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127890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82019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十指中提出:“天下之大,事变之博大略之要,有十指。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这是因为它A契合统治阶级的意志B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吸收了法家等学派思想D从根本上代表民众利益【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主要内容(1)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主张限

2、田、薄敛、省役。(4)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和“五常”,提倡孝道。(5)哲学上,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2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有精华,也有糟粕。(1)他认为“大一统”思想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这符合时代潮流。(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但其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抑制君权的过度膨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3)“薄赋役,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的,但它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对当前政府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三纲”充满着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是中

3、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批判继承。(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对儒学取得正统地位起了关键作用;但其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不利于学术自由发展。 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A春秋大一统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君权至上“三纲五常”作为儒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下列表述不属于“三纲”的是A“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C“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D“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主要是

4、因为A选官制度发生大变化B民间向学之风兴起C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D社会环境走向安定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思想。根据“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与春秋大一统、独尊儒术和君权至上无关,故排除A、B、D项,故选C。2【答案】C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汉代选官采用察举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排除A项;社会环境安定不是出现“儒者气象”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支持,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民间向学之风兴起是确定儒学独尊地位后引发的,故排除B项,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