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用橡皮筋作动力反思》word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1423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五上《用橡皮筋作动力反思》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版科学五上《用橡皮筋作动力反思》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科版科学五上《用橡皮筋作动力反思》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五上《用橡皮筋作动力反思》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五上《用橡皮筋作动力反思》word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五上用橡皮筋作动力反思word教案 何维最近学校的青年教师赛课中,我选择了用橡皮筋作动力这一课。从选课之后就出现了这样那里的问题,中途还有放弃重选课题的想法,但最后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回想这几周的准备,自己有很多的思考和收获,先总结如下,以便自己成长。第一,这次赛课中,收获的第一点就是在材料的准备上,如果是随堂课上我是绝对不会对实验材料进行如此详尽的检验的。开始我定这个题目的时候就像把这一堂课上的与众不同,想把这门课选择在室外上。好处就是可以让孩子更多的利用操场上的空间和条件,更好的完成实验数据,而在操场上上科学课也可以给孩子一种兴趣的激励。但后来发现,如何在操场上上的话开始的安装小车

2、和后面实验数据汇报以及弹力概念的引出在室外的话没有课件和实物的演示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我又想改成开始在教室里上,只是孩子做实验的时候再到实验室外边过道上做,然后做完就进来汇报。但随着对教材的升入理解发现在室外上课做好实验并不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反而是在对实验数据的汇报上才是重点,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后确定尽量在室内完成实验。这时我惊喜的发现实验室的桌子有两米多长,正好为小车提供了场所。于是有米多长,正好为小车提供了场所。但发现在桌子上车子橡皮筋绕紧之后轮子又会打滑,而且还容易冲出桌面不能测得实际的数据。期间我多次修改绕橡皮筋的方法和圈数,途中多次想换课题,但最后我还是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了橡皮筋的绕

3、法和圈数保证了实验顺利的进行。通过这些让我认识到了科学课堂对于材料的准备绝不亚于你准备好一份高质量的教案。第二,就是对教案的修改以及试讲上面,我也有深刻体会。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你教案设计的在精美在精彩,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只有当你面对学生之后才能知道教案的价值。因为自己也是今年才接手科学课,虽然自己也是这个专业出生的,但对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不是很了解。比如在如何解释两圈问什么比四圈跑的近的时候我还给他们介绍了关于加速度的问题。学生是一脸茫然。之后下来改教案在上,又发现问题,再改,再上,这样反复的修改于试上可以全面的了解这一节课学生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实际水平。像比如在平时

4、,上课结束之后发现问题,想重新再去试试就只有等第二年了。第三,我想说说我正式上的时候的一些收获。总的来说我自己感觉自己没有在最后一次试讲的时候发挥的好,也许是紧张在途中自己的思维有一点混乱。当孩子没有朝自己的预期那样发展的时候就想去引导,最后越引导越远,自己先乱了阵脚。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以及如何抓住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候的关键词上面还要提高。但感觉自己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上面有了进步,在上公开课的时候自己很多时候对于环节处理的时候总是希望让每个孩子都弄懂,耽误很多时间。但这节课虽然后面有点匆忙但还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预定的教学内容。第四,说下对于我收获最大的是最后的评课。对于这一节课如何培养孩子的

5、习惯、教师自身的语言,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做了细致的分析。想比如在习惯培养方面,可以让孩子在实验结束汇报的时候让孩子把小车收下去。上课的时候最好不要把现在讲的无关的东西放在桌面上(弹力概念的演示实验装置)等。还有比如在引导孩子如何进行实验的时候。自己开始罗列了很多问题。比如如何绕圈,如何计数,如何测量距离,怎样确定起点终点等等等。我也是在这里引导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当自己都要让孩子准备实验的时候才发现前面怎样才算绕一圈没有讲到又回过去再讲。这里吴老师就直接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两点:圈数和距离,这样自己才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才知道自己的中心点在哪。在之前自己从来没有进行

6、过归纳,也从来没有整理,就想到的是那些小点点,往往由于与学生的交流中忘记其中的一点。还有就是让自己对课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学校开学之前要求解读课标,自己才把课标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之后也就没有去碰过。对课标上面要求的东西自己还是模糊的。在交流中自己讲述了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在教案设计的时候自己经常看教材上面感觉都想把每一个知识点讲到位确定不了重点,有时候又感觉教科书上的一些方法不且实际。吴老师说确定重点就是看课标,上面对于这一阶段孩子做了详细的要求。有时候教科书上面的东西都是不切合这里孩子自身的实际,可以适当的修改教材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赛课最重要的收获是在过程中,感觉是痛并快乐

7、。在准备的时候很烦很累,想放弃,但当自己上完之后发现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又有了进步,进而感觉到快乐满足。以后这样的赛课应该多举行,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年轻又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人来说是难得的机会。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秋冬季的生物word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2. 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3. 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教学重点:观察动、植物怎样过冬。教学难点:会做资料收集,明确观察对象。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

8、入:师:“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问:(1)一年中气候怎样变。 (2)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 (3)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二、探究内容:1. 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3)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2.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1)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4)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