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126540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标内容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这节课主要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单元教材中,上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接对外开放,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包括三个部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开始于农村,核心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思维能力发展较快,但部分学生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思想顾虑,又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1. 时空观在历史时空观念的基础上,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2. 史料实证

3、以史料实证为依据,运用史料研读、情境体验、互动探究等方法,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3. 家国情怀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凝炼出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历史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教学重难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

4、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调查:在你家使用的家电中,有美的这个品牌的请举手?由海尔品牌的请举手?师:美的,是我国乡镇企业的著名代表;而海尔是我国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我国的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迅速崛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设计意图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的美的、海尔家电引入,能有效拉近本课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与后面要讲到的内容相呼应。讲授新课: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那么

5、,改革前,农村是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存在哪些问题?(提示学生结合教材39页的“相关史事”思考)生:略师:出示材料: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师(总结): 体制: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存在问题: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缺少生产自主权,积极性不高。师:这种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78年安徽又面临严峻的旱灾。在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率先起来进行改革的是谁?生: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教师:出示18户农民签下的“生死契约” 师: 请同学们从这份“生死契约”中找出这18户农民进行了怎样的改变?生:略(分田到户;保证完成全

6、年上交公粮)师: 这就是早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略(教材39页“相关史事”第2段) 师: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定义,进行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责、权、利明确而有效的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 播放视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师:出示材料,指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付出,小岗村的18户农民取得了成功。(1979年秋天,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 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

7、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 )师:展示改革前后凤阳花鼓词,引导学生分析改革促进了凤阳经济的发展。师:小岗村的成功,得到了国家队认可,于是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普及。过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又出现了新的烦恼: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生:略师: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补充“华西村”以及我国著名乡镇企业品牌(美的、容声、格兰仕等等)。师:补充资料,分析总结出: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民就业

8、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我国在农村大力提倡的一项举措。过渡: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改革的进行。师:城市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生:1984年。师:城市改革主要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设问:那么改革前,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呢?(结合40页“材料研读”)补充两段材料并分析:企业缺乏自主权事例一: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职工积极性不高事例二:“上班八点钟来,九

9、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师:那么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生:略师:举例补充什么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政企分开、按劳分配师:跟学生分享海尔从一个负债的小企业逐渐成长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的故事。师生结合材料,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师:为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企业进行改组、联合,也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小结: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大大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充分表明我国的对内改革是成功的,那么,对外开放又呈现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在下节课中一起学习。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任何改革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它都需要人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闯劲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智慧。正所谓“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不仅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更要学习他们这种勇气和智慧!相关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