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课导学案22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142129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课导学案22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7课导学案22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7课导学案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课导学案2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54-27-2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中的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中的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诵读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散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诗: 他与江西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

2、“苏黄”。词:他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绘画:他擅长画竹,自成一体。 背景介绍 :苏轼才华横溢,但他的一生却经历许多磨难。政治上屡遭贬谪。这篇文章就写于苏轼经历他人生中最大打击“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后所写的。 元丰二年(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学习流程:【自主学习】 1、认真朗读课文三遍2、给下列字注音 遂( ) 寝( ) 藻( ) 荇( ) 柏(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并翻译该句

3、的意思。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水中藻荇交横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4、我的疑惑:【合作探究】1.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2.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 “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当堂达标】 填空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作者 苏轼 。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 的心情。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的美好境界。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_ _的修辞手法。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课外拓展】阅读文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及作者所处的背景。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后写的。被贬黄州,近于流放。请你认真品读上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课后反思】自我评价: 对子评价: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