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12515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解释词语。若:_ 何:_2这首诗里的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一个答案。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 读古诗,再做习题。泊船瓜洲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文学家,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之情。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泊:_ 间:_绿:_ 还:_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A.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B.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5写出三、四句

2、诗的意思。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_,_。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3解释下列词语。(1)游子:_ (2)临:_(3)意恐:_ (4)归:_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解释古诗中重点字的字义。暝:_。 歇:_。2按要求作答。(1)用自己的话描述下列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2)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写法。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动静结合(3)用此

3、写法简单描写一个有太阳、草地、牛羊的画面:_3下列对“空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山很大,很空旷,所以山间非常寂静。B.跟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有声衬无声。C.山林树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D.“空山”是为了衬托诗人的空虚寂寞。5. 拓展阅读实训。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结合全诗,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缺月:_明灭:_起:_2“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意思是什么?3本诗以(_)为诗眼,抒发了诗人(_)。4最后两句

4、,作者采用的是( )手法,作用是什么?5诗中押韵的四个字是什么?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我想把小手_在桃树枝上。_着一串花苞,_着万缕,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_在柳树根上。_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_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1)把下面五个字填到文中的横线上。伸 牵 安 接 带在桃树枝上。着一串花苞,着万缕,悠啊,悠在柳树根上。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2)把下面的短语补充完整。的歌唱的营养的土地的蓬帐(3)诗中“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把脚丫接着柳树上,表达了什么?(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5)我想这首诗表达了。7. 阅读并完成练习。秋思洛阳城里见秋

5、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这首诗的体裁是_,唐代另一种著名的诗歌体裁是_。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意万重:_复恐:_3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_4三、四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8. 课内阅读。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在原文横线上填出所缺的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恃:_ 喑:_ 生气:_3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写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B.企盼中透露着悲哀和无奈C.为后两句提出建议奠定基础D.语言精练,“万马齐喑”成了成语4全诗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9. 课内阅

6、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风一更,雪一更,_,故园无此声。1把词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长相思”是这首词的_。3连一连。故园无此声路途之艰难山一程,水一程气候之恶劣风一更,雪一更队伍之庞大夜深千帐灯思乡之情切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10. 古诗阅读。_,_。家家乞巧望秋月,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3“今宵”的意思是_,“碧霄”的意思是_。4七夕指的是农历_,是传说中_鹊桥相会的日子。5叙述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的诗句是“_,_。”6读了古诗,我知道了“乞巧”就

7、是_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_,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11. 古诗阅读。已亥杂诗作者:代诗人。(),()。(),()。1将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生气:_。恃:_。抖擞:_。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4写出诗中的成语:_。5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_。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_)(2)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_)12. 课内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

8、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_,“五千仞岳”指的是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和很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的修辞方法。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

9、好不好?为什么?_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3. 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2说说“入”“摩”字的表达效果。_3“又”你体会到老百姓什么样的感受?_4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1)“河”,指_,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五岳,东岳_,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_,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_,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_,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_,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课文中指的是_。14.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不久归:_斗芳菲:_2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3这首诗描写了_4请给诗配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