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145279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的相对属性或以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的属性的 抽象概括。2、气:人体中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 物质之一。3、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 质之一。4、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在内的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5、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表现于外的征象。6、六淫: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7、痰饮: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8、

2、瘀血: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病理产物。9、诊法: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诊“,又 称四诊10、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忧心神之实证,。11、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段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重危征象。12、壮热:指高热(体温在 39 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13、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邦之有定时的症状。14、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症候.15、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疾病的本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16、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法则。17、微热:

3、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 度以下或反自觉发热的症状。18、自汗:白天清醒状态,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证。19、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成为盗汗,多见于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内热证。一、阴阳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 2、阴阳互根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二、说明人体的本来变化1、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热 阳胜则寒2、阴阳偏衰阴虚生内热 阳虚生外寒三、气的分类(一)元气 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功能:1、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2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管窍 的生理活动(二)宗气 是由肺吸入的精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

4、精气结合聚于胸中而成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膻中功能:1、走息道而司呼吸2、贯心脉而行气血(三)营气 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营阴”、“营血” 功能:1 营养人体 2、化生血液(四)卫气 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阳,故又称“卫阳” 功能: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3、调节控制腠里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四、气的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五、血 血的生成:主要由脾胃、心肺、肝肾共同作用,化生而成 血液的主要来源,以水谷精微化生的营气和精液为主要物质基础 血的心理功能:1、濡养滋

5、润全身 2、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1、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2、气的固摄作用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脉道通畅无阻六、相关脏腑的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2、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3、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4、肝藏血防止血溢脉外,5、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不溢于脉外七、津液的生理功能 1、滋润濡养 2、化生血液3、调节阴阳 4、排泄废物八、六淫1、致病特点:外感性 季节性 地域性 相兼性 转化性2、病种: 1)风邪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6、风邪为 六淫冰邪的首要致病因素,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风性主动(动指风有使物体及 人体身形动摇的特点)2)寒邪 风致病具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而主痛3)寒性收引3)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1) 暑为阳邪2) 暑性升散、易耗气伤3) 暑多挟湿4)湿邪 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阳邪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属水、水性下行、故湿邪有下趋的特性)5、湿多挟温热5)燥邪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及肝(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3、因营养不良,贪血等出现皮肤干燥、指甲毛发干枯、无光泽、舌干无津肌肤甲 错6

7、)火(热)邪性质致病特点:1、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 热易扰心神3、热易耗气伤津4、热易生风动血5、热邪挟毒、易致肿疡九、七情致病的特点1、与精神刺激有关2、 直接伤及内脏3、影响脏腑气机4、多发为情志病5、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十、影响脏腑气机: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4、恐则气下5 惊则气乱6 、思则气结十一、痰饮的致病特点:1、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2、 易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神明十二、望诊、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1、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泄物、望小儿食指指纹望舌、偏红、黄、热相、里证偏白、紫、寒象、表证薄苔:主表症望神得神:正气充足、精气未伤、无病或病轻失神:精亏神衰

8、或邪盛神乱的表现、无论虚实、病重 少神:轻度失神常见于虚证患者假神:回光返照闻诊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忧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段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 重危征象。十三、问诊微热: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 度以下、或仅自觉发热的症状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加重如潮汐壮热:39 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低热:3738度恶寒发热:外感表证初期但热不寒:多为里热症但寒不热:多为里寒证寒热往来:半表半里十四、切诊寸口诊法是指切按桡动脉搏动 寸口脉分为寸、尺、关、三部、以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9、左手寸、关、合侯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侯肺、肘、命门浮取名为“举”沉取名为“按”手指沿管径左右推寻为寻 手指沿管径方向上下移动为“循” 一呼一吸称为“一息”常人的脉象应当为一息4-5次、约合每分钟72-80 次 轻按即得、重按反觉稍减。主表证-浮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沉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迟脉脉来急促、一息六至以上。主热证-数脉 疾脉:一息七到八至(每分钟20 次左右)十五、八纲辨证: 表里证的鉴别: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发热恶寒并赌、表证舌苔常无变化表证脉浮救兵、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 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寒证

10、与热证的鉴别;寒证恶寒畏冷、口渴或喜热饮、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润、脉迟或紧等 热证发热恶热、口渴喜冷饮、面赤、四肢灼热、舌红苔黄白、脉数等十六、脏象1、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 的生命活动。2、 六腑属于官腔性器官: 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 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3、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 胆有传化水谷的过程(胆汁),胆汁直接进入十二指肠促进食物消化,胆囊贮存胆汁,胆细 胞由肝细胞制造的属于精气4、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与营养全身的功能5、心主神志:指心具有主持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的作用,和主宰人体一切生理功能活 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