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120705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版)(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7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40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二)古诗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4题。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注】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白蘋:一种水草,花白色。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用“望”、“挥手”等动作写出为友人送行的情景,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B“飞鸟”隐喻南游的友人。“没何处”写

2、出诗人深切关怀着远行的友人,烟水迷茫,前途未卜,不知何处才是友人的归宿之地。C“远”字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视线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一帆”形容友人只身乘船南游的孤寂。D尾联写诗人想象友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白蘋出神,久久不忍离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3“青山空向人”一句描写了什么情和景?请简要分析。(4分)4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写离愁别绪?请简要分析。(5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6题。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3、。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选自项脊轩志)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乳:喂奶,哺育B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C一日,大母过余曰 过:经过D比去,

4、以手阖门 比:等到6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3分)(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宏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以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注】卤簿,侍从卫士,即仪仗队。(选自梁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5、确的一项是(3分)A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亲戚:内外亲属B姊适于氏,住在市西 适:到,往C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 与:跟,介词D僧珍常导以卤簿 导:引导,带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从父兄子宏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3分) (2)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3分)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僧珍曰:“吾 荷 国 重 恩 无 以 报 效 汝 等 自 有 常 分 岂 可 妄 求 叨 越 但 当 速 反 葱 肆 耳。”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一)文学作品阅读(18分)阅读下面长篇小说家的两个选段,完成1011题。(18分)家是巴金代表

6、作激流三步曲中的第一部,写于1931年,巴金27岁。家以“五四”运动高潮后二十年代初期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展现一个四代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主人家的第三位孙少爷觉慧与侍女鸣凤相爱了:折梅“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觉慧依旧在屋子里踱着。“我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看他们把我怎样!”他说着,就往外面走。走出房门下了石阶,进了花园的外门,一直往花园里去了。他进了一道月洞门。一座大的假山立在他的面前,脚下是石子铺的路,路分左右两段。他向左边走去。路是往上斜的,并不宽,但很曲折,路的尽处是一个山洞。他走出洞来便看见路往下斜,同时一股清香扑到他的鼻端。眼前一片浅红色。这是一片梅林,红白两种梅

7、花开得正繁。他走进了梅林,踏着散落在地上的花瓣,用手披开垂下的树枝,在梅林里面慢步闲走。他无意间抬起头,看见前面远远地有蓝色的东西晃动。他披开下垂的树枝向那个地方走去。他走了几步,便认出来那是一个人。那个人正在弯曲的石桥上走着,显然是向他这一面走过来。他看见了来人的全身,他还看见垂在背后的辫子。这是鸣凤。他看见鸣凤正在折一枝往下垂的梅花。“鸣凤,你在这儿做什么?”他带笑地问。鸣凤的注意力正集中在那枝梅花上面,不曾看见他走近。她忽然听见他的声音,不觉吃惊地松了手来看他。她看见来的是觉慧,便放心地笑了笑,说:“我说是哪个?原来是三少爷。”她又伸手去把那根枝子折断了,拿在手里看了看。“哪个喊你折的?

8、为什么在这时候才来折,不在早晨折呢?”“太太喊我折的,说是姑太太要,等一会儿二少爷带去。”鸣凤说着看见左边有一枝,花很多,形状也好,便伸手去折,但是她的身子短了一点够不着。“你看,那有一支很好的!”他高兴地说。她抬起头,笑问道:“在哪儿?”“那儿不是?”他伸手向着旁边树上一指。她的眼光跟着他的手指望去。树上果然有一枝很好的花。这一枝离地颇高,花也不少,大部分都是含苞未放。枝子弯曲而有力,令人注目。他几步便爬上树去。一只脚站在分枝的地方,一只脚踏住一根粗壮的枝子,把近中央的那一根粗的树枝夹在两腿中间,伸出一只手去折,但是手还抓不到那枝花。他便缩回手去。树枝大大地动了一下,花朵纷纷地往下落。他听见

9、鸣凤在下面叫:“三少爷,当心点,当心点!”“不要怕。”他说着便放开腿,把右手紧紧挽住近中央的那根树枝,先把左脚提起,在另一树枝上重重地踏了两下,试试看树枝是否载得起他,然后把右脚也移了过去。他俯下身子折那枝花,折了三下才把那一枝折断,拿在手里。他又把右脚移回到先前的那根树枝上,埋头去看下面,正看见鸣凤的仰着的脸。六十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看上了鸣凤,高老太爷逼鸣凤三天后嫁给冯乐山为妾。第二天的晚上:投湖鸣凤不回自己的房间,却一直往花园里走去。她一路上摸索着,费了很大的力,才走到她的目的地湖畔。湖水在黑暗中发光,水面上时时有鱼的唼喋声。她茫然地立在那里,回想着许许多多的往事。他跟她的关系一幕

10、一幕地在她的脑子里重现。她渐渐地可以在黑暗中辨物了。一草一木,在她的眼前朦胧地显露出来,变得非常可爱,而同时她清楚地知道她就要跟这一切分开了。世界是这样静。人们都睡了。然而他们都活着。所有的人都活着,只有她一个人就要死了。过去十七年中她所能够记忆的是打骂,流眼泪,服侍别人,此外便是她现在所要身殉的爱。在生活里她享受的比别人少,而现在在这样轻的年纪,她就要最先离开这个世界了。明天,所有的人都有明天,然而在她的前面却横着一片黑暗,那一片、一片接连着一直到无穷的黑暗,在那里是没有明天的。是的,她的生活里是永远没有明天的。明天,小鸟在树技上唱歌,朝日的阳光染黄树梢,在水面上散布无数明珠的时候,她已经永

11、远闭上眼睛看不见这一切了。这时候她下定决心了。她不再迟疑了。她注意地看那平静的水面。她要把身子投在晶莹清澈的湖水里,那里倒是一个很好的寄身的地方,她死了也落得一个清白的身子。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空气里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10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A折梅色彩欢快明朗,作者运用圆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青年男女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的动人情景。B“眼前一片浅红色。这是一片梅林,红白两种梅花开得正繁。”写出了觉慧和鸣凤两人对爱情的憧憬和坚贞不渝的精神。C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觉慧主动、热情地为鸣凤折取梅花的

12、经过,从觉慧的一言一行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的束缚。D投湖通过具体细致感人的行动描写,刻画了鸣凤纯洁善良的性格和不幸的命运,增添了悲剧色彩,推动了情节发展。E“空气里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投湖这样的描写,达到欲扬先抑、景与情合的艺术效果。F折梅和投湖前后对照,反映了年轻人美好的青春和追求自由的理想被封建势力摧残后的不幸,富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11当年巴金谈及“鸣凤”这一人物原型时,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家里有一个叫翠凤的丫头。关于这个女孩子,我只记得一件事:我们有一个远房亲戚要讨她去做姨太太,却被她严辞拒绝。她在我们家里只是一个“寄饭”的丫头,她的教

13、父苏升又是我家的老仆,所以她还有这样的自由。她后来快乐地嫁了人。她嫁的自然是一个贫穷的丈夫。然而在我家里的人都称她有胆量。撇弃老爷而选取下人,在一个丫头,这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巴金“家”里的“翠凤”快乐地嫁人了,巴金家中的“鸣凤”却凄惨地投湖了。对作家这样的艺术处理,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不好,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请结合小说家或家的选文进行分析。(12分)(二)实用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篇通讯,完成1213题。歌声传出难民营“太阳给我们光明,月亮给我们宁静,我们在森林里奔跑,蝴蝶在我们身边飞舞,朋友们,让我们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尽情玩耍”在科伦坡以南约100公里处泰尔瓦塔海啸难民营

14、的一个简陋帐篷里,当地的孩子们、来自科伦坡的同龄人,以及来自菲律宾的心理医生,共同唱起了这首动听的僧伽罗语歌曲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欢笑。13岁的舒兰吉卡泪流满面,因为歌声让她想起了被海啸夺去生命的同学们,想起了已经逝去的亲友,他们永远无法和自己一起歌唱了。一曲终了,吉卡和来自菲律宾的心理医生特卡莎西松紧紧拥抱在一起。西松不停地安慰孩子说:“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会重新好起来!”泰尔瓦塔,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斯里兰卡小渔村,因为海啸而闻名于世。在海啸中,这个约有500个家庭的渔村,有300多名村民在海啸中丧生,有35名孩子失去了母亲,23名孩子失去了父亲,17名孩子失去了双亲。房屋大量倒塌,绝大多数村

15、民赖以维生的渔船也被破坏殆尽。海啸改变了很多村民对大海的看法,有人对夺去亲友生命的大海感到愤怒,有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人因为难以面对灾后的惨象而失去生活的勇气。 特卡莎西松说,她和她的39名同事自愿来到这里,目的就是帮助村里的孩子们克服眼前的困难,除去海啸留下的心理阴影。在一顶帐篷下,记者看到十几个孩子和西松并肩坐在凳子上围成一圈,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发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讲出自己的恐惧,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愿望。西松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发言的孩子。唱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是心理辅导的一部分。游戏的另一项内容,是大人牵着孩子们的手,孩子们互相牵着手,手拉手走出昏暗的难民营,来到阳光下。大人们不停地告诉身后的孩子:“拉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