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09895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厘米米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名称: 认识厘米、米科目: 数学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 课时:1 提供者:向春梅 单位: 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3、4页内容,主要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米”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厘米”、“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2、(限整厘米),同时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认识,并能利用厘米、米进行测量,学会简单的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1厘米和1米大致有多长,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可以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达到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厘米和米,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得直观表象。)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简介古代长度单位:

3、庹 拃2、阅读教材第2面内容。3、结论: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知道物体究竟有多长。4、介绍尺子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介绍尺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二、 操作活动,建立表象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 师:同学们,拿出刻度尺,认真观察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小格、数字、cm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表示。从刻度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阅读教材第3面借助实物感知1厘米的长度。2、 用厘米测量。自学教材第3面例3测量方法。并完成填空。完成第4面做一做。测量方法拓展。3、 认识米以及米与厘米

4、的关系。师: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你觉得合适吗?引入长度单位米。观察米尺,感知1米的长度。实物对比,感知1米的长度。阅读教材第4面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1米有多少个1厘米?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板1米=100厘米学生在尺子上标出1厘米的长度。学生动手量一量食指长度。交流得出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认识米尺。两只手伸开,用米尺量一量到什么地方是一米。学生拿出米尺和学生尺,比较一下,并动手量一量,发现1米=100厘米。通过情景设置,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1厘米和1米有多长,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体验1米就是100厘米。三、

5、 巩固深化,实践应用1,、请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的铅笔、数学书本同桌的身高,后面的黑板有多长。2、教材第8面第1、2、3、4、5题 学生量一量铅笔,数学书本的长度,互相量一量身高,合作量出后面黑板的长度。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四、 总结提升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知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记住1米=100厘米;学会了如何正确测量出物体的长度。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课堂小结七、教学评价设计 项目评价内容分值得分教学目标确定目标准确(符合课程标准)、恰当、具体,能

6、体现三维目标,并具有可操作性。5教材分析根据学科特点,概述本课内容及其地位,并准确列出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理解教材,对教材分析透彻。10学情分析结合所教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知识、情意、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分析符合年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有关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8教学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理念,且符合课改精神。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定教学的价值取向。10教学方法设计设计中能体现主要的教法、学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方法科学有效。10教学流程设计1、教学流程的设计应包括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方法。2、在每步教学中能基本体现执行者、执行内容、执行方式、执行程度和执行目标这五个要素。3、教学流程的

7、设计能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体现递进性,后一步教学是前一步教学的必然发展。37板书设计板书简明、精要、重点突出,布局合理。5练习设计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份量与难度适中;有层次,选做与必做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注意发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5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写出教学后记、反思小结或自我点评。10八、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米 用厘米和米量 (1)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1刻度 认识几厘米 (2)认识米 认识1米 1米=100厘米 认识几米 (3)用厘米、米量九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

8、米”、“1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在教学本课时我的思路如下: 一、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愿望。在新授课教学开始之前,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询问学生身体高度导入新课。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也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习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

9、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1米”。 “厘米”、“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

10、环节:1、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米尺,直观感知“1厘米”、“1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米尺上找出“1厘米”、“1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2、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1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4、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把两只手伸长,大约多长是1米,建立起长度表象。 总之,在“厘米”

11、、“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看、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几米”。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几米”。用眼睛观察、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1米”、“几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三、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