种射流称为贴附射流。2、机器露点:空气相应于冷盘管表面平均温度的饱和状态点;空气经喷水室处理后接近饱和状态时的终状态点。3、PMV-PPD 指标:该指标用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它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程度、着衣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6 个因素。该热舒适指标比等效温度所考虑的因素要全面得多。4、群集系数:在人员群集的场所,人员组成会随建筑物性质不同而有不同比例的成年男子、女子和儿童( 2 分),以成年男子为基准 1( 1 分),群集系数是反映各类人员组成的比例( 2

3、分)。三、 简答题(每题6 分,共 24 分)1、试写出管道均匀送风的三个条件,并说明在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中的主要调节方法。答:两侧孔间的静压相等 ;测孔流量系数相等;增大出口角,使出口气流尽量垂直于管道侧壁。空调系统中使:动压降等于之间的阻力损失,改变管道断面,控制动压降;加设挡板和短管2、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体的散热量。答: 6 因素。首先说明人体散热的方式,并分析空气温度、速度、湿度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散热的影响。3、空调房间中常见的送、回风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上送风下回风(较大送风温差) ;上送风上回风(美观要求高的民用建筑) ;中送风

4、(某些高大空间);下送风(送风温差较小,房间有集中热源等)。4、空调消声器有几类?各自的消声原理和消声特性是什么?答:管式消声器(吸声材料吸收阻性,中高频);片式和格式消声器(较大断面的风管,中高频);共振式消声器(共振吸声结构,很窄的低频声);膨胀式消声器(声波反射抗性,低频有一定效果);复合式消声器(集中阻性、共振型、抗性的消声器,宽频带消声)。四、 论述及计算题(共32 分)1、说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意义,并通过外壁面的热量分析导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定义式。( 10 分)答:所谓综合温度是相当于室外空气温度由原来的空气温度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建筑的外扰量包括室外空气温度和太阳幅

5、射,热量传递是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的统一。Q1= F( t w- w)Q2=FJQ1+ Q2=F( t w- w)+ FJ =F( t w- w+ J / )=F( t w + J / - w)t w + J / 即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w 、 t w分别为墙外表面和室外空气温度;J 为墙面接受的总辐射照度。为总换热系数,为墙外表面吸收率。2、空调室有工作人员18 名(新风量为16 m3/h.人),室体积 250m3,室有局部排风为3300m /h,维持室正压需要换气次数为1.2 次 h,空调冷负荷为3600W,送风温差为 8,求该空调房间的最小新风量。 (12 分)解:人员需新风量为: 1816

6、 288m3/h(2 分)维持正压所需新风量为:1.2 250300 m3/h ( 2 分);加上局部排风量为: 300300 600 m3/h( 2 分)空调总送风量的10为: 360081.2 1.011000360010 122.7 m3/h ( 2 分)取三者最大值 600 m3/h 为最小新风量。(4 分)3、设新风量为 60 m3/h,室回风量为 240 m3/h,试按比例绘出风机盘管集中处理新风,新风不承担室负荷,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的送风方式的焓湿图,并分别说明其作图过程和风机盘管的风量。(10 分)答:新风处理到室焓值,新风与经风机盘管处理的室回风分别送出后,在室混合。在 i-

7、d 图 上确 定室 外状 态 点 N 、W ;过N 点作 线,与相对湿度90%线相交,得N送风状态点 O;根据 i n 等焓线与相对湿度90%线相交确定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 L;连接 L、O 两点并延长至 M 点,使WLGW1(GW 为新风量,OOM =LO=LOLG F6MGF 为风机盘管风量),连接 N、M 点。 GF240 m3/h。空气调节试题(B 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 20 分)1、在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应考虑电机同时使用率、安装系数和 负荷 (负荷安全)系数的修正。2、已知湿空气的含湿量为d kg/kg 干空气 ,则含有 1kg 干空气的湿空

8、气的质量是(1+d)kg。3、从振动传递率的定义可看出,振动传递率愈有在 2 时,才起到隔振作用。小隔振效果愈好,但振动传递率只4、净化空调的初效过滤器的位置在表冷器之前,高效过滤器的位置在风口处。5、湿球温度计测量室的湿球温度时,如果水杯中的水温高于空气温度,则蒸发所需的热量首先取自水 ,然后取自空气向水的传热。6、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 :(1)喷淋室实际所能达到的效率满足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两个效率。(2)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空气放出的热量。二、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 20 分)1、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 :在空调房间工作区,同时考虑空气温度、流动速度、相对湿度的综合作用,制定了获

9、得良好热舒适感的有效温度围。这样,在工作区,反映综合作用的有效温度差在 -1.7+1.1围的测点数所占总测点数的百分数称为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ADPI 。ADPI 指标将空气温度、 气流速度与人的热舒适感三者联系起来。2、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3 分),表征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 (2 分)3、倍频程:频程是指把 2020000Hz 可闻声频率变化围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段落。 通常划分为 10 个段落。倍频程是指把 10 段频程序列中的每段上限与下限频率之比为 2 的频程。4、贴附射流:由于贴附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的射流。具体讲,如果送风口接近顶棚

10、,射流在顶棚处不能卷吸空气,因而射流上部流速大、静压小;而下部则流速小、静压大,使得气流贴附于顶棚流动,这种射流称为贴附射流。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 24 分)1、 分别说明空调系统的送风管、回风管、排风管及新风管是否需要保温,并说明为什么。答:送风管、回风管均需要保温,排风管不需要保温,新风管是否保温看是否结露。送风管、回风管考虑避免冷热量损失及防止结露,回风管既不会结露也不会引起能量损失。2、试分析在夏季干球温度相同而湿球温度不同时,人体的热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答:夏季干球温度相同而湿球温度不同时,如果湿球温度较高,人会感觉更炎热,反之,则比较凉爽。因为湿球温度越高,说明空气的相对湿

11、度较大, 相对湿度增大会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使蒸发散热量减少,因此人会觉得较热。3、空调消声器有几类?各自的消声原理和消声特性是什么?答:管式消声器(吸声材料吸收阻性,中高频) ;片式和格式消声器(较大断面的风管,中高频);共振式消声器(共振吸声结构,很窄的低频声) ;膨胀式消声器(声波反射抗性,低频有一定效果);复合式消声器(集中阻性、共振型、抗性的消声器,宽频带消声) 。4、影响围护结构太阳辐射负荷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试举例说明?答:太阳高度角、方位角、纬度、大气透明度,墙表面颜色及粗糙度等。三、论述及计算题(共32 分)1、一次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已知室外空气状态为 N、 W,热湿

12、比线为,(1)在焓湿图上画出并说明如何确定空气处理及送风过程。 ( 2)写出确定房间负荷、新风负荷及二次加热负荷的计算表达式。(10 分)答:确定室状态点N,和室外状态W点 W ,在室状态点上作线,根据空调精度确定的送风温差t0,CN画出 t0 线与线的交点即为送风状态点;t 0OQkg /s ,确定送风量 G =i oN过 O 点作等含湿量线交于机器露点L 。LL在这一系统中室外空NCGW气与室=NWG回风混合至 C 点,根据新风和总风量比确定C 点。连接 CL。混合空气经过表冷器处理至机器露点L,从 L 点再加热至O 点,送入房间吸收余热余湿成为室状态点 N。Q1= G ( hN- h O

13、)房间负荷G新风负荷Q2= w( hw- h N)Q3=G( hO- h L)二次加热负荷2、空调室有工作人员15 名(新风量为 12 m3/h.人),空调房间为 7.2m7.2m3m,室有局部排风为 200m3/h,维持室正压需要换气次数为1.2 次 h,空调冷负荷为12kW,送风温差为 8,求该空调房间的最小新风量。 (12 分)解:人员需新风量为: 1512 180m3/h(2 分)维持正压所需新风量为:1.2 9 93186.6 m3/h (2 分);加上局部排风量为: 291.6200 386.6 m3/h(2 分)空调总送风量的10为: 12 8 1.21.01360010 445.5 m3/h ( 2 分)取三者最大值 445.5 m3/h 为最小新风量。(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