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12818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湖心亭看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9、湖心亭看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9、湖心亭看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9、湖心亭看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湖心亭看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9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 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德育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2 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教学方法1.诵读法2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 不成问

2、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作者及背景简介;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写 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把握白描这一描写手段,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分析作品写景、 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在写作中学习借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背诵课文。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 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 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张岱(1597168

3、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 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教师提示以下字音:更(g g)定毳(cu i)衣雾淞(son g)沆砀(h cn gd ai g) 一芥(ji e)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1) 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2)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 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客此(动词,客居)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数词 一,译为一个)余拿一小船(撑、戈U)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试背课文

4、。四、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1.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一位同学翻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 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 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想像画面。教师可显示课本中的配套插图,帮助学生再现形象。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体味白描手法的运用。教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白描是一种

5、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 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 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 的情味。4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学

6、生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直写山”连;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大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 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是渲染烘托的手法。5选两位同学运用白描的手法说说自己的同桌,其余同学评点。6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文字,总结作者的语言特色。明确: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五、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1.学生齐背课文。2提问: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

7、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 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 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 ”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 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 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 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3 学生齐背课文。六、课堂小结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七、布置作业1 背诵并默写课文。2 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附:板书设计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西湖天气: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独往湖心亭一幅山水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湖心亭奇遇八、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