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14832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A. B. C. D. 2.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A. 埃及 B. 德国 C. 中国 D. 印度【答案】1. D 2. B【解析】试题分析:1. 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大于0,人口总量就是增加状态。读图,从到人口 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 ,所以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最大值在时期,D对。表示增长速度快,但不是最大值,B错。未达到最大值,C错。2. 图中时期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

2、于0,人口出现负增长,说明是发达国家。中国、埃及、印度是发展中国家,A、C、D错。德国是发达国家,人口是负增长状况,B对。考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为商品谷物农业 B. 为水稻种植业C. 为混合农业 D.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4.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市场适应性差 B. 机械化水平高C. 科技水平低 D. 生产规模小【答案】3. B 4. C【解析】试题分析:3. 地畜牧业占近60%、种植业约占40%,商品率达90%,为混合农业,A错。

3、地种植业约占80%,畜牧业和商品率都低于20%,为季风水田农业,即水稻种植业,B对。地畜牧业约占90%,商品率较高,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C错。D错。4. 结合上题分析,是混合农业,市场适应性强,A错。是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B错。科技水平低 ,C对。的生产规模大,D错。【考点定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名师点睛】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注意图中各因素所占比重大小,比重越大,说明占主要地位。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xx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下列各题。5

4、. 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6. 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 丰富的原料 B. 庞大的市场 C. 廉价的劳动力 D. 先进的技术【答案】5. D 6. B【解析】5.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计算机芯片生产为高技术工业,其区位选择要求位于科技发达地区或国家,通常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正确答案选D。6. 计算机芯片生产在中国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是中国未来的广阔市场,因为计算机芯片是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所需劳动力数量较少而素质较高。正确答案选C。某钢

5、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下列各题:7. 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接近燃料地 接近铁矿 接近消费市场 廉价劳动力充足A. B. C. D. 8. 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9. 下列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 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C. 交通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 D. 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

6、求加强【答案】7. A 8. B 9. D【解析】7. 根据图例,M地有煤田,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接近燃料地,对。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距铁矿远,错。临近工业区,接近消费市场,对。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廉价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错。A对,B、C、D错。 8. 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位于沿海,可以降低铁矿石运输费用,B对。距煤矿较远,燃料运输费用增加,A错。距工业区较远,产品运输费用增加,C错。位置迁移,不改变废弃物的排放量,D错。9.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A错。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减弱,B错。工业向沿海港口迁移,交通条件的影响逐渐

7、增强,C错。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D对。点睛:M地有煤田,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接近燃料地。工业向沿海迁移,靠近港口,可以降低铁矿石运输费用。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下图示意川藏铁路全线运营长度约1900公里,穿越数条大江大河、途经地形高差达3000米以上,这一“过山车”式的高原铁路工程施工难度前所未有,历经多年规划论证的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并于xx全面开工建设。下图示意川藏铁路规划线路据此完成回答下列各题。10. 决定修建川藏铁路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8、、气候 B. 气候、技术 C. 水文、技术 D. 社会、经济11. 建成后的川藏铁路将( )承担川藏间的全部客、货运任务 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A. B. C. D. 【答案】10. D 11. D【解析】10. 川藏铁路线路长、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气候变化大,气候环境恶劣,是影响铁路建设的自然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铁路修建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选D正确。11. 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促进汉藏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利于改善西藏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它可承担川藏间的部分客、货运任务;当地产业基础

9、薄弱,铁路建设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选D正确。【点晴】.二、综合题(共160分)12.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

10、】(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从囟虫的生活习性人手,结合当地湖泊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题中关键字“卤虫生存于高盐度海域”可知大盐湖属于内陆湖,陆地河流带来丰富的盐分并在

11、湖泊中累积,使得湖泊成为咸水湖,湖水盐度高,适宜于卤虫生长繁殖;题中关键字“以藻类为食”可知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材料提到“卤虫是水产养殖、候鸟的食物来源”可推知高盐度的湖水,使得湖泊中没有大型水生生物,卤虫缺少天敌,故该湖泊卤虫资源丰富。(2)阅读材料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小。同时,受运输低温技术条件的影响,运输不便,导致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3)该题可从渔业资源的枯竭以及市场需求量分析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由于过度捕捞使得野生渔业资源不断枯竭,捕获量锐减;环境保护力度增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

12、;对鱼类的市场需求扩大等导致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由材料可知“卤虫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可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使得卤虫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增加就业。(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正反两方面来回答,回答赞成可从资源、经济、就业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回答;回答不赞同可从环境保护、生态问题等方面回答。13.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19世纪,经历了煤炭为主导区位到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到目前以市场区位为导区位。材料二 下图示意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1)归纳工业联系的类型。(2)简述钢铁工业生产过程集聚的意义。(3)分析钢铁工业布局变化的原因。【答案】(1)生产

13、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信息上的联系 (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取得规模效益 (3)早期科学技术,煤炭炼铁时代,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钢铁工业改以铁矿为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距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现代大型船舶的发展),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钢铁企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解析】(1)工业联系分为三种形式:生产上的联系,即产品有上下游间的关系或是工序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即彼此不相关的企业

14、共用基础设施等在同一空间发展;信息上的联系,即通过互联网或通讯加强企业间的联系。 (2)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与之相关产业在钢铁厂周围集聚,形成钢铁城,集聚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最终取得规模效益。 (3)早期科学技术,煤炭炼铁时代,炼钢消耗的煤炭资源更多,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钢铁工业改以铁矿为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钢铁企业转

15、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即更靠近消费市场布局。【总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工业联系及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工业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三种方式:(1)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公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集中于一定地域或地点;工厂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所以工业集聚的意义主要从降低生产成本、交流与协作方面、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分析。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主要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变化的,即近煤-近铁-近市场的变化。14. 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回答下题。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答案】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