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护理操作神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11202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护理操作神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外专科护理操作训练项目一、鼻饲技术二、胃肠减压技术三、雾化吸入疗法四、血糖监测五、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技术六、物理降温法七、心电监测技术八、脑室引流护理九、痰标本采集法十、患者约束法十一、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十二、轴线位翻身法十三、肌力评分考核标准神外病区一.鼻饲技术:目的: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实施要点: 1. 评估患者: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2. 操作要点:核对医嘱,准备用物。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

2、。携物品至患者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灌注鼻饲液。 3. 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者吞咽动作指导患者在带胃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注意事项1 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2 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cm,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3 每天检查胃管

3、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4 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5 鼻饲混合流食,应当简介加温,以免蛋白凝固。6 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二、胃肠减压技术目的1. 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2. 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3. 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盖上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4. 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询问、

4、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想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 操作要点:核对患者,准备用物携物品至患者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床旁。3. 指导患者: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注意事项1.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2.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3. 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4. 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

5、情况三、雾化吸入疗法目的1. 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2. 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3. 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感染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取得患者合作2. 操作要点:携物品至患者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核对医嘱,正确配置药液,做好准备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掌握正确的雾化方法和时间3. 指导患者: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告知患者如有不适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注意事项1. 水槽和雾化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2. 水温超过60时,应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3. 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四、血糖监测目的

6、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未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血糖监测的配合事项,取得患者配合2操作要点:核对医嘱、做好准备安装采血笔,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空腹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的要求按照无菌原则采血读数记录,数值异常时通知医师3指导患者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的目的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时间1-2分钟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可以教会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注意事项1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2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3滴血量,应使试纸区完全变成红色4避免试纸发生污染五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技术目的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未治疗提供

7、依据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及穿刺方法,取得患者配合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2. 操作要点核对医嘱,做好准备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先抽取少量肝素,湿润注射器后排尽。(或者使用专用血气针)消毒穿刺部位,确定动脉及走向后,迅速进针,动脉血自动入血气针内,一般需要1毫升左右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隔绝空气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立即送检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3. 指导患者指导患者抽取血气时尽量放松,平静呼吸,避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告知患

8、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并促进穿刺点清洁、干燥注意事项1.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2.患者穿刺部位应当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3.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5标本应当立即送检,以免影响结果6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六、物理降温法目的1. 为高热患者降温2. 为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3. 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局部组织状态,皮肤情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

9、.操作要点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后,进行环境准备,关闭门窗,保证室内温度适宜,为患者进行遮挡实施冰袋降温操作要点:取去冰棱角的冰块适量装入冰袋,放置于患者所需部位,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实施冰帽降温操作要点:将敷布按正确方法敷于所需部位,按要求更换敷布,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和体温变化实施冷湿敷降温操作要点:将敷布按正确方法敷于所需部位,按要求更换敷布,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体温变化实施温水/乙醇擦浴降温操作要点:帮助患者暴露擦浴部位,头部置冰袋,足底部置热水袋,按正确方法及顺序擦浴,擦拭完毕半小时后测量体温3.知道患者: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有关配合事项告知患者在高热期间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指导

10、患者在高热期间采取正确的通风散热方法,避免捂盖告知患者在软组织扭伤、挫伤48小时内禁止使用热疗注意事项1.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体温变化情况2. 随时检查冰袋、冰囊、化学制冷冰袋有无破损漏水现象,布套潮湿后立即更换,冰融化后应当立即更换3. 观察患者皮肤状况,严格交接班制度,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4. 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5. 用冰帽时,应当保护患者耳部,防止发生冻伤七、心电监测技术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实施要点1. 评估要点: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皮肤状况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

11、方法,取得患者合作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2. 操作要点:检查监测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3. 指导患者: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或者半卧位2. 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机脱落3. 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

1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4. 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5. 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6. 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7. 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八脑室引流护理目的1. 保持引流通畅2. 防止逆行感染3. 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性状、颜色、量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头痛等主观感受2.操作要点:备齐用物,床旁核对,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洗手,戴口罩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脑脊液引流量、颜色、性质及引流速度保持引流通畅,穿刺部位干燥,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引流

13、袋悬挂高度应当高于脑平面10-20厘米,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每日更换头部治疗垫巾,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袋患者体位舒适整理物品、洗手、记录3.指导患者:患者按要求卧位引流袋位置不能随意移动保持伤口辅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注意事项1. 患者头枕无菌治疗巾2. 搬运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3. 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4. 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者应适当约束5. 引流不畅时,告知医师 九痰标本采集法目的根据医嘱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和咽部情况2. 操

14、作要点:核对医嘱,做好准备指导或者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为人工辅助呼吸着吸痰时,要戴无菌手套,将痰液收集器连接在负压吸引器上,正确留取标本注明标本留取时间,并按照要求送检3. 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检查目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告知患者留取痰液前要先漱口,然后深吸气,用力咳出第一口痰,留于容器中告知患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注意事项1 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检查目的的选择正确的容器2 患者做痰培养及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应及时送检3 留取24小时痰液时,要注明起止时间十、患者约束法目的1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的病人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序进行2防止患儿过度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者防止损伤肢体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