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病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13040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病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免病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免病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免病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免病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病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病试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免病绪论1、有关免疫功能正确的叙述是A、清除损伤的细胞B、清除衰老细胞C、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D、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E、以上都是2、免疫稳定功能异常可出现A、超敏反应B、自身免疫性疾病C、发生肿瘤D、免疫缺陷病E、反复感染3.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E.放线菌4. 有关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错误的描述是A.细胞核分化程度高B.无核膜C.缺乏完整的细胞器D.仅有原始核E.包括螺旋体第二章免疫系统1、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E花环的细胞是A、B细胞B、单核细胞C、T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2、经胸腺分化成熟的免疫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NK细

2、胞D、巨噬细胞E、单核细胞3、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胸腺B、脾脏C、淋巴结D、骨髓E、法氏囊4、 B细胞和T细胞均有的表面标志是A、PHA受体B、抗原受体C、IgGFc受体D、绵羊红细胞受体E、ConA受体5、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B、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C、可分泌多种激素D、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E、胸腺和骨髓是人和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第三章抗原1、下列生物制品中对人既是抗体又是抗原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类毒素C. 动物来源的抗毒素D.转移因子E.胸腺素2、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产生免疫原性的物质A.完全抗原抗原抗原D. 半抗原E.超抗原3

3、、抗原具有下列哪项基本特性A.大分子蛋白质B.异物性C. 具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D. 具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E. 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4、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抗原决定簇B.抗原的大小C.抗原的电荷性质D.载体的性质E.抗原的物理性质5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Ag)A. 来自同种生物不同基因型个体的抗原B. 在同种所有个体中表现相同C. 是指蛋白质的同型抗原D.在同种动物中不诱导免疫应答E.在免疫球蛋白中限于IgG存在第四章免疫球蛋白1、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在段段2、木瓜蛋白酶水解产物是段段段+Fc段D. Fab段+Fc段(ab)2段+pFc段3、新生儿从母乳中

4、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4、哪种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胎盘.A.IgG5、人体天然血型抗体是A.IgG6、关于IgG的正确解释是A.胎儿从母体胎盘获得的唯一抗体B.出现最早的抗体C. 不能通过胎盘的抗体D.相对分子量最大的抗体E.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7、人类亲细胞抗体主要指A.IgG第六章免疫应答1、下列为皮肤黏膜在抗感染过程中起的作用,但应除外的是A.阻挡作用B.杀菌作用C.吞噬作用D. 拮抗作用E.排除作用2、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是A补体B溶菌酶CIgGD干扰素E.细胞因子3、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不包括A.趋化B.特异性识别C.吞噬D杀菌E排出残渣4、机体再次应答产生Ig的特征是AI

5、gM和IgG显著高于初次应答BIgM显著高于初次应答CIgG显著高于初次应答D抗体特异性发生改变IgA升高为主5、发挥体液免疫效应的物质主要是A细胞因子B补体C干扰素D.抗体E.溶菌酶6、免疫耐受是A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良B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C免疫功能缺陷D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则发生免疫应答E某抗原刺激机体后,对该抗原特异性无应答状态第七章超敏反应1、下列生物活性介质中哪一种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关系不大A、补体B、白三烯C、前列腺素D、组胺E、缓激肽2、下述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补体无关A、肾小球肾炎B、血清病C、新生儿溶血症D、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E、类风湿性关节炎3、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

6、血属于a、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b、n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C、m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D、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E、以上都不是4、下列哪项属于IV型超敏反应A、溶血性贫血B、接触性皮炎C、哮喘D、类风湿性关节炎E、过敏性休克第八章免疫学应用1、下列属于死疫苗的是A.卡介苗B.麻疹疫苗C.脊髓灰质炎疫苗D.百日咳疫苗E.破伤风类毒素2、脊髓灰质炎疫苗是A.活疫苗B.死疫苗C.亚单位疫苗D.基因工程疫苗E.合成肽疫苗3、人工自动免疫的最大优点是A.免疫出现快B.免疫力维持时间长C.制剂好保存D. 注射剂量少E.副作用少微生物学第一章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D.以m2、革兰阳性菌

7、对青霉素敏感是由于哪种细胞壁成分比革兰阴性菌多A.脂多糖B.脂蛋白C.脂质双层D.磷壁酸E. 肽聚糖3、哪种结构是细菌蛋白质合成场所,成为红霉素等抗生素的作用部位A.细胞壁B.细胞膜C.肽聚糖D.核糖体E.核质4、细菌的运动器官是A.菌毛B.鞭毛C.荚膜D.芽胞E.细胞膜5、哪种细菌结构可作为灭菌标准A.细胞壁B.芽胞C.核质D.细胞膜E.荚膜第二章细菌的生理1、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是A、B、C、E、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不包括A丰富的营养物质B、必要的气体环境C、合适的温度D、合适的酸碱度E、充足的光线3、注射液中出现哪种现象说明被细菌污染A、沉淀B、絮状物C、混浊D、菌膜E、以上都是第三

8、章细菌致病性1、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A、荚膜B、菌毛C、M蛋白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2、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A、肽聚糖B、脂多糖C、磷壁酸D、外膜E、脂蛋白3、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血浆凝固酶B、芽胞C、荚膜D、菌毛E、透明质酸酶4、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A、脑膜炎奈瑟菌B、伤寒沙门菌C、淋病奈瑟菌D、结核分枝杆菌E、百日咳鲍特菌5、目前已知最毒的生物毒素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物的肠毒素B、志贺毒素C、白喉毒素D、肉毒毒素E、破伤风痉挛毒素第四章消毒灭菌1. 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煮沸5minc.巴氏消毒法d.流通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2.

9、灭菌方法错误的是a.手术室空气-紫外线b.排泄物-漂白粉c.饮水-氯气d.温度计-75%酒精e.含血清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3. 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是:a. 煮沸法b. 巴氏消毒法c. 间歇灭菌法d. 干热灭菌法e. 高压蒸气灭菌法4. 关于紫外线,说法错误的是a. 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可损坏细菌的DNA勾型杀菌作用最强d. 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e. 紫外线适用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5. 常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b. 常用于基础培养基灭菌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

10、烤法7. 常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8. 常用于血清的除菌a.高压蒸气灭菌法b.滤过除菌法c. 紫外线照射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9. 将牛奶加热6230分钟的目的是a. 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吸收b. 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c. 杀死牛奶中的病原菌d. 使牛奶不含活菌e. 防止或抑制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10. 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第五章病毒学1、人类传染病多由哪类微生物引起A、细菌B、螺旋体C、病毒D、支原体E、真菌2、病毒增殖的方式是A、复制B、二分裂C、芽生D、裂殖E、减数分裂3、干扰素的作用机制是A、干扰病

11、毒的吸附作用B、干扰病毒的穿入作用C、直接杀灭病毒D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E、直接干扰病毒RNA勺转录4、在病毒增殖周期中不存在的一个环节是A、吸附与穿入B、脱壳C、核酸复制D、衣壳合成E、胞子形成与释放5、病毒严格在活细胞内寄生,原因是A、体积太小B、人工培养营养不足目C、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D、缺乏完整的酶系统E、以上都不是6、对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体积微小B、结构简单C、含单一核酸D、在活细胞内生长E、对抗生素敏感7、不用于防治病毒性疾病的制剂(药物)是A、减毒活疫苗B、丙种球蛋白C、干扰素D、金刚烷胺E、抗生素8、病毒性疾病的特异性预防方法常用A、化学药物B、抗生素C、干扰素D

12、 、丙种球蛋白E、疫苗第六章病毒各论1、流感病毒引起大流行的原因是A、病毒毒力强B、病毒的免疫原性弱C、病毒的HA和NA易发生变异D、人对病毒免疫力低下E、病毒不侵入血流2、麻诊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错误的是A、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B、易并发肺炎C、病后免疫力不牢固D、麻疹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感染E、全身斑丘疹为其特点3、关于流感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经呼吸道传染B、发病两日内传染性最强C、流感有明显的全身症状D、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E、年老体弱者,多继发细菌感染4、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办法是A、注射胎盘球蛋白B、注射丙种球蛋白C、注射成人全血D、注射恢复期病人血清E、接种麻疹疫苗5

13、、孕妇在什么时期感染风疹病毒,胎儿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A、孕期最初三个月B、分娩前一周C、分娩前一个月D、胎儿出生时E、孕期最后三个月6、怀孕期受感染引起畸胎的病毒主要是A、流感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风疹病毒D、冠状病毒E、麻疹病毒7、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A、冠状病毒B、腺病毒C、麻疹病毒D、风疹病毒E、SARSJ状病毒8、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感染B、粪-口途径C、虫媒叮咬D、接触传染E、皮肤黏膜感染9、脊髓灰质炎的特异性预防是A、消灭苍蝇B、隔离病人C、注射丙种球蛋白D、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E、以上都对10、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错误的是A

14、、传染源主要是病人B、粪-口途径传播C、很少转化为慢性肝炎D、病人粪便或血中长期携带病毒E、易引起散发或暴发流行11、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A、HBsAgB、HBcAgC、HBeAgD、抗-HBcE、抗-HBs12、表示HBV感染,血液有高度传染性的指标是A、HBsAg、抗-HBe、抗-HBcB、HBsAg、HBeAg、抗-HBcC、抗-HBs、抗-HBc、抗-HBeD、HBsAg、HBeAg、HBcAgE、抗-HBs、抗-HBe、HBcAg1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人类嗜T细胞病毒IB、人类嗜T细胞病毒nC、EB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人白血病病毒14、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B、垂直传播C、输血和器官移植D、药瘾者共用污染HIV的注射器E、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15、关于乙脑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节肢动物媒介传播B、水平传播C、垂直传播D、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免疫力E、可进行乙脑疫苗的特异性预防16、经病兽咬伤后感染的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