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09769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市现代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7年2月27日 信息咨询编号:164836 总 纲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发达农业,是历史的、动态的.现代农业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过程实现现代管理为特征,全面提升农业质量,使农业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着力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注重更新发展理念,创新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十一五时期,我市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市将着力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农业发展空间竞争力、农业制度竞争力,并始终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在十一五时期

2、,全面改变我市农业的面貌.开发现代农业多种功能.根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市现代农业重新定位,丰富内涵,扩充功能.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是开发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导向.实践证明,开发现代农业多种功能,必须充分利用我市丰厚的民间资金,强化项目载体,示范引导,巧妙设计,逐步推进.在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组成中心城市绿心的黄岩蜜桔始祖地观光园和路桥枇杷生态观光园区;构成中心城市绿脉的六条名特优水果观光带;拉开椒北地区亮丽风景线的柑橘休闲观光科技园;延伸临海石奇景秀的羊岩山休闲观光茶园;适应华东地区重要能源与先进制造业基地人口急增之趋势的三门湾畔三特观光渔村;与长

3、屿洞天风景区相得益彰的台州南部休闲农庄;展现南部海岛风情的漩门湾观光农业园;追溯母亲河源头的永安溪、始丰溪名特优水果观光带.经过努力,我市现代农业必将包含丰富的内涵,发挥多种功能,融入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完善现代企业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农业、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经济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企业体制.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化改造,更好地抵御风险.要建立现代农业产权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经营决策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构建或股份#,培育现代农业企业.以劳动联合、资源联合、资本联合为重点,建立互利互惠的现代农业利益均衡机制,便于以工补农和社会各方力

4、量的参与.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的新型经营模式,打造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土地规模效益.探索土地承包权入股、抵押,与其参与城市化工业化的办法.我市现代农业必将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现代技术驱动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微喷灌节水、病虫害防治、生态循环模式、农产品集配服务等方面技术取得明显成效.加

5、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重点推广一批适用技术,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在农业生产、管理、流通等领域,广泛运用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现代农业不断升级.经过努力,科技进步对我市现代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武装现代装备与设施.加强产后体系建设,装备六条优势农产品产后加工营销设施.建设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强化示范效应,使微喷滴灌节水设施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的生产.有重点地在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粮食、水果、蔬菜、茶叶、畜禽生产基地,综合配套农机化装

6、备,建设冷藏保鲜库,进行机械化操作.配置农产品与农资的集配中心,在#、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与台州各县市、区设立分配中心,扩大辐射半径,增强配送效果,成为现代农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与疫病监控中心,诊断检测,控制本市动物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种重点动物疫病,把疫病发生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建设市级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封闭运输车,与时收集病害动物与其产品,防止疫源扩散;完善全市范围内疫苗冷库冷藏运输设备冰箱冷藏包的动物疫苗冷链设施,构成市、县、乡三级冷链体系,确保动物疫苗质量;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小区,达到畜牧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养殖要求.我市农业武装现代装备

7、,夯实基础,必将会更加现代化.选择高效生态发展道路.适应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要求,进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全市性的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保护带.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新品种引进并重,从核心层面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进行标准化生产,使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基本覆盖全境.强化龙头企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261.6万亩,确保166万吨粮食生产能力.以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为重点,构建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的循环模式,多层次地开发、利用.同时,摆脱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资

8、源瓶颈,加快农业外向发展,走出去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争取达到50%,在更大的空间取得生态高效.我市现代农业坚定不移地选择生态高效的发展道路,将对加快实现农民的小康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有所贡献.构筑风险防御体系.在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之下,积极防御,建设金清新闸二期、湖漫隧洞排涝、栅岭汪隧洞排涝、临海防洪二期、三门防洪等项目,除险加固原有江堤与设施,抵御我市现代农业地处东南部沿海所面临的最大灾害台风.对原有水库、水闸、保护大片农田的中小河流堤段与其设施除险加高加固,新建大中型水库与防洪避洪工程,抵御我市现代农业地处西北部山区所面临的洪涝灾害.以当地政府支农资金为主体、农业担保公司

9、为载体,构建资金融通信用体系,解决现代农业资金不足与其资金借贷的风险问题.从当地财政中安排农业保险补贴资金,既以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为依托,对当地优势农业产业和设施农业实施保险,又以产业协会为载体,开展各产业内部的互助合作保险,减轻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体系,将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35%以下.我市现代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需要政府扶持和积极防御.台州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我市处于#中部沿海发达区域,与温州、宁波二市毗邻,介于东经12017- 12156,北纬2801 - 2921,倚靠括苍山脉

10、、天台山脉和北雁荡山脉,面临东海,大陆岸线745公里,陆域9411平方公里,12海里以内海域7316平方公里,岛域276平方公里.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这块土地陆域部分的基本特征.在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市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地发展现代农业. 一.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背景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 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我市现代农业得益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以市场为导向,朝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格局演变,初步形成了水果、茶叶、瓜果蔬菜、畜禽、经济林、花卉、水产等七大特色主导产业:由灵江、澄江、椒江两岸的早熟蜜柑和本地早,玉环楚门文旦,温岭城南高橙所组成的特色优质鲜销柑桔产业;北部四县市与黄岩西

11、部的高山优质茶叶产业、高山蔬菜产业、竹木产业、低山丘陵优质杨梅产业;以温岭箬横为核心的大棚西瓜产业;以临海上盘为中心的沿海西兰花产业;以温岭、玉环、路桥、临海为主的沿海大棚葡萄产业;以温岭、仙居山区为主的优质三黄鸡养殖业.在特色主导产业中,连片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基地15个,面积达到26.87万亩;集中养殖上万头的基地23个.现代农业在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潜力. 2. 产、加、销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市现代农业不断地向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延伸,一体化发展,有的已取得较好的效益.2005年,全市县级以上各类农业龙头企业403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4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3家

12、、农业产业化国家级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其中,销售超亿元的18家、农业龙头企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8:1.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建立,拥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62个、资产总规模5.8亿元、年交易农产品近200万吨、年交易额55亿元.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先后发展379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0多家农业产业协会,入社社员4万人,带动农户20多万人,年销售农产品20多亿元,成为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联接点.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先后转移了188.45万个,占61.52%,还将不断地转移;从事现代农业的农业劳动力,绝大多数接受了农林、牧、渔业部门组织的短期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其

13、中的近10万名农民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和驾驭市场的本领,成为职业农民和经纪人.现代农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的新型经营模式,一体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3. 生态高效日益显现自本世纪以来,我市在省内率先启动实施农产品358绿色行动,制定了2003至2008年全市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和目标,连续开展了五次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完成了300万农民安全农产品知识培训;编制修订各类农业标准311项,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6个,标准化推广和辐射面积达到102万亩;建成了110个、面积达116万亩的绿色农业生产保护区.农产品绿色认证全省领先,2005年全市共

14、有15只有机食品、70只绿色食品和186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41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开展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初步构建了农民自管、基地联管、市场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禁止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品牌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产品共注册商标975个,每年保持新增注册100个以上,其中有9件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18件被认定为市著名商标.17个农产品获#农业名牌称号,21个获台州名牌产品称号,还有一批农产品获各级农博会的金奖;有6个农产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有13

15、个农产品规模生产地获中国特产之乡称号.品牌农业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生态高效的凝结点.4. 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接轨大#、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决策,抓住机遇,开展了一系列现代农业接轨活动:组织了走进#、走近台州台州现代农业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建立#台州农产品配送中心,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发展农产品自营出口,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出口增长幅度均保持在20%以上,其中,临海上盘西兰花成为我国最大的西兰花出口基地,黄岩成为国内最大的出口罐头生产基地;建立健全农业招商项目库,开展多渠道招商引资活动,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共引进农业外资项目

16、68个,累计投资额达到4860.89 万美元,外资的结构不断改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分片考察国内主要农业区域,掌握境外拓展农业的情况,构筑与拓展所在地的协作平台,促进我市现代农业走出去.在拓展境外发展空间的同时,我市现代农业的生态、休闲、文化等功能已经显现,农业的内涵进一步丰富.5. 设施和装备更加现代化全市以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为主体、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辅的现代农业网络基础飞速发展,电信本地网光纤累计达到25万芯公里,光纤到村率达97.5%,市区高达100%,建成了基于IP的高速宽带城域网;广播电视光缆已实现了县、市、区主干网联网,几乎所有乡镇和84.5%的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8%和98.0%;全市从市到各县市区农业局建立了10M带宽的城域网,拥有独立域名的和局域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