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12435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公路边线放样及勘测定界测量方案#测绘公司二0一六年十月一日目 录1、工作目的、内容、依据31.3.1坐标系统31.3.2技术依据及标准32、工作安排42.1工作计划安排42.2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52.2.1强化进度计划动态管理52.2.2保证充足的人员投入52.2.3保证充足的仪器设备、材料配备52.2.4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和调整53、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与作业技术人员安排63.1项目组织机构63.1.1组织保障63.1.2项目组织机构63.1.3项目管理主要人员岗位职责83.1.4资源保障措施93.1.5安全保障措施93.1.6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3.2项目人员安排及设备组成103

2、.2.1项目人员安排103.2.1拟投入设备情况114、项目生产实施方案114.1控制测量方案114.2放样测量工作方案144.2.1放样测量工作的一般规定144.2.2放样测量工作的实施144.3勘测定界测量工作方案144.3.1勘测定界测量的一般工作程序144.3.2调绘144.3.3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164.3.4界址点测量174.3.5 面积计算和汇总184.3.6勘测定界图204.3.7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215、提交的成果资料226、项目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方案226.1项目生产中的工序管理226.2质量管理体系236.3质量管理措施256.3.1质量管理组织架构256.3.2

3、质量方针256.3.3质量目标256.3.4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266.3.5质量控制措施276.4安全管理体系及保密措施296.4.1安全管理体系296.4.2安全管理措施316.4.3保密管理措施337售后服务计划及承诺347.1技术支持与保障体系347.2一年期免费质量保证351、工作目的、内容、依据1.1 工作目的 *至*高速公路(*县境内) 道路边线放样、勘测定界测量,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基础测绘资料。1.2 工作内容 1)放样定测道路K00+000K*+*里程(设计中线)左、右两侧用地范围线,道路用地边线经过纵、横断面地形变化处,与线状地物交叉处,桥梁、涵洞、隧道等均设有加桩。 2

4、)根据用地文件,对道路K00+000K*+*范围内的规划用地进行勘测定界测量,并出具勘测定界报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1.3 工作依据1.3.1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中央子午线114度1.3.2技术依据及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 (4)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 2007) (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6)1:500 1:1000 1:20

5、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7)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 GB/T 14912-2005 (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9)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10)相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2、工作安排2.1工作计划安排本项目总工期为从签订合同之日起至放样、勘测定界测量工程结束,总工时为20个日历天。合同签订后20个日历天内提交测绘成果。总工期控制在合同日期内。工作计划安排如表6.1所示。表6.1项目进度计划安排表工序工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6、20资料收集实地踏勘技术设计控制测量放样、勘界质量检查成果验收提交资料2.2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2.2.1强化进度计划动态管理(1)在测量中以总工期为目标,以阶段控制计划为保证,采取动态管理,使施工组织科学化,合理化,确保阶段计划按期或提前完成。(2)工程开工前,严格根据施工招标书的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在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3)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工程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启动应急预案,调整人员、仪器设备的投入及其他补救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2.2.2保证充足的人员投入我公司人员充足,对于本项目进场施

7、工的劳动力实行统一调配,保证满足施工的需要。2.2.3保证充足的仪器设备、材料配备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周转材料、机械的配备,确保需要。根据项目进展要求,及时组织投入。2.2.4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和调整根据工程总目标,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表”。并根据动态监控原理,对工程进度进行总体控制。当工程进度偏离计划时,项目部应及时做好预案,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调整工程进度,进行进度控制。图6.1 项目进程控制流程图3、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与作业技术人员安排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由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和注册测绘师担任。项目经理选聘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决策层由技

8、术负责、安全负责、保密负责、内有负责、成果汇总负责组成。在建设单位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物资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3.1项目组织机构3.1.1组织保障我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该项目,由单位领导组成项目领导指导小组,对该项目的人员、仪器设备、项目经费等进行部署和调度,确保该项目在人财物等方面得到充分保证。3.1.2项目组织机构本项目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其领导机构共有6人组成,各司其职。其项目主要领导职责分工如表6.2,组织管理机构如图6.3所示。表6.2 项目班子成员名单姓 名专业技术职称拟任职务从事专业备 注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项目总负责测绘高级工程师/注册测

9、绘师技术负责人测绘测绘工程师放样测量负责人测绘测绘工程师勘测定界负责人测绘测绘工程师成果汇总负责人测绘图6.3 项目组织机构管理图技术负责后勤负责质量负责项目经理放样测量勘界测量内业编辑质量检查汇总整理专项检查及成果提交3.1.3项目管理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项目部成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保密负责人、项目外业测量负责人、成果汇总负责人等。 1)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是该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工作,包括机构设置、人员培训、设备调配、资金筹集、组织评审、后勤保障、安生生产、文明施工、各方协调等工作。 2)项目技术负责人 生产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进度控制

10、、协调和解决各作业组之间有关生产方面的关系和矛盾;负责贯彻和落实项目部有关项目质量的计划和要求,起草技术方案,质量控制方案,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对项目部负责。 3)项目安全负责人 项目安全负责人应具有高级工程师或注册安全师资格。主要是管理整个项目组的日常安全工作及安全检查,包括人身安全、仪器设备安全、数据资料安全等。 4)项目保密负责人 项目保密负责人应具有国家测绘局成果管理司颁发的涉密测绘成果管理保密工作证书。其责任和义务。 a)确保项目计算机、仪器使用的安全; b)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对项目涉密资料进行安全保密的教育、检查工作; c)监督各作业人员执行保密制度的情况,发现和处理涉密

11、问题; d)监督、检查和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隐患责令及时整改。 5)项目外业测量负责人 外业队生产负责人由高级工程师或注册测绘师担任,全面负责整个外业队的生产工作,也包括经费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人员管理等工作。 6)项目成果汇总负责人 成果汇总负责人应具有地理信息中级工程师担任。主要进行内业生产、检查、指导、审核工作。7)后勤保障负责人负责作业区办公、生活用品领取、保管和发放,交通工具的派遣调度,禁止车辆带病作业等一切后勤保障工作。3.1.4资源保障措施 积极响应招标要求,按照关于该项目的政策性和技术性规范、规程、细则和甲方的要求,对人员的选拔、组配、编排、培训,设备的准备、性能、调试

12、、检验,软件的购置、学习、使用等工作进行认真、细致的安排。实行定岗定位,无特殊情况,确保人员、设备、软件的在位,不得随意抽调人员、设备、软件等。3.1.5安全保障措施 为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生产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车辆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等以明确各职能部门关系及职责。3.1.6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应坚持以健康(H)至上,安全(S)为主,环保(E)先行,遵守法纪,全员参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施工中追

13、求零事故、零伤害、零工作相关疾病、零意外泄露,坚持绿色生产,塑造一流文明企业形象。根据国际惯例,在本次工程中建立以健康、安全、环保为主体的HSE管理体系,把文明施工贯彻到工程的每一个环节。3.2项目人员安排及设备组成3.2.1项目人员安排 人员安排以及主要仪器设备的投入是本次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拟投入15名骨干人员参与本次放样、勘测定界任务。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原则按照项目工程量,采用先进的劳动定额测算劳动力需求数量。人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本项目的各阶段作业会交叉重叠。将按照工程进度,在人员的调配使用上按月做出计划,合理调整,使工程量、作业进度与人力资源相平衡。人力资源使用原则建立专业化的作业队伍,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