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09987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重)课程编码: 31002007 学分: 2 总学时:36(宋体五号)说 明(宋体四号加重)【课程性质】 以下宋体五号张爱玲小说赏析是非汉语言专业学生的通识课 。【教学目的】1了解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思辨能力。2促使学生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到提高。【教学任务】主要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题、人物、技巧、叙述风格,通过对她的作品的研读,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的能力。【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张爱玲小说创

2、作,重点研究张爱玲小说中的优秀篇章,就张爱玲的小说品格、男性及女性形象、小说意象、叙事及结构特点、讽刺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及研究。进而探究张爱玲小说与古典小说、通俗小说以及外国文学的关系,全面剖析其人性关怀内涵,分析其小说在女性文学中的地位及意义。【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宏观与微观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自学为主。【先修课程要求】无【学时分配】序号内 容学 时 安 排小计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第一章 生平与创作:花开又花落222第二章 名篇解读:苍凉的人生82103第三章 人物群像:“心狱”中的女奴与“去势”的父亲10104第四章 结构故事:亦俗

3、亦雅的“传奇”775第五章 小说意象:心灵的折射77总 计34236【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胡亭亭 张爱玲的世界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宋家宏 走进荒凉 花城出版社,2000年。金宏达主编 回望张爱玲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杨泽编 阅读张爱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大纲内容(宋体四号加重)以下宋体五号第一章 生平与创作:花开又花落【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张爱玲的生平与创作,并注意作家的生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现状、时代变迁对作家的影响教学要求:阅读一本作家传记品,从总体上把握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风格的变化。【内容提要】第一节 青少年时代一、 张爱玲的

4、求学生涯二、 家庭变故与时代变迁对张爱玲个性的影响第二节 大陆创作时期一、 张爱玲成名的前后二、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及学术研究第三节 海外创作一、 在香港和美国的创作、学术研究二、 张爱玲小说与中国文化、古典小说的渊源【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张爱玲生平与创作的关系;古典文学及外国文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教学难点:张爱玲个人生活与时代变迁她对的小说创作的影响【复习思考题】1 作为重要的女性写作者,张爱玲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独特的文学经验?2 童年生活对张爱玲的创作有哪些影响?3 试分析时代、战争与张爱玲小说之间的关系。4查找资料,了解目前张爱玲研究的新动态。第二章 名篇解读:苍凉的人生

5、【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题;把握张爱玲对历史、现实的看法教学要求:关注张爱玲对人性弱点的揭示【内容提要】第一节 金锁记的解读一、 七巧的形象及心理特征二、 对母爱的质疑第二节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解读一、 佟振保的形象二、“玫瑰花”的符号化第三节倾城之恋的解读一、反讽笔法二、“墙”的意象之象征意义第四节色戒的解读一、 王佳芝的人物形象二、小说的主题意蕴【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张爱玲小说对人性弱点的揭示教学难点:张爱玲小说的技巧与象征意味【复习思考题】分析王佳芝的人物形象。 2、分析佟振保的双重人格。3在对爱情的描写上,张爱玲与第一代女作家有什么不同?4五四文学潮流与

6、张氏小说有着怎样的关系?5张爱玲说她写小说“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第三章 人物群像:“心狱”中的女奴与“去势”的父亲【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展示与思索;掌握张爱玲“丑父”和“审父”的书写。教学要求:把握张爱玲小说的几类女性、男性形象。【内容提要】第一节 女性群像:心狱中的女奴一、 寻找爱情的女性二、姻缘路上的女性三、“围城”中的女性四、另类婚姻形态的女性第二节 男性世界:“父亲”的缺席 一、遗老遗少二、没落子弟三、洋场浪子四、畸形的“好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女性“商品化”的社会现实。教学难点:张爱玲对父亲形

7、象的塑造与“五四”文学的关系。【复习思考题】1 试比较分析葛薇龙和陈白露形象的异同。2 分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心理性格特征。3 张爱玲对女性的弱点有这怎样的揭示?4 统观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她们的心态特征是怎样的?5谈谈张爱玲与五四女作家的在创作上的相同点及不同点。6你怎么评价范柳原?他对白流苏有爱情吗?7如何看待张爱玲笔下的遗老遗少?8封锁中的“好人”与“真人”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吕宗桢?9张爱玲的“弑父”有着怎样的个人和时代背景?她的这种写作倾向与五四文学思潮是否相关?第四章 结构故事:亦俗亦雅的“传奇”【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从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张氏小说教学要求:了解张爱玲如何由“通俗”到

8、“脱俗”的策略【内容提要】第一节 叙事策略一、 叙事视角二、距离控制三、叙述者的声音第二节 时空设定三、 静止与凝滞的时间四、 静态与动态的空间第三节 情节设计一、反高潮二、欲擒故纵第四节 结构模式 一、心理结构二、镜像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张氏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情节设计。教学难点:张氏小说中的距离控制与镜像结构。【复习思考题】1 以封锁为例,谈谈作品所体现的作者观察和表现人生的艺术视点。2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张爱玲小说中的“间离效果”。3 运用叙事学的知识,分析张爱玲小说中视角的运用。4 结合具体小说,谈谈张氏小说的情节设计特点。5 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张氏小说的结构。第五章 小

9、说意象:心灵的折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意象艺术与张氏小说的关系教学要求:把握意象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内容提要】第一节 日、月意象一、 构筑情绪氛围二、情爱、情欲的象征三、男性、女性的化身四、世的荒凉、狰狞第二节 镜子意象一、 亲情、爱情的脆弱二、反映真实自我三、增强戏剧性第三节 风雨意象 一、生存境地的映射二、内心情感的写照第四节 灯光意象一、 温暖、希望的象征二、潜意识的诱发三、心灵空间的展示【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张氏小说中的日、月意象;张氏小说中的镜子意象。教学难点:张氏小说中营造意象的技巧。【复习思考题】1 张爱玲笔下的意象与象征有着怎样的关系?2 试分析沉香屑第

10、一炉香中的日月意象。3 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有什么特点?4 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的意象艺术特色。5结合作品,谈谈张爱玲在营构意象方面的特点。执笔人:胡亭亭 审核人:王桂荣 张爱玲小说赏析课程考核大纲(宋体三号加重)以下宋体五号【考核目的】 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也为以后的教学内容的调正与改革提供信息。【课程学习的基础】中国现代文学及现当代文学中的港台文学是本课程学习的基础。但这些知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考核的内容范围】张爱玲小说的品格、人物分析、作品解读、结构技巧、意象艺术、讽刺艺术。【考核方法】期末开卷笔试,占60,

11、平时考核(作业、课堂笔记、出勤)占40。【对试题的要求】(项目填齐)题型比例:主观题占100。只包括论述。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的比例是20:60:20。【考核的具体内容】第一章 生平与创作:花开又花落知识点: 1张爱玲生平与创作的关系 2探究张爱玲个人生活与时代变迁她对的小说创作的影响 3张爱玲小说风格的变化考核目标:1理解:(1)童年生活对张爱玲的创作 (2)分析时代、战争与张爱玲小说之间的关系。2运用:(1)结合张爱玲的作品,分析张爱玲小说读者范围广、层次多样的原因。第二章 名篇解读:苍凉的人生知识点:1重点作品的情节与主题 2代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考核目标:1识记

12、:(1)重点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人物形象(2)艺术特色、艺术创新2理解:(1)分析王佳芝的人物形象(2)分析佟振保的双重人格(3)在对爱情的描写上,张爱玲与第一代女作家有什么不同(4)五四文学潮流与张氏小说有着怎样的关系(5)如何理解张爱玲说她写小说“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3运用:运用所学的文学的知识与理论对与作品相关的文学批评、文学流派及文学思潮进行学理性的分析与透视。第三章 人物群像:“心狱”中的女奴与“去势”的父亲知识点:1女性“商品化”的社会现实 2张氏小说对“父亲”形象的书写 考核目标:1理解:(1)比较分析葛薇龙和陈白露形象的异同(2)分析金锁记中曹七巧

13、的心理性格特征(3)张爱玲与五四女作家的在创作上的相同点及不同点(4)分析评价范柳原,他与白流苏是否有爱情(5)如何看待张爱玲笔下的遗老遗少2运用:(1)分析张爱玲对女性的弱点的揭示(2)分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的心态特征(3)辨析封锁中的“好人”与“真人”的不同(5)结合五四文学思潮,探讨张爱玲的“弑父”的个人和时代背景第四章 结构故事:亦俗亦雅的“传奇”知识点:1张氏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情节设计 2张氏小说中的距离控制与镜像结构考核目标:1识记:(1)视角(2)距离(3)情节(4)结构(4)镜像结构2理解:(1)结合封锁,分析作品所体现的作者观察和表现人生的艺术视点(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张爱玲小

14、说中的“间离效果”(3)结合具体小说,谈谈张氏小说的情节设计特点3运用:(1)运用叙事学的知识,分析张爱玲小说中视角的运用(2)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张氏小说的结构第五章 小说意象:心灵的折射知识点:1张氏小说中的日、月意象2张氏小说中的镜子意象3意象与象征的关系考核目标:1识记:(1)意象(2)象征2理解:(1)张爱玲笔下的意象与象征的关系(2)分析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日月意象(3)分析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的特点。3运用:(1)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的意象艺术特色(2)结合作品,谈谈张爱玲在营构意象方面的特点。【样题】1、统观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她们的心态特征是怎样的?结合作品谈谈张爱玲对女性弱点的揭示。(10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