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100303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一、揭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让我们亲切的读读课题。师:好听!挺亲切的。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评点:很朴实的开头,却充满情趣。当肖绍国老师在这堂课上的第一句话一出,就决定了他这堂课与他以往的所谓诗意语文课型的某些不同,今天的这堂课是轻松的、有趣的、简朴的、亲切的。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学习词语师:老师知道同学课前都预习过课文,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

2、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生读)师:读得不错。我们来看这组词语,认真观察,这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声音)先看第二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生:剪刀剪纸时发出的声音。)师: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生:(轻快地)刷刷刷刷。)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大家请注意这个悦,用竖心旁,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剪纸声不仅传到了作者的耳朵里,还一直钻到作者的

3、心里去了。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指名读)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生:清清爽爽。)评点: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最近,在各类教学大赛中我们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以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能力,这种做法应该值得我们称道。肖老师也这样做了。师:“爽”字是一个生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描红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一爽字。)师:

4、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师: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师:你读的非常好,我们一起读读这四个词语。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i。大家跟老师读: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师:你帮助妈妈择过菜吗?怎么择的?师:薅草是一个怎样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师: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生答)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生答)师:一幅叫-(生:喜鹊登枝。)师:还有一幅叫-(生:牛驮小兔。)师:驮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点。)出示喜鹊登枝,牛驮

5、小兔的剪纸师:多么形象逼真呀。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生读)评点:汉语基本上是以汉字为单位的,所以在语文读写活动中的理解和运用,也应该以汉字为切入点。识字学词尤其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里教师对刷的轻快、短促感的唤起;从悦的竖心旁说快乐钻到了心里;对爽的书写指导的风趣;薅草的薅以动作演示等等,说明了今天的识字教学已不再将汉字看成僵化的、死的笔画构成物,而是从发生学层面赋予了汉字以神奇的生命意识。这是诗意识字。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

6、想一想。2、读课文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尤其是最难读的几句话,谁来挑战一下。其余同学也认真看书,听他读的哪些地方打动你,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指生读)一起读最后一段。师:这段有两个词语难理解,一个是忆及,就是想到的意思;另一个是有声有色,就是既有声音又有颜色,形容表现的非常生动。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学生静默思考片刻后。)生1: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作者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镜头。生2: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了姥姥给作者剪牛驮小兔的窗花的镜头。师:姥姥可不止

7、给我剪一副评点:在以系统论为指导的现代教学设计领域里,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整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教师以识字学词的两组词语为抓手,要学生接着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很自然地由识字学词引入到初知课文大意的训练,恰似行水流云,了无斧迹刀痕。师:这一件件往事,这一幅幅画面,其实都凝聚着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思念。浓缩成了文中的一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生: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师:就是这句话,

8、我们一起来读读。(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生:齐读 师: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生:无论无论只要就这里连用了两个无论。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从这组关联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对姥姥的思念)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生读)师:思念是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改变的。这句话里有一个词跟全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词语就是(板书:有声有色) 师: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你再联系有声有色这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大屏幕再次出示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

9、、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生:我发现第一组词语都跟声音有关。啧啧、刷刷都是声音,悦耳至极、清清爽爽是声音带给人的感觉。都跟有声有色的声有关系。生:我还发现第二组词语其实跟色有关,不管是择菜、薅草、剪窗花都是描写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的。师:有声有色原来形容表现的生动逼真,联系课文,”声”指的是刷刷的剪纸声和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色”指的是他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其中就包括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些词,这就是作者心中的有声有色!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评点:由初识课文大意而至找出中心句,又由中心句而至读成一个词语-有声有色,又以有声有色复归于已学的两组词语的联系

10、如此从详到略,而又以简驭繁,在字-词-句-篇间的往返穿行,让学生快乐地初读了课文,感受了姥姥的心境和作者的梦境,可谓匠心独具、天机自然。三、品读课文,体会祖孙深情(一)、第一自然段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作者有声有色的童年。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心中的第一件往事。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师:读得很好。这一段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发现了没有?(主要是一个“都”)师:真好,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一个都字,就让我们对这偏僻的小乡村充满了想象。假如你就是作者,当你走进这样一个小屯,看到家家户户窗户上都贴着自己姥姥剪的窗花,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1:自豪的。师: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生2:

11、赞叹的。师:请你带着赞叹的口吻读读。生3:开心的。师:请你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读。生4:温馨的。师:请你带着温馨的感觉读读。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评点:教师在读中的点评相当精彩,如将课文开头的小节喻为电影镜头由大到小的逐步收缩,最后定格在一个都字,即都是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这样的点拨,不仅是对文句含义的阐释,也是对表现魅力的鉴赏,更是对感情朗读的唤起。如此一举多得的点拨,在本堂课中多处可见。师: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板书:心灵手巧)(二)、第二自然段师: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生: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

12、能打鸣。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就发现了这一句。那同学们看这句话是乡亲们赞叹姥姥的什么?(生答)(板书:技艺高超)你再读读这句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姥姥技艺高超?(生答)师:作者要赞美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却不直接写,而是借乡亲之口来表达,这种写法就叫侧面描写。师: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乡亲们啧啧赞叹的语气呢?(生读)生:(惟妙惟肖、富有节奏地)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师: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生:(齐)动物。师: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生:读句子。)师:无所不能,就是所有东西都能剪。“所”在这里指的是(生:人物

13、动物植物器物)师:会剪如此多的东西,是不是因为姥姥的剪纸工具特别先进?是不是因为他剪纸的材料特别华丽?是不是因为他剪纸的方法特别复杂?姥姥剪纸技艺高不高超?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这是直接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是正面描写。课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让我们形象的感受到了一个立体的姥姥,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师:姥姥会剪这么多的东西,乡亲们又会怎样赞叹呢?让我们学着乡亲们的样子也来夸夸姥姥(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学生思考)师:多好呀。从你们的赞叹中我听出了我的姥姥剪纸技艺特别高超。这赞叹声还包含着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直接捕捉关键词来表达。(三)

14、第三自然段师:(生答)还包含着对姥姥广结善缘的赞叹。(板书:广结善缘)师:同学们,我们终于明白这赞叹声既饱含着乡亲们对姥姥的高超的剪纸技艺的赞叹,也包含着乡亲们对姥姥广结善缘的美好心灵的赞叹。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心灵手巧。师: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能发现只要多读书,就能解决问题,我们把13自然段一起读一读。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是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广结善缘的美好心灵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着乡亲们的啧啧赞叹,看着栩栩如生的窗花,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要忆及乡亲们对姥姥的这些啧啧赞叹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四、总结师:这节课我们

15、就学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追忆作者有声有色的孩提生活。五、作业1、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课后生字在课后题上描红一遍,并再写一遍。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剪纸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姥姥的剪纸一课,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姥姥?(生答,师板书:技艺高超 广结善缘),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句子)。二、 学习第二件事师: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他最熟悉的是“喜鹊登枝”。课文是怎样描述喜鹊登枝这幅剪纸的?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抓住句子中关键词体会想象。(生自学)师:姥姥剪的喜鹊登枝是什么样的?(生读句子)(出示句子:)你找到了哪个关键词?(生答:无可挑剔)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答)师:无可挑剔的意思是一件东西没有任何瑕疵,非常完美。姥姥这无可挑剔的喜鹊登枝是在什么条件下剪的?(捂住眼)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