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11703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厂退税与贸易公司退税厂出口退税PK外贸公司退税案例说明:某中外合资企业A公司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生产工业品出口,1999年自营出口20000万元,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500万元,该公司自营出口执行先征后退,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年应纳增值税额为:200001715001900万元,出口环节应退增值税:20000132600万元。征税机关可征增值税1900万元,退税机关应退税2600万元,退税扣减征税后,该企业实际可得到的税收补贴为700万元。 假设A公司有关联外贸B公司,A公司把产品以同样的价格销售给B公司,B公司再以同样的价格销售到境外,A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20000万元,则

2、A公司应纳增值税为:20000(117)1715001406万元,B公司可得到退税:20000(117)132222万元。 税务机关征税1406万元,退税机关退税2222万元,A、B两公司实际可得到的税收补贴为22221406816万元。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外销收入,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从A、B两公司来看,自营出口实际得到的税收补贴是700万元,而通过外贸出口实际得到的税收补贴是816万元,两者相差达到116万元。显然,通过外贸出口对A、B公司更加划算。我觉得楼主的计算方法有误:1. 第一段“年应纳增值税额为:200001715001900万元,出口环节应退增值税:200001

3、32600万元”, 从这里可以看出20000万是税前出口额。2. 第二段“A公司把产品以同样的价格销售给B公司”, 既然是转卖,A公司可是要开发票给B公司的,不然B公司拿不到退税,所以A公司卖给B公司的价格总额应该是20000*1.17=23400万而不是20000万,所以在这里,A公司纳的税还应该是20000*0.17-1500=1900万元,而不是楼主所说的20000(117)1715001406万元;所以B公司得到的退税还应该是20000*0.13=2600万元,而不是楼主所说的20000(117)132222万元。所以二者是一致的,并没有价格差!一看楼主发的贴就有问题啦1)工厂退税,不

4、是20000吧,他只能退 缴税部分,不交税部分即抵抗部分恐怕是没有退税的吧。2)外贸公司退 应该就是20000退吧,那个应该就是工厂开票的税前吧。所以外贸企业退税 会比 工厂退税的基数要大一点啦是在这边吧,而不是像楼主说的那样吧。再者,就是外贸企业退税,会比工厂退税要快一点啦,这个是优势的地方啦我分别在工厂和外贸公司都做过退税的相关工作,以下是我的经验:工厂退税: 20000万确认收入时,转出增退税之差20000万*(0.17-0.13)=800,从而减少进项至700(1500-800),申报退税时 20000万*13%=2600为理论退税,实际退多少看有多少进项,这时退700万。另1900万

5、纳入免抵,需交附加税费1900*(7%+4%)=209万【关于这块,有些地区执行的不够严格,地税可能会忽略,2005年发文】,我碰到过补税。外贸退税:外贸比较简单,退税也比较及时,退税金额=20000万/1.17*0.13=2222万,当然可以退税是要全额结算给企业的,这时工厂的退税额表面上是816万(2222-20000/1.17*0.17+1500)但是,如果算上代理费的成本,就没有这么多收入了。QUOTE:原帖由 fsxyq 于 2009-8-13 09:28 发表 果然是有经验的,说白点,就是工厂自营是比经过外贸公司退的要多(那1900可用于抵扣的),但经过外贸公司虽然退税少了,但能一

6、次过把所有该拿的钱拿到手,即是说,工厂自营退的总金额更多但拿到的时间要更长 . 1900万用于抵扣?你说的是进项抵扣吗?不明白。说到经验,对操作流程是比较熟悉,但是也没有花时间去仔细比较过两种类型的退税的优缺点,到底有多少金额上的差异。如果你说的是进项抵扣的话,那是不对的。说再白点,国家退的是已经增收的增值税,就是进货发票的进项税额,这个也要再扣除了征退税之差后才能退给你。至于为什么要算理论退税,就是20000*0.13=2600,那个只不过是一个参考值,考虑到不是单一外销经营的企业,究竟退多少,需要统筹考虑。QUOTE:原帖由 fsxyq 于 2009-8-13 11:53 发表 LS的,那

7、是用于抵扣内销产品的应缴税款,而不是进项抵扣。 一个意思哇,进项抵扣么,就是抵扣增值税应缴税款的。如果没有内销的话,就是抵扣征退税之差,然后退税的。那个1900万财务入账的话,是放在“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光看科目名称是有这个意思,但我觉得这是财务上兜来转去搞出来的科目,实际没有起到抵扣的作用,但是地税的话可以根据你这个科目计算你到底有没有偷漏据此缴纳的附加税费。QUOTE:原帖由 sharinguu 于 2009-8-13 11:57 发表 一个意思哇,进项抵扣么,就是抵扣增值税应缴税款的。如果没有内销的话,就是抵扣征退税之差,然后退税的。那个1900万财务入账的话,是放在“出口抵减内销

8、产品应纳税”,光看科目名称是有这个意思,但我觉 . 我的理解是,进项税是工厂采购原材料的时候那些供应商已经交了的那些税,而现在说可以用来抵扣内销的则是工厂自己的成品在内销的时候所交的税,论经验,我绝对比你不上,我都不是做财务的,只是有学一下啦。对于自营出口的企业来说2000万fob为缴纳增值税,退税的依据,对于外贸公司来说,他缴纳增值税,退税的是生产企业开给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计税金额,而不是含税金额,排除外贸公司的代理费用,计税依据就是差额所在以上来自 http:/ 其他的解释1,工厂出口退税需要什么发票?我是一家工厂,有自营出口权,现在想出口,届时办理出口退税的时候是用什么发票来办理的?外

9、贸公司可以用工厂那里开来的增值税发票来办理退税,那我们厂家呢?采购那么多原材料,就用那么多原材料供应商开来的增值税发票?那不是麻烦死了?请高手指点下谢谢是这样的,生产型企业与外贸企业的退税最大区别在于:外贸企业退税:依据采购时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对应出口商品来退税。一般纯外贸企业是无进项留底的噢。生产型企业退税:依据企业出口商品的销售价转化成人民币来申请退税。因为生产企业是有进项税和销项税抵扣的,所以和外贸企业不一样噢。2,求教:关于工厂出口退税问题 0点 我们工厂第一次出口货物,此次出口一共有四个货物,但其中有两个货物不是自己工厂生产的,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制造工厂出口退税只能退自己工厂生产的东西,

10、其他的好像不能退的,但我们向其他工厂购买的货物金额比较大的,如不能退税好像是要补税的, 现请教各位前辈,像我们这种情况,能否想其他的办法的啊?从其他厂家购入的产品如果属于本厂生产的类似产品,也是可以退的 但是工厂自出口之日起12个月内是只免抵,不退税的。问题是从其他工厂购入的产品,我们工厂现在还没有在生产的,工厂自己还无法开票的. 那这样我们是不是就是补税了.如果不符合视同自产产品(国税发2002152号和国税函20021170号文件)规定的话,那就要视同内销计提销项税金下是引用风yu彩虹的发言: 从其他厂家购入的产品如果属于本厂生产的类似产品,也是可以退的 但是工厂自出口之日起12个月内是只

11、免抵,不退税的。 - 更正:12个月内可以退税,税款于第13个月时一起退给工厂.这与只免抵不退概念不一样的.好像确认不能退税了,因为这个我们有几个产品我们自己工厂还没有在生产,如不能退税,是不是我们这边还要补税的啊.如要补税,请问补多少啊,应该怎么计算啊? 注,其他工厂的发票开也是按照报关单开过来的/ 请高手们指点一下一般贸易,销项税额=FOB*记帐汇率/1.17*0.17 加工贸易,应纳税额=FOB*记帐汇率/1.06*0.06如何补税就象楼上所说. 但自己工厂还没有在生产不一定不能退税.还是对照文件仔细研究一下吧. - 你有联系方式吗?我能直接跟你联系吗?我的QQ:365538373,ht

12、tp:/ 这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盐和水泥等矿产品、肥料、染料等化工产品、金属碳化 物和活性碳产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一般普碳焊管产品、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 二是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纸制品、植物油、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部分石料和陶瓷及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焦炉和摩托车等低附加值机电产品、家具,以及粘胶纤维。 三是将

13、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第二次调整: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具体为: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将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11%、13%;将艾滋病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黄胶原、钢化安全玻璃、电容器用钽丝、船用锚链、缝纫机、风扇、数控机床硬质合金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9%、11%、13%。第三次调整:2008年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

14、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牙膏等部分化工产品、石材、铝板带等有色金属加工材料等的退税率分别由5%、9%提高到11%、13%;农用泵、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等部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由9%提高到11%,由11%提高到13%,由13%提高到14%。国家三次调整出口退税,和现在外贸出口的寒冬是有关系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新的劳动法的出台,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中国的企业面临严峻的出口形势。工厂倒闭,老板跑路的新闻屡屡见于报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工厂,贸易公司应该怎样利用好出口退税调整这个机会,度过“严冬”,同时为“冬天”过后的发展打好机遇呢?根据在东莞,佛山,广州等地的了解情况,目前的工厂针对出口退税的申请有如下几种方式:1.工厂没有进出口权,不是一般纳税人这种工厂属于小额纳税人,只能找当地税局代开增值税发票,不能享受出口退税调整带来的恩惠。要发展,主要靠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