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1490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沟通的艺术(一)中学生交往的类型1. 仪表性交往 指在交往中个人的仪表、体形、容貌、姿态、衣着打扮等特点,以及落落大方、风度翩 翩的举止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很多中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常常受此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 出现“以貌取人”的倾向。2. 相似性交往 指在交往中双方因文化、态度、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有共同之处,彼此产生好感。中学 生常常因在某一方面相一致或相近,而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产生共同语言、情投意合并成 为好朋友。据调查,中学生在友谊标准上,无论是初中生或高中生都将“兴趣、想法、成绩、 意见和自己差不多的,能谈得来”排在第二位;即强调心理上的相似性和亲近性。3. 互补性

2、交往 指在交往中双方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即互补。中学生往往选择具有某种特征的同学 作为交往对象,这些特征是自己缺少,通过交往,彼此都获得满足,从而产生较强的吸引力。4. 敬仰性交往 指在交往中双方彼此尊敬和仰慕产生的相互吸引。一般来说,在人的交往中,听到称赞 你的话越多,你就越喜欢说话的人,因为这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奖励。在交往中,人们会因 为得到对方的赞赏而产生好感,并由此产生了进一步交往的愿望。5. 人品性交往 指在交往中人格品质、品格,在交往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们愿意与诚实、直率的人 交往,而对心术不正者则敬而远之。据调查,无论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在选择有友谊时,排 在第一位的标准是“同

3、忧愁、同快乐、相互关心”、“人相知,贵知心”等精神上的默契。从 而折射出人品在交往中的重要性。6. 随意性交往 指在交往中因某些因素的影响使交往具有随意性。因为中学生在理解水平、评价水平等 方面还不十分完善,情感丰富,有时具有冲动性。因而在交往中存有较大的随意性,表现为 交往的对象良莠不齐。7. 隐蔽性交往 指在交往中因为害怕父母和教师的干预,或因与父母、教师的择友观不同,部分中学生 的交往带有“地下”隐蔽性,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隐蔽性更强。(二)中学生存有的交往问题1. 不敢交往。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场合,都存有不同水准的恐惧心理, 仅仅每个人反应水准不同,而一部分人在这方面

4、反映特别强烈。有些学生因为害羞、自卑等 心理的作用,在与人交往中显得特别紧张,心跳气喘、面红耳赤、两眼不敢正视对方;或在 与人交往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更是感到恐惧, 不敢与人打交道,不敢表现自己,严重的可导致社交恐惧症。2. 不愿交往。有些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因为嫉妒和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 瞧不起自己,不敢主动与人交往,缺乏人际交往必要的信任与理解,人际交往平淡。对人对 事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缺乏与人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孤芳自赏,多疑敏感,久而久之,在 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退缩、回避的行为。3. 不善交往。有些学生因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技能,在人

5、际交往中显得过于生硬、 木纳、不容易被他人了解,或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的,不注意交往的原则,开玩笑不注意场 合,不懂得给人留面子,不懂得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等等,严重影响与人交往。4. 不懂交往。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存有不切合实际的观点,在人际交往方面往 往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总希望得到别人的主动关心,希望别人主动与自己与交往,自己处 在被动的地位,对别人抱有较高的要求,使对方感到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使自己 受益。结果这种与现实的反差的往事他们很难的获得友谊,在交往中出现问题。 一、交往活动的指导(一)了解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及个人品质1. 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

6、首先受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影响,这种优先权而形成的最 初印象极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鲜明、深刻,会 形成一种固定品的看法,在最初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对某人的 印象良好,人们就愿意接近他,信任他,对他的言行也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如果对他的第一 印象差,人们就不愿意接近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人际交往中存有的“先入为主”的现象。 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避免首因效应的不利因素,同时善于恰当地应用首因效应能够收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危南海是一所机械大学的毕业生,性情比较沉稳,但很有主见。转眼大学即将毕业,一 天,校方通知某汽车厂准备在该校选拔几名

7、优秀学生去工厂工作。在双方洽谈之前,厂方邀 请有意去该厂工作的毕业生到该厂参观,厂方负责接送。看到了现代化的汽车装配生产线, 很多同学都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而危海南则默默地观察着,思考着。参观完后,同学们兴 奋地走出车间,在车间门口,有一些钢材刚运到,挡住了同学们的去路。未等厂长说话,很 多同学已经从钢材上走了过去,而且吵吵嚷嚷。而危南海则拦住后面的同学,绕道而行。接 着,厂长叫同学们到会议室休息一下,当同学们到会议室外时,会议室的地板上有几张废图 纸,一些同学从上面迈了过去,但危南海却将纸拾起来,送到了废纸篓中。同学多座位少, 只好有名同学站在了。此时危海南主动将位子让给了一名看上去很累的女

8、同学。厂长宣布了 用人计划,并具体介绍了工资及待遇问题。危海南站在一边,仔细听着。当参观完毕后,厂 长询问了危海南的姓名。同学们回到学校,认为这家工厂不错,很多同学报名面试,危海南 也报了名。但厂长看到名单时告诉学校,危海南这小伙子我要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未免 有些惊讶,问厂长:“你理解他吗?”厂长说,就是同学来参观时我发现了危海南同学的很 多优点,有礼貌,举止大方,有头脑,热心助人,爱护公物。这样的同学不用面试,我就要 了。(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人认知产生强烈的影响。一般来说, 在与熟人交往的过程中,近因效应起的作用很大的,会改变他人对自己原来的

9、看法和理解。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理解一个人,既要看他过去的行为,更要看他现在的表现。(3)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为晕轮效应,是指在人们交往中,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 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例如,当我们对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征形成良好或 不良影响后,就会影响对这个人其他方面产生良好的或不好的看法。即常言所说的“一俊遮 百丑”、“一坏百坏”的现象。 狄恩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一般,有的 很差;然后,让被试者用与魅力无关的词语评价这些人。结果发现,有魅力者在各方面得到 的评分都高,无魅力者则各项评分都低的。(4)投射效应 投射效

10、应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 即把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投射效应有两种情况的: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 些不好的特征,而把这些特征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有些人对黄色书刊感兴趣,就认为很多人 都有这方面的兴趣。还有一种是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种特征,而把这些特征加到他人 身上。例如一个人对他人怀有敌意,总感到对方对自己不怀好意,总觉得对方的一举一动都 具有挑衅的色彩。(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对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群体所具有的一种比较固定的、 概括化的看法。例如,认为南方人具有灵巧、内秀、含蓄等特点,北方人则具有豪爽、坦率、 豁

11、达等特点。刻板效应是经过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直接与某人、某群体接出,将其特点固 定化;二是由他人间接信息影响形成。刻板效应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方面是 能够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性地了解和归类,简化认知程序;消极方面则容易造成先入为 主,以偏概全的倾向。一个小学生常常迟到,成绩又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以为他懒散,无上进心。一次他 又迟到了半个多小时,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但老师哪里知道,他平时迟到是因为母亲偏瘫, 他要给母亲喂了饭才能赶来上学。这次迟到时间长,是因为母亲腹泻,他为母亲洗了身体, 刷了被褥,才匆匆赶到校的。后来当老师从学生邻居中得知这个切时,十分感动。老师原来 的坏影响,即

12、刻板印象所起的作用-常常迟到者肯定不是好学生。2. 个人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有助于交往的顺利实行和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不良的个人品质则妨碍交往的顺利实行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以下一些品质作为人们交往中首选的主要考虑因素:具有较好的 合作性,能谦让,懂得体谅人;能够就思想观点方面的问题实行讨论或争论,思想比较成熟, 能够给自己协助;热情坦率,愿与别人谈心里话;性格活泼,爱好活动;考虑问题经常以大 局利益为重;对自己应完成的工作抱有责任感,能善始善终;能准确理解自己,思维活跃, 有创见精神。据今日心理学杂志,对四万份的读者问卷调

13、查表明:关于友谊的10 个要 素是:(1)维持信用,(2)忠实性,(3)亲切、情义,(4)扶助、鼓励,(5)坦率,(6)幽 默感,(7)愿意为我抽出时间,(8)独立、自主,(9)健谈、愿意倾听,(10)聪明、才智。 在人际交往中,不但要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同时还要注意克服在人际交往中妨碍人际吸引 的个人品质。包括:(1)为人虚伪。人们在与虚伪的人交往中,常担心上当受骗,失去通常 的安全感。(2)自私自利。这种人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关心他人,甚至损人利己,给人带 来惩罚。(3)不尊重人。这种人常常挫伤别人的自尊心,破坏了别人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 (4)报复心强。与报复心强的人交往,使人常担心稍有

14、不慎,就会遭到报复,感到心里紧 张,所以会千万百计疏远他。(5)嫉妒心强。嫉妒别人,实际上是企图剥夺别人已经得到的 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这种心理极易引起别人的反感。(6)猜疑心重。人们往往感到和猜疑心 重的人难以真诚坦率的交往,这种人常常令人感到冤枉委曲,难以从内心亲近。(7)苛求于 人。这种对人要求过高,喜欢吹毛求疵,使人自尊心受挫。(8)过度自卑。在人们心目中过 度自卑就是无能的表现。这种人自然缺乏吸引人的魅力。(9)骄傲自满。这种人常常恃才傲 物,不把人放在眼里;或者表现为自吹自擂、自以为是,使人难以接受。(10)孤独固执。 这种人往往易与别人产生心理上的鸿沟。因为人们难以了解其真实心理,

15、难与之沟通信息, 交流思想,也就难以与之和谐共处。(二)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真诚原则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以前列出555 个描写人品的形容词,让大学生说出最喜欢哪些,最不喜欢 哪些,结果学生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在8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有 6个和真诚相关, 即真诚、诚实、忠诚、真实、信赖、可靠。而评价最低的品质中,虚伪居首位。在与人交往 中只有彼此真心相待,才能互相理解接纳、信任,才能使双方的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 2.尊重原则 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自重自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 重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习惯与价值。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同时,也

16、 只有自尊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3. 宽容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宽容、学会克制和忍耐。气量要大,切不可斤斤计较、苛求于人。对那 些与自己有分歧的人,甚至与自己有过不愉快的人,要以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学会原谅是美 德,学会宽容是高尚。4. 理解原则 理解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在人际交往中的理解原则要求:一方面要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心 情、需求去考虑问题,尽量给他人以关心、协助和方便;另一方面还需要学会避免把自己的 意志强加于人。古人说得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 互利原则 互利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满足双方的需要。如果一方仅仅一味索 取而不给予,交往就难以实行。互利性越高,双方的交往就越密切、越稳定,人际交往的互 利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6. 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信守诺言,以诚待人。具体来说,一要说真话,不说假话;二 要言必出,行必果。首先,要遵守诺言,实践诺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