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141311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修复主治医师考试(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共享】口腔试题(提供给口腔大专、本科生、执业医师、晋升主治医师)口腔试题(提供给口腔大专、本科生、执业医师、晋升主治医师)晋升主治医师口腔修复学试题 基础理论部分1.Monson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2.Bonwill三角与全下颌修复的关系.3.Christensen现象的临床应用.4.中性牙合与正中牙合的关系.5.Swenson 十定律及其应用.6.全口义齿侧向平衡牙合的调整与横牙合曲线的关系.7.下颌颊棚区的定义及临床应用.8.如何调整可摘义齿的固位力.9.可摘义齿的就位方向与模型倾斜的关系.10.比较近中牙合支托远中固位臂与远中牙合支托近中固位臂的作用特点.11.固定义齿固位体的设

2、计.12.说明固定义齿的稳定性.13.卡环的功能作用.14.可摘义齿的散压设计.15.咀嚼运动中生物杠杆的组成和转换.基本知识1.如何根据磨牙后垫指导排牙.2.颌骨形态与全口义齿固位的关系.3.加强下颌总义齿固位的措施.4.全口义齿的选磨与调牙合.5.一侧髁状突后上移位如何调整复位.6.如何利用牙体倒凹.7.如何运用推形卡环和悬锁卡环.8.分析六种正中颌位记录错误的原因.9.如何选择固定义齿的固位体.10.全面说明腭部形态与全口义齿的固位关系.11.说明可摘义齿的分类设计.12.说明可摘义齿的固位与稳定.13.托盘与印模体脱离的原因.14.海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成分及凝固机理.15.热凝塑料产生空

3、泡的原因及避免的措施.试题精粹* 何谓正中合?何谓中性合?* 牙合型与合力的关系* 横牙合曲线与全口义齿的固位.* 颞下颌关节关节盘的生物机械特点.* 颞下颌韧带的解剖特点及生理意义.* 颞下颌韧带的结构与Bennett运动的关系.* 牙体倒凹的定义, 分类, 转换, 应用.* Christensen 现象的原因.* Christensen 现象的表现.* Christensen 现象的变异情况.* Christensen 现象的临床应用.* Bonwill三角与Monson的定性, 定量关系.* Bennett角与侧向牙合平衡的关系.* 如何调磨全口义齿正中牙合的早接触点.* 如何调磨全口义

4、齿前伸牙合的早接触点.* 试分析平直的牙合曲线, 突向上的牙合曲线和突向下的牙合曲线对咀嚼效率的影响.* 试分析上颌弓大于下颌弓, 上颌弓等于下颌弓, 上颌弓小于下颌弓对咀嚼效率的影响.* 试分析远中固位臂及近中咬合支托及近中固位臂远中咬合支托所形成的两类机械杠杆.* 反横合曲线的意义。名词解释牙体缺损嵌体高嵌体部分冠3/4冠开面冠罩面(贴面)半冠全冠锤造全冠铸造全冠非金属全冠混合全冠核冠桩冠种植体牙冠CAD/CAM修复体 牙体预备抗力形固位形摩擦力自锁约束力反约束力粘结力粘固力环抱固位形钉洞固位形沟固位形洞固位形洞缘斜面片切洞形箱状洞形蜡型铸模腔喷砂电解刻蚀粗化处理活化剂肩台 代型可卸代型瓷

5、化金属烤塑冠冠桩颈缘线轴沟邻沟切斜面熔模铸造失蜡铸造低熔铸造中熔铸造高熔铸造熔模铸道铸型一次包埋法二次包埋法粘砂缩孔缩松缩陷缩颈试合牙列缺损固定义齿固位体桥体连接体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复合固定桥种植体固定桥固定可摘联合桥粘接固定桥简单支持梁简单固定梁中性平面内压力外张力屈应力屈距可摘局部义齿牙支持式义齿粘膜支持式义齿混合支持式义齿 解剖式人工牙 非解剖式人工牙半解剖式人工牙基托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冠外固位体 冠内固位体卡环卡环臂 卡环体 合支托基牙观测线倒凹区一型观测线二型观测线三型观测线杆形卡环回力卡环对半卡环联合卡环延伸卡环 倒钩卡环尖牙卡环RPI卡环组 RPA卡环组 悬锁卡环 间

6、接固位体大连接体 倒凹深度倒凹坡度制锁作用制锁区就位道重衬牙列缺失全口义齿颊棚区远中颊角区颤动线“P”切迹翼 上颌切迹 舌侧翼缘区组织面磨光面咬合面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缓冲区 全口义齿的固位全口义齿的稳定吸附力附着力粘着力初印模终印模 肌能修整后堤区垂直距离颌间距离唇高线唇低线笑线Christensen现象 髁道斜度 切道斜度切导斜度补偿曲线崐曲度牙尖斜度牙尖高度定位平面斜度同心圆学说旋转中心覆盖义齿覆盖基牙长冠基牙长冠顶盖单顶盖双层顶盖短冠基牙根上附着体根内附着体杆附着体弹性附着体无弹性附着体种植义齿骨内种植骨膜下种植根管内种植穿骨种植Branemark种植体 核孔种植体 TPS 螺钉

7、种植体 叶状种植体 颌面缺损 翼状颌导板阻塞器夹板直型夹板弧型夹板TMJDS 口颌系统牙位肌位咬合板松弛咬合板稳定性咬合板再定位咬合板轴枢咬合板合调位性咬合板软弹性咬合板咬合重建判断题 用于孤立并向近中舌侧或颊侧倾斜磨牙上的卡环是一型卡环( ) 塑料聚合体转化为单体的条件是促进剂( ) 无牙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外上( ) 不可逆水胶体引模材料中的缓凝剂是氯化钠( ) 不能采取用粘膜与基牙共同支持做义齿修复的Kennedy分类是第二类( ) 成反变关系的是髁与切( ) 不能实现卡环稳定作用的部分是卡臂( ) 上颌颊尖的颊斜面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 ) 牙体缺损修复体设计机械学要求

8、是保护牙髓( ) 上颌总义齿后缘外侧界是上颌结节( ) 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是上BL( ) 白合金片中含量最高的是镍( ) 上颌骨缺损共分为三类三亚类( ) 导线在一个基牙上可以画出多条( ) 铸造嵌体片切面的龈缘应伸展到自洁区( ) 牙尖工作斜面斜度与补偿曲线成反变关系( ) 髁增则尖由后向前逐渐增加( ) 前伸咬合时前接后不接时应减补( ) 患者髁大而在全口义齿修复时所确定的切小应减定( ) 在调整前伸平衡咬合时应以补定为基础(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牙槽嵴的吸收程度(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颌弓的垂直关系(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

9、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垂直距离(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颌弓的水平关系(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颌弓的外形的水平关系( ) Kennedy第一类义齿蜡型装盒法应用正装法( ) 上唇系带附着部的肌肉是口轮匝肌(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下BB(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下BL(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下LL(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上BB(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上LB( ) 以下哪个是Kennedy第三类第二亚类: ( )22456 76541278A. B.5424578 5 2457C. D.8

10、4311234567E. 成正变关系的是切与尖( ) 成正变关系的是尖与补( ) 成正变关系的是定与尖( ) 成正变关系的是髁与尖( ) 成正变关系的是切与髁( ) 成反变关系的是定与补( ) 成反变关系的是切与补( ) 成反变关系的是尖与髁( ) 成反变关系的是定与切( ) 成反变关系的是髁与定(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甲氯基二苯甲酮(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聚乙酰氨(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过氧化苯二甲酰(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有无下颌前伸习

11、惯(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息止颌位是否稳定(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测定颌间距离(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瞳间线与口角线是否平行(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髁道斜度(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切道斜度(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补偿曲度(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定位平面斜度(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牙尖工作斜面斜度(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越合卡环(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对半卡环(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

12、卡环是倒钩卡环(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正二型卡环(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铸造回力卡环(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一型卡环(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一类(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二类(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三类(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四类(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五类(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六类( ) 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倾是利用由前向后倾斜的就位道( ) 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

13、倾的主要目的是制作方便( ) 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倾的目的是争取有利的固位条件( ) Kennedy第四类设计模型后倾减少义齿基托与余留前牙的间隙(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塑料填塞期选择不当(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基托伸展过长(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基托过薄(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弯制卡环时模型被磨损(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未设置卡环(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主要基牙健康情况差,可增加数目(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基牙冠短,外形不利固位,可增加数目(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缺隙多可增加卡环数目(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卡环数一般不超过四个(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切牙上一般不设卡环( ) 可摘义齿埋盒时,应除掉模型上与义齿无关的多余部分( ) 可摘义齿用混装法,应修去安放卡环的石膏牙咬合面( ) 可摘义齿装盒,卡环和支托应被石膏包埋( ) 可摘义齿用混装法,蜡型咬合面与上层型盒顶部至少保持10毫米( ) 可摘义齿用混装法,装盒前应在模型上涂分离剂( ) 颌间距离标志开合的程度( ) 颌间距离标志对刃合的程度( ) 颌间距离标志的交叉合程度( ) 颌间距离标志反咬合的程度( ) 在全口义齿修复时要测定病的颌间距离( ) 髁道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