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143499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18】中国地理练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专题18 中国地理练一练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9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完成13题。1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Aa、b、c Bb、a、cCc、a、b Dc、b、a2最有可能的省是()A黑龙江、四川、海南 B海南、浙江、黑龙江C浙江、四川、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3关于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B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C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读我国北京及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回答45题。4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A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2、B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C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5图中缺水严重的省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量大B蒸发量大C耕地比重大,水资源利用率低D中低产田分布广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68题。6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B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7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8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D比R地收获

3、晚地势高低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A宝成线 B内昆线C焦柳线 D南昆线10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攀枝花、贵阳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B以重庆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基地C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D“酸雨”污染仅次于华中酸雨区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城轨的开通将升级珠三角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

4、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12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难问题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读墨脱地理位置图,回答1315题。13墨脱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 ()。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太阳能资源地热能资源A BC D14西藏墨脱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季风 C地热 D纬度15藏南被称为“地质博物馆”,是由于其地处 ()。

5、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B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16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由西安、重庆和成都联合组成的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其自然和人文资料如下图所示:20002009年西三角经济圈与西部地区GDP变化图2008年西三角经济圈人口占西部地区总人口比重/%2008年西三角经济圈和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万元GDP能耗材料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原名“国营132厂”,为军工企业,创建于1958年。现为我国飞机设计、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公司工

6、程技术、管理人员占总数的1/3以上,近几年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航空工业产品研发、生产和出口。(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2)西三角经济圈的南部是我国川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试分析川气东输、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3)据材料二,分析成都成为我国重要飞机制造基地的区位优势。17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

7、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指标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人口数量(万人)911.31 065.681 2601 490人均森林面积(hm2)1.351.160.980.83人均草地面积(hm2)15.3613.1411.119.40人均耕地面积(hm2)0.120.100.090.07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32.9028.1323.8020.12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201.69172.47145.87123.96(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其自然原因是_。(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原因。(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_,分析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