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13015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8 年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招生简章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 68 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先后入选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示范性高校、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和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设有25 个学院(部), 84 个本科专业, 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6 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2018 年最新发布的

2、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学校位列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30 位。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早的主考院校之一, 也是最早开展社会助学的高校之一。从 1984 年到 2017 年,我校共培养了 134559 名本专科自考毕业生,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历次被评为“全国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并获得了省教育主管部门授予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一、考核政策实施“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及“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 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重点工作。主考院校根据学科优势及师资力量,从所主考的专业中遴选1/3 的课程作为“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课程(简称“五五”),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

3、论部分参加国家统考,成绩占 50%,实践部分由试点院校组织考核,成绩占50%,两项成绩合并计算为该课程的总成绩。其余2/3 的课程作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课程(简称“三七”),课程同样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参加国家统考, 成绩占 70%,实践部分由主考院校进行考核,成绩占 30%,两项成绩合并计算为该课程的总成绩。我校主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既是“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的试点专业,也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的试点专业。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的全部课程目前都开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工作。二 、招生对象山东省高

4、职高专、民办高校等院校的在校生。三、试点院校申报拟参加自考助学的院校, 需填写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申请1表,先向所在地市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再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批准,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每年 3 月公布新试点院校名单。四、试点专业申报已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批的试点院校,拟参加我校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工作,需填写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试点审批表 ,经地市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通过后报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我院征求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意见后报学校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领导小组批准,并在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公布。目前,已有近 80 所高职高专、民办高校成

5、为我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工作的试点院校。五、考核报名缴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每年进行两次(4 月和 10 月)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分别为12 月中旬和6 月中旬(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简章公布的具体时间为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实践部分的考核,报名缴费时间安排在国家考试报名后进行。试点院校指导考生登录新启用的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考核管理系统”),由考生本人直接完成网上报名、缴费、课程学习及实践部分的考核任务。登录系统方式:1、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三个专业考生登录系统方式:(

6、1)考生凭用户名(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及密码(首次登录,密码默认为考生本人身份证号码后 6 位)直接登录“考核管理系统”。(2)操作流程:访问“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站:http:/点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管理系统登录”按钮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系统。2、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考生登录系统方式:(1)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的考生须先在“考核管理系统”中注册,再凭用户名(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及密码(首次登录,密码默认为考生本人身份证号码后6 位)登录“考核管理系统”。(2)操作流程:访问“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站:http:/点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管理系统登录”按钮点

7、击“注册”按钮,按提示完成注册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系统。2考生进入系统后,具体报名、缴费等操作流程请参阅学生 -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管理系统使用手册,可从“考核管理系统”网站首页“下载中心”栏下载。注:首次登录的考生须先绑定本人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后才能登录。六、助学辅导考生可以根据“考核管理系统”中提供的实践考核大纲、章节作业、模拟试题及实践部分考核题等自主进行网上学习,试点院校可根据山东师范大学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助学辅导。七、考核实施考生报名缴费成功后,即可根据我校的考核要求,在“考核管理系统”中相应的答题区域内直接作答并提交,完成“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课程实践部分的考核。八 、费用收取

8、根据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鲁价费函 201862 号)的文件规定,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课程考核费 80 元 / 科次,由考核单位收取。九、学历及学位成绩合格且在本科毕业前取得专科学历的考生,经审核符合毕业条件的, 由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山东师范大学联合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符合相关要求的考生还可申请学士学位。十、联系方式办公地点: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 88号,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校园西北角半导体楼401室)邮编: 250014联 系 人:孙老师杨老师陈老师电话: 0531

9、 86180270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址:http:/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址:http:/山 东 师 范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微 信 公 众 号 : s d n u j x j y附件: 1.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专业考试计划2. 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试点院校工作流程3附件 1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试点专业考试计划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专业代码: B040102序号类别123 强化实践4 能力培养5 考核课程6 (三七)789在校生实10践考核课11程(五五)12专业综合13应用加顶考

10、考英语(二)课的课程14总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15英语 (二)00398学前教育原理00385学前卫生学00394幼儿园课程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12350儿童发展理论00401学前比较教育00402学前教育史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12657幼儿教师教研指导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321中国文化概论06011旅游学概论06999毕业论文主考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学分备注2414 理论部分参加国家统6 考,成绩占 70%,实践4 部分由主考院校考核,4 成绩占 30%。546 理论部分参加国家统6 考

11、,成绩占 50%,实践5 部分由试点院校考核,6 成绩占 50%。66 理论部分参加国家统5 考,成绩占 70,实践部分由主考院校考4核,成绩占 30。724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试点专业考试计划专业代码: B020210序号类别123 强化实践4 能力培养5 考核课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代码课程名称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2组织行为学06011旅游学概论00196专业英语主考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学分备注244 理论部分参加国家统考,成绩占470%,实践部分由12主考院校考核,6789(三七)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001

12、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5034旅游地理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5 成绩占 30%。554理论部分参加国10 在校生实11 践考核课12 程(五五)1314合计00199中外民俗04138旅游文化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00200客源国概况06999毕业论文4 家统考,成绩占3 50%,实践部分由4 试点院校考核,成绩占 50%。4605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试点专业考试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业代码: C050105序号类别12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4考核课程5 (三七)6789 在校生实践考核课10 程(五五)11加顶考课程代码课程名称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15英语 (二)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