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14877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一: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抱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

2、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的确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整本书字数不多,读来比拟轻松。读罢,不禁反思起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几个说话错误,由此归纳出三点感想:一是“说话本无道,有心便有道。只要不是哑巴,开口说话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总会有人说的话让人开心,有人说的话却让人难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忙人,当你和他讲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心思不在这里,当你问他“怎么样?时,他往往会说“你刚刚说了什么?遇到这样的人,说话者的心一定会凉半截。因此,将心比心,当我们手头正在忙事情,无暇顾及身边想要向你倾述的朋友时,请及时告诉他

3、“稍等。但如果这个朋友是个有自杀倾向的人,那就应该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耐下心来听听他的话。也就是说,要么不听,要听就请认真听。二是“多听少说,比少听多说好。很多时候,朋友向你抱怨并不是想得到你的同情或是想从你这里得到倡议,而只是单纯地想让你听他说完。回忆我的八卦生涯,好屡次与朋友谈话,还没等他们说完,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抛出自己的观点,还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并且认为自己这样是为他好,自己是万能的知心姐姐。到头来朋友的情绪没有得到完整的发泄,这个世上反而又多了一个抱怨者。三是“每一次说话都是一次练习。我以前觉得平时说话都无所谓的,只要公众场合讲话时注意点就行了。结果发现,平时不努力,用时徒伤悲。

4、不管在饭桌上,还是在别的什么公众场合,我往往会得“失语症,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些社交礼仪也做得很不到位。虽然不需要做到八面玲珑则好,但是根本的客气话也不太会说,这就有点不太好意思了。另外更严重的是,有时不经意间冒出一些不太文明的俚语,儿子一听就记住了,做了很坏的典范。由此可见,平时管好自己的嘴,用好每一次练习的时机是多么重要。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样属于“嘴笨类型的,则不妨也来看看这本书吧!受益匪浅。篇二: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可以成为一本枕边书,不是催眠,而是一本可以在夜深人静一边品读、回味的好书,也是一本需要屡次翻翻得好书。道者,道之所趋,理之所及也。说话之道乃尘世中人在为人处事时

5、的艺术,不是叫你精明,而是让你懂得与人相处时如何让交流变得愉快,像冬天坐在暖炉旁的感觉。我想这就是我理解的书的封面上写的“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是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的含义吧。每一次看都觉得很受用,总共四十章都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引导你了解何为生活中的“说话之道。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中,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你就很容易往那个方面发展,或许这叫做心理暗示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有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对未来的规划,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你嘴上哎抱怨,你就成为怨女,有时候我们总喜欢或者说愿意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幸者

6、的位置,认为我们的不幸是不公平的,但也认为没有动力去做得更好,认为自己的不幸并不是自己所造成的而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的软弱、慵懒、无知辩护。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对待他人,如何才是真正的为他人着想,不是用一切的礼物就能够做到的,重点是你所为他们做的里面饱含着你的用心。语言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普通的交流,答辩等等。语言的美妙在于透过它使得两个陌生的生灵慢慢了解对方,理解对方,感受彼此的存在。真正把别人放在心上的人才是懂得说话的人,才是一个优秀的人。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以待,才能发明世界最美丽的东西,那就是感情,在这个原本冷漠的时代,心中有一份慰藉,一份

7、安宁。这本书看起来很舒服,没有那些乏味的陈说和说教,通过故事和通俗风趣的语言,用心娓娓道来。康永哥懂得什么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需要的,或许我的读后感很普通,很粗糙,但是一本好书,应该亲自去品读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篇三: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看完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之后,我就特别想想写一些读后感,但我对说话之道的境界不是很高,只是回到最根底的话题,那就是想写写人生之道成熟与成功。成熟就是去书店买本书,在不知道书本的好坏的情况下,如何去选择。有时候觉得这个话题,其实就像上大学一样,我们学到专业知识,却用不到工作和生活中,甚至不是这个行业。可是工作之后发现,大学的东西基本不够用,那是因为社会是真正

8、的大学。其实成熟跟上大学一样,它的规范并不是专业本身,而是学会利用根底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去判断。这些规范其实都是最根底的、根本的。当我们学会用理智的常识去选择和判断的时候,这就是成熟的标志了。看似简单,却很不容易。成熟和成功的区别是,成熟是相对固定的,它那么重于类似于炒菜的一些准备工作,而成功就是类似味道的问题。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食堂有两家窗口,北边的生意却十分红火,那是因为味道好。尽管重量少了一些,但只要不是太悬殊的原那么就好。因为我们都喜欢吃分量足味道可口的饭菜。所以说,成熟只是成事之道,之初。成功只是成事的经验和结果。没有成熟,谈何成功。它们都是相对的,但只要不是原那么问题,其他就是能力问题罢了。所以我推断的结论是成熟是原那么问题,成功是能力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们思考问题不用则复杂,只要简单实用,真实有效,我想这就是结果了。生活最好的态度就是坦然面对并高兴着。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白鲸记读后感巴黎圣母院英文读后感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