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127734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评析1、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秋天的节日第一课时团团圆圆过中秋2、目标确立(1)教材分析。让学生了解一些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以及与月 亮有关的知识,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借月思亲的情怀,热 爱祖国的传统文化。(2)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且接受新事物的可塑性很强。 在 本单元前三个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秋天的季节特征、秋天的 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有关秋天的节日,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了解, 从而知道欣赏自然,同时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

2、日气氛里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能够愉快、积极的生活,能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中秋节不是了 解很多,只限于知道要吃月饼,没有感受到中秋的月圆也代表着 人的团圆。学生对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了解,比如台湾的回归。本节课,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 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初步了解,并激发儿童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之情。(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品德与生活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执教本节课的时候,我本人在品德与生活学科仅有一年的教学经 验,当教研室王老师通知我将和另一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讲这节 课的

3、时候,我很激动,但更多的是紧张和茫然。那种茫然的感觉 是从来没有过的。就从那天晚上起,我开始查找这方面的资料, 四处请教指导老师,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教案的反复修改, 直到王老师前来听课,我的心仍在忐忑不安。因为在这过程的几 次试教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要么变成学生资料汇报展示课, 要么 没有趣味性,不够品德味。后来,在听评课老师的帮助指导下, 从试课到正式讲课,使我感到“团团圆圆过中秋” 一课本身就是 情感的教育,亲情的教育,人文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是生活的 体验。教学中应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及整理资料的过程,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中 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

4、中华民族传统风俗的博大精深。通过使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 将团圆、亲情、友情、风俗、 民间故事、音乐、诗文等融为一体的,使学生在知识上扩大视野,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理解中秋节团圆的涵义, 理解中秋节是中国人情感的节日,团圆的节日,感受亲情与友情, 理解中国人骨子里血浓于水的情感。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情意目标:在话中秋、品中秋等一系列活动中,学会热爱祖 国的传统节日,懂得关爱他人。通过活动,激发热爱家乡,热爱 祖国的情感,渗透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 美的幸福。知识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与由来以及中秋节的习 俗。使学生知

5、道中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知道人们是为了团圆而过中秋节,感受我过中秋节的习俗以及蕴含的民族 文化。2、知道身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能力目标:通过生生合作,学会交流、分享,提高思维和表 达能力。3、教学流程本节课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话中秋一一品中秋一一送祝福, 暗线是:家庭团圆一一班级团圆一一祖国团圆。围绕两条线索,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部:谜语 激趣,导入新课一一探究新知,感悟体验一一总结激情,拓展延 伸。第一环节:谜语激趣导入新课首先,设计三个有关秋天的谜语,采用了谜语竞猜的方式, 让学生发现这三个谜语都和秋天有关,从师生的谈话中引出秋天都有哪些节日,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节

6、日?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感受中 秋节家庭的团圆幸福快乐,体会浓浓的亲情。第三,教师激情的导语过渡,由家庭团圆到了班级团圆,顺 势导入本课的主题一一团团圆圆过中秋,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课的导入我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通过孩 子感兴趣的谜语,引导学生从秋天众多的节日中直接引出印象比 较深刻的传统佳节一一中秋节, 在孩子们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家的 中秋节是怎么过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引出中秋节是一个团圆节, 而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今天班级团圆了,这个温馨的班集 体就要团团圆圆过中秋,也由此由家庭的团圆过渡到了班级的团 圆,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感悟体验新授环节,主要分为三

7、个环节,一是话中秋,二是品中秋, 三是送祝福。首先,话中秋,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关于中秋,你都知道什 么?让孩子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 在美丽的传说故事中,了解中 秋节的来历以及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知道中秋节的习俗。教师接着提出:同学们,想知道祖国各地、各民族欢庆中秋是什么 样子吗?通过观看丰富的视频资料,了解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使学生初步感受中秋的热闹, 团圆和快乐的氛围。产生对祖国传统 节日的热爱之情。【设计意图】通过孩子和老师畅所欲言的交流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有关中秋节的历史,了解当地中秋节的习俗,加 深了孩子的认识,学生从这些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中, 感受到了 这些故事都披着神秘的色

8、彩, 蕴含着古老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人 们追求完美、追求正义、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在了解当地习俗 的基础上,带领孩子欣赏祖国各地、各民族欢庆中秋的场景,让 学生知道中秋节最主要的庆祝方式就是吃月饼、赏月、玩花灯, 可是不少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感受到人们欢庆中秋的热闹氛围,了解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多彩的各地中秋文化。感悟中秋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以培养孩子 传承我国中秋的民族文化。其次,品中秋,在感受各民族庆祝中秋的欢乐氛围中,教师 让学生出谋划策,选择喜欢的方式庆中秋,顺势根据学生的建议 创设一个班级庆中秋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味中秋。 第一 个体验的层次是品味

9、中秋的快乐和诗情,第二个体验的层次是品味中秋的香甜和幸福。第三个体验的层次是品味团圆的深远意 义,并懂得感恩和回报。【设计意图】品中秋的过程是创设一个班级庆中秋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味中秋, 品味的层次也是有浅入深, 最初是 品味中秋的快乐和诗情,孩子们在欢快的节目表演中不仅感受到 了快乐热闹的气氛,更在朗诵中,在赛诗会上领悟到了中秋节这 一传统节日的诗情画意的意境。 本环节,教师给学生发放了礼物,在于提高孩子的参与精神和表演的热情,同时也为后面的品尝幸 福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个体验的层次是品味中秋的香甜和幸 福。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打开奖品,感受老师带给大家的惊喜, 然后充分给孩子体验

10、感受的机会, 让孩子尽情的品味,细细的感 悟,在品味中感受香甜,幸福,进一步明确,这份香甜和幸福是 因为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共庆团圆, 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这是在 感悟家庭亲情的基础上,体会班级的温馨快乐。在此基础上,引 领学生继续品味团圆的深远意义, 并懂得感恩和回报。这个品味 的层次较前者都有一定的提高, 首先让学生明白在中秋夜全家团 圆的幸福时刻,有很多坚守在一线上的默默奉献的建设者,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才使人们拥有这样宁静祥和的中秋夜,学生在感人的视频画面中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幸福。在此基础上,引领 孩子感受更深更远意义的团圆, 那就是祖国的团圆,学生通过大 陆亲人和台湾同胞的互相牵挂和思念

11、, 在歌曲和朗诵中知道祖国 是一个大家庭,台湾是中国领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祖国应该统 一,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也由此由家庭的团圆过渡到祖 国更深更愿意义上的祖国大家庭的团圆。第三,送祝福。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以后,采用 了简单可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表达祝福以后,将美好的祝福留 在白鸽身上,放飞白鸽,放飞美好的心愿。【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以后,懂得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懂得了关爱他人,懂得了感恩和珍惜,通过这样简单易行的操作,让学生用实际行动留下美好的祝福, 同时也 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了感受和认识。 将孩子的亲情教育转化为实 际行动。第三环节: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2、教师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 学习体会和收获,并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调查有关嫦娥二号的 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的总结,让学生自由 交流本节课学习的感受,教师激情的总结又强化了孩子的情感认 知和体验。拓展延伸环节,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让 孩子从神话走向现实,产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情感。4、精彩片段片段一:话中秋根据最初的设计,在话中秋的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资料交流 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单纯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当我问:“同学们, 中秋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课前,大家搜集了有关中 秋节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就按照我的预设,分别来介绍自

13、己搜集的资料,有中秋节的历史、传说故事,习俗,有关于 中秋节或月亮的诗歌、歌曲、古诗词等,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毫 无兴趣可言,师生之间的交融达不到高潮,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一点快乐热闹的氛围都没有,听众也无心情听课,所以,孩子在 感悟的时候也并不深刻,体验的也并不到位。后来,经过反复的教研、思考、修改,我们再话中秋的时候 做出了大胆的取舍,只让孩子大胆的话中秋的历史故事、习俗, 以及通过图片展示各地各民族欢庆中秋的热闹场面,感受中秋文化的丰富多彩,而中秋节的诗歌、歌曲、古诗词,都穿插在了庆 中秋的环节中,孩子们在娱乐中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是品味了中秋节的诗情画意的意境。下面就是我和孩子的一处交流:

14、当一个小组展示到古诗词朗诵的时候, 我自然过渡:同学们, 漂泊在外的游子常以月亮的诗词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 请我们 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投影出示句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包含诗情的朗诵,中华诗文浩如烟海,博 大精深,这些诗歌,让我们似乎看到一轮明月下浓浓的乡情和不 尽的情思。接着,我又引出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赏月对诗会友是必 不可少的。咱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过过诗瘾,如何?我出示大屏幕:八月中秋月儿圆, O在优美的旋律中,创设的背景画面中,我首先为孩子们起头 续编了一句,孩子们的灵感瞬间

15、被激发了:月饼圆圆香又甜,月 儿圆圆梦团圆一句句佳句从孩子们的嘴里冒了出来,说实 话,这是我提前没有预料到的, 在场所有的老师都惊奇孩子们竟 有如此精彩的表现。就这样,和孩子们一边联欢,一边朗诵,一 边赛诗,真的是快乐无穷,不知不觉地,孩子也感受到了那份快 乐,感受到了中秋节的诗情画意。中秋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讲故事、诗朗诵、歌曲演唱、对 诗等引导儿童亲近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秋节传统习俗特征, 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高民族意识,争 强了民族自豪感。片段二:品幸福,悟感恩学生在品味了中秋节的快乐和诗情画意以后,想到该是感悟 幸福的时刻了,我让孩子们拿出了我颁发给每个小组的奖

16、品, 组 长在我的指挥下打开了奖品,孩子们纷纷惊呼:“哇塞,是月饼 啊? ”看到了包装精美的月饼, 孩子们都流露出想吃的表情, 我 顺机问道:“爱吃月饼吗?你们都吃过什么口味的月饼啊? ”孩 子们的话匣子瞬间打开了,各种口味的月饼一个个从孩子们的嘴 里迸了出来”孩子们, 美味不可以多食,大家一人一块细细 的品味,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品味的感受。”在我的话语中,组长用牙签均匀地分给了每个孩子一块,有些孩子亟不可待的便狼吞虎咽了起来,也有的开始了静静地品尝而我则开始了我预设的动作一一巡视。忽然,背后传来一声清脆的“老师”, 我一转头,发现一个瘦小的男孩子,手里拿着一块月饼递到了我 的跟前,有点羞怯地说:“老师,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