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104182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新建黔张常铁路项目部二分部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新建黔张常铁路项目隧道工程接受交底队各架子队交底项目隧道过轨管施工交底日期交底依据:隧道附属洞室、洞室接地、过轨设计参考图(图号:黔张常施隧参211)。交底内容: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9标二分部隧道工程过轨管施工。2.隧道过轨管设置2.1专业洞室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专用洞室过轨管平面布设图1、电力过轨:在电力电缆槽里设10根过轨钢管,连接对侧正洞电力电缆槽2、电力过轨钢管采用直径为150的热浸塑钢管和100浸塑钢管,钢管均需抗震抗压;过轨钢管与线路成45度夹角,过轨管间中至中距离为50cm;钢管一

2、端与电力电缆槽沟通,钢管底部应高出电缆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线路对侧电力电缆槽内,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0.6m、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3、通信过轨:在洞室两侧通信电缆槽里各设2根100热浸塑钢管,预埋过轨管与隧道成45度夹角,一端至洞室对侧通信信号电缆内露头,一端至洞室交叉口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露头,洞室两侧各设2根50热浸塑过槽钢管

3、,用于连通洞室处通信信号电缆槽与电缆腔通信信号电缆槽。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0.6m、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4、侧壁预埋管:在隧道内的洞室余长电缆腔与洞室侧壁之间预埋2根50热浸塑钢管,预埋管位置距洞室侧壁交叉口1.5m,预埋管一端通至专用洞室余长电缆腔内露头,另一端通至洞室侧壁距地面1.3m处露头。5、各预埋管内预穿4mm铁丝2根,其

4、两端缠绕在管口,且管口临时封堵,以免杂物掉入,各管线露头不小于1m。2.2专业洞室及无线直放站过轨布设(具体布设见下图)专用洞及无线直放站过轨管布设图1、电力过轨:在电力电缆槽里设10根过轨钢管,连接对侧正洞电力电缆槽。2、电力过轨钢管采用直径为150的热浸塑钢管和100浸塑钢管,钢管均需抗震抗压;过轨钢管与线路成45度夹角,过轨管间中至中距离为50cm;钢管一端与电力电缆槽沟通,钢管底部应高出电缆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线路对侧电力电缆槽内,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

5、、弯曲半径不小于0.6m、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3、通信过轨:在洞室两侧通信电缆槽里各设2根100热浸塑钢管,预埋过轨管与隧道成45度夹角,一端至洞室对侧通信信号电缆内露头,一端至洞室交叉口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露头,洞室两侧各设2根50热浸塑过槽钢管,用于连通洞室处通信信号电缆槽与电缆腔通信信号电缆槽。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0.6m、当预

6、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4、侧壁预埋管:在隧道内的洞室余长电缆腔与洞室侧壁之间预埋2根50热浸塑钢管,预埋管位置距洞室侧壁交叉口1.5m,预埋管一端通至专用洞室余长电缆腔内露头,另一端通至洞室侧壁距地面1.3m处露头。5、在专用洞室与无线直放站隔离门处纵向依次埋设4根50热浸塑钢管,预埋管一端通至专用洞室电缆槽内内露头,另一端通至专用洞室对面的电缆槽内露头。6、在专用洞室与无线直放站两侧边墙处横向穿过隔离门门框墙每测依次埋设4根50热浸塑钢管,预埋管一端通至专用洞室电缆槽内内露头,另一

7、端通至无线直放站电缆槽内露头。7、各预埋管内预穿4mm铁丝2根,其两端缠绕在管口,且管口临时封堵,以免杂物掉入,各管线露头不小于1m。2.3照明箱变洞室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照明箱变洞室过轨平面布设图1、电力过轨:在照明箱变洞室处,电力电缆槽里两侧应分别预埋5根过轨钢管,平面八字节布设,预埋过轨管与隧道成45度夹角。2、电力过轨钢管采用直径为150的热浸塑钢管和100浸塑钢管,钢管均需抗震抗压;过轨钢管与线路成45度夹角,过轨管间中至中距离为50cm;钢管一端与电力电缆槽沟通,钢管底部应高出电缆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线路对侧电力电缆槽内,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

8、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0.6m、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3、通信过轨:在洞室两侧通信电缆槽里各设2根100热浸塑钢管,预埋过轨管与隧道成45度夹角,一端至洞室对侧通信信号电缆内露头,一端至洞室交叉口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露头,洞室两侧各设2根50热浸塑过槽钢管,用于连通洞室处通信信号电缆槽与电缆腔通信信号电缆槽。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

9、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0.6m、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4、侧壁预埋管:在隧道内的洞室余长电缆腔与洞室侧壁之间预埋2根50热浸塑钢管,预埋管位置距洞室侧壁交叉口1.5m,预埋管一端通至专用洞室余长电缆腔内露头,另一端通至洞室侧壁距地面1.3m处露头。5、各预埋管内预穿4mm铁丝2根,其两端缠绕在管口,且管口临时封堵,以免杂物掉入,各管线露头不小于1m。2.4隧道洞口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隧道口过轨管平面布设图

10、1、电力过轨:在隧道洞口预埋4根150热浸塑钢过轨管,预埋管分两组预埋,每组两根,第一组预埋管一端通至对侧电力电缆槽,另一端通至正洞内的电力电缆槽并在距离洞口里程2m处露头,第二组预埋管预埋在距离洞口里程约5m的位置预埋,两端在隧道两侧的电力电缆槽内露头。2、电力过轨钢管采用直径为150的热浸塑钢管,钢管均需抗震抗压;过轨钢管与线路成45度夹角,过轨管间中至中距离为50cm;钢管一端与电力电缆槽沟通,钢管底部应高出电缆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线路对侧电力电缆槽内,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

11、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0.6m、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要求电缆槽内露头1cm,预埋弯曲半径不小于0.6m,下穿弧度同仰拱曲率。3、通信过轨:在隧道洞口预埋2根100热浸塑钢管,预埋过轨管与隧道成45度夹角,其中一端至对侧通信信号电缆内露头,一端通至隧道洞口内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并在距离洞口里程5m处露头。钢管两端用布包好,以防异物进入,管口高出沟底35cm,过轨管设置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mm的铁丝,过轨管管口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

12、0.6m、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弯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电力电缆过轨保护钢管弯成S形,预埋时S形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以满足电缆敷设要求。4、隧道内进、出口2m处预留无线馈线,紧急电话的引上钢管2根,在所有隧道内进、出口4m处预留视频引上钢管2根,同时在距隧道内进出口5m处分别预埋100过轨钢管2根。5、侧壁预埋管:先期开工段隧道进、出口均需预留紧急电话预埋钢管及视频前端设备预埋钢管。6、各预埋管内预穿4mm铁丝2根,其两端缠绕在管口,且管口临时封堵,以免杂物掉入,各管线露头不小于1m。3.洞室里程位置统计表隧道洞室统计表序号隧道名称里程线路左侧或右侧数量所处位置围岩洞室名称1彭家寨

13、隧道DK273+573左侧1专用洞室DK273+323右侧1专用洞室DK273+073左侧1专用洞室DK272+823右侧1专用洞室直放站DK272+588右侧1照明箱变DK272+573左侧1照明箱变DK272+323右侧1专用洞室DK272+073左侧1专用洞室DK271+823右侧1专用洞室DK271+573左侧1专用洞室DK271+323右侧1专用洞室2吴家岭隧道DK279+270右侧1专用洞室DK279+520左侧1专用洞室DK279+770右侧1专用洞室DK280+020左侧1专用洞室DK280+075左侧1照明箱变DK280+090右侧1照明箱变DK280+270右侧1专用洞室3落家坪隧道DK277+945左侧1专用洞室DK278+195右侧1专用洞室DK278+295左侧1专用洞室DK278+310右侧1专用洞室4.安全施工技术措施1、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进行施工。3、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5.环(水)保技术措施1、做好洞口排水,做到规划布置合理,在隧道施工排水达到排放要求后才能排放,严禁污染环境。2、严格执行环保措施,确保环保目标的实现。接底人复核人交底人.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