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高考达标练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1097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高考达标练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讲高考达标练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讲高考达标练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高考达标练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达标练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44分)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 ,答复14题。1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的逆辐射的是()ABC D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拟气温低的原因是()A变小 B变小C变大 D变大3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A变大 ,变大 B变小 ,变小 C变大 ,变大 D变小 ,变大4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变大 ,变大 B变大 ,变小 C变大 ,变大 D变大 ,变小解析:1.D2.A3.C4.D第1题 ,根据大气受热过程 ,结合图示可知 ,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

2、辐射 ,表示地面辐射 ,表示大气逆辐射。第2题 ,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 ,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同时大气逆辐射弱。因此温度相对较低。选择项中只有A项表达正确。第3题 ,二氧化碳浓度增大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地面增温 ,地面辐射增强。第4题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晴天多 ,被大气层削弱的太阳辐射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气温高 ,而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气温低。(2019洛阳模拟)以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A山顶昼雨少B河谷盆地夜雨多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 ,日降水量减少6造成山顶

3、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C植被状况 D地形起伏解析:5.B6.A第5题 ,仔细读图 ,注意根据山顶、河谷图例差异 ,结合纵轴的时刻、横轴的降雨量分析可知 ,山顶昼雨多 ,出现在16时左右 ,故排除选项A;根据降水量柱状差异可知 ,河谷盆地降水量变幅小于山顶 ,故排除选项C;从河谷盆地到山顶 ,日降水量增加 ,故排除选项D;图中显示河谷盆地夜雨多 ,应选项B正确。第6题 ,由于山顶与河谷热力差异显著 ,白天形成谷风、夜晚形成山风 ,所以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热力环流;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植被、地形是重要影响因素 ,不是直接原因;应选项A正确。沿海城市热岛

4、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 ,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79题。7左图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A BC D8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A BC D9夏季 ,天津海风会使热岛效应强度()A增强 B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解析:7.A 8.D9.B第7题 ,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 ,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 ,排放的温室气体多 ,排放的废热多 ,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 ,植被覆盖率低有关 ,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研究说明大城市中冬季城

5、市中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远高于太阳辐射 ,热岛效应最强 ,夏季热岛效应较弱 ,应选项A正确。第8题 ,夜晚陆地降温快 ,气温比同纬度海上低 ,近地面陆地形成高气压 ,而海洋上因气温高 ,形成低气压 ,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 ,形成陆风;夜晚热岛效应形成的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两地的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根本相反 ,起到削弱作用;地城市风风向与陆风斜交 ,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相同 ,对陆风势力起到增强作用 ,应选项D正确。第9题 ,夏季陆地增温快 ,气温比同纬度海上高 ,空气膨胀上升 ,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 ,而海洋上因气温低 ,空气下沉 ,形成高气压 ,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 ,形成海风;所

6、以夏季来自于海洋的海风 ,性质比拟凉爽 ,对市区起到降温作用 ,从而降低与郊区之间的温差 ,会使热岛效应强度减弱 ,应选项B正确。(2019长沙模拟)以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 ,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答复1011题。10由此推断 ,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持续的伏旱天气C连续的霜冻天气 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11在此季节 ,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 ,提高夜间温度B减少地面辐射 ,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 ,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 ,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解析:10.B11.D第10

7、题 ,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有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 ,所以此时段上海天气可能是持续的伏旱天气 ,B对。尼龙网不能防雨 ,A、D错。冬季霜冻天气应用透明塑料或玻璃 ,起到温室保温效应 ,尼龙网没有保温作用 ,C错。第11题 ,结合前面分析 ,主要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 ,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对。尼龙网对地面辐射不能减少或增强 ,B、C错。也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 ,A错。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9郑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以下问题。 (32分)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 ,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 ,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

8、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1)冬季晴天时 ,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 ,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到达这一保温效果的。(18分)(2)开发利用新能源 ,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 ,解释其原因。(14分)解析:第(1)题 ,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 ,大局部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 ,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 ,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 ,从而将热量保存在居室内 ,使室内温度升高 ,起到保温作用;同时 ,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散失

9、 ,加强了保温效果。第(2)题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主要通过大气中的CO2和水汽等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同时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 ,起保温作用。开发利用新能源 ,人类活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 ,那么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 ,气温升高减缓;大气逆辐射会变弱 ,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所以开发利用新能源 ,能够减缓全球变暖。答案:(1)大局部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 ,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 ,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 ,从而将热量保存在

10、居室内。同时 ,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加强了保温效果。(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 ,大气逆辐射会变弱 ,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13(2019扬州模拟)以下图是某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24分)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 ,其中高压中心是_。(6分)(2)图示地区位于_半球 ,说明判断依据。(12分)(3)以下等压面示意图中 ,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6分)()解析:由图可知 ,水平气流流向M、O处且向右偏 ,据此判断P为高压中心且位于北半球 ,由甲到乙沿线近地面气压先减小 ,再增加 ,然后减小 ,高空的等压面相反。答案:(1)P(2)北水平气流向右偏转。(3)D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